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5年11月15日14:4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本文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10期

作者简介:唐洲雁,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 济南 250002 唐洲雁(1962-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 济南 250002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而且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推动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起着战略目标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及时制定实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积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抓紧制定中国现代化建设远景规划,认真谋划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全面小康/“四个全面”/现代化/中国梦

标题注释: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13&ZD002)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友人宣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①在这里,他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实现全面小康看作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性工程。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创造性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布局中的战略定位

对于“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②这就明白无误地昭示世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具有战略目标的引领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2020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们所有的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以这一战略目标为统领,从时间坐标上看,其他“三个全面”也交汇到2020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它们都内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之中。比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说来,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对此,党的十八大也作过明确的战略部署,即“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④。在从严治党方面,中共中央于2013年底公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由此可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囊括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阶段性成果,并以其他“三个全面”的协同推进为标志,大大丰富了自身的基本内涵,彰显了我们即将实现的全面小康这一社会形态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的,其他“三个全面”是手段。四者各有侧重,不能等量齐观。可以说,如果离开了全面小康这一战略目标的正确引领,其他“三个全面”也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方向。换言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战略举措,必须服从、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必须真正搞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坚强起来,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从长远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疑又是托起中国梦的奠基性工程。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也可以说是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它们作为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的丰富内涵,科学制定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战斗号角。那么,我们即将建成的全面小康到底是什么样的小康?究竟需要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和评价我们的全面小康?

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⑤。由此可见,全面小康社会乃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

对于什么是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也有一个通俗的表述,这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⑥。这个表述尽管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人民心中的梦想。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真正的全面小康。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⑧2014年12月,他在江苏考察时进一步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难点问题,他特别强调,要“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⑨。

现在离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满打满算只有5年多一点的时间。具体来说,也就是从2016年起开始执行“十三五”规划的未来5年时间。怎样确保在这5年内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各项目标,包括“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关键是要及时制定出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全面小康落实和验收的依据。

仅仅从经济指标来说,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据有关部门测算,实现这个翻番,未来几年GDP年均增长必须保持在7.1%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必须保持在7%左右。回顾从1978年到2012年的3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是9.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是7.4%。但是近两年来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都开始放缓脚步,经济下行的趋势从2014年第四季度进一步显现出来,未来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如果GDP和人均居民收入增长连续跌破7%,甚至出现6.5%以下的增速,那么到2020年实现再翻一番的难度就会很大,这就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度也会增大。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很重要,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放松发展经济这根弦,一定要牢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把蛋糕做大;一定要积极适应和主动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经济发展指标之外,随着2020年重要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我们还有必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完成的其他方面任务和目标进一步加以细化、分解,建立起更加直观和可操作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包括上述经济发展,而且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发展,是一个五大建设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同时也是东中西部不同地域、老少边穷不同地区、城市乡村不同地方都要达到全面小康的综合指标体系。有鉴于此,很有必要从现在起,就开始深入研究切合中国实际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吹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号角。

三、准确把握从十八大到二十大这10年间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只是历史赋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使命之一。与此同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还将肩负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众所周知,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历史时期。从时间上讲,就是从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时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换言之,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不仅要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100年”(建党100年)的伟大任务;而且还要率领全国人民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第二个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的伟大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两大历史任务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全面建设好小康社会才能顺利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并为未来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不要以为未来30年的现代化建设仅仅是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简单延续,它是更高阶段上的国家建设,必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新问题、新挑战,现代化的最终实现需要更宽广的视野、更宏大的战略、更严酷的斗争,是经济模式、生产方式乃至文明形态的根本转变和飞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实现现代化的未来反观和审视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更主动地对接未来现代化的新征程。换言之,我们必须全面规划好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决不能认为它离我们还很远,还用不着操心。要知道,国际上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的国家比比皆是,在中等收入陷阱里苦苦挣扎的国家也为数不少。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它们的教训。

由此可见,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我们党既要率领全国人民成功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要科学认识和谋划未来30年的现代化建设全局,积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就是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历史任务和历史定位。

基于这样的认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及时作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时期”这一时代判断,使全党同志都要明白我们所处时期的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自觉开展这种新时期“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在这个时期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也都要体现这一历史定位和历史任务,为开展这种伟大斗争树立起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

四、全面谋划中国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认真制定中国现代化远景规划

我们即将开启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这也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亟须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思考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并围绕着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就包括“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战略设计。正如当年邓小平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为后来30多年实现“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样;现在,中国梦的提出,对于未来30多年实现“第二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乃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必将指明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目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胜利在望,从2021年开始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为了确保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对2021年到2050年的发展蓝图有一个明确细致、全面透彻的谋划,向全世界昭告:我们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未来的这30年并非一帆风顺,既有不断出现的艰难挑战,也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只要认真谋划、大胆开拓、谨慎行事,我们就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为此,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战略规划与战略设计的优良传统,尽早制定2021年至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远景规划。

中国现代化远景规划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这份文件要使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都明白,在未来30年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做哪些事情、采取哪些举措、经历哪些阶段、克服哪些困难、实现哪些目标,切实发挥其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万众一心、共创辉煌的作用,确保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认真研究和着手制定这样的远景规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正式向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吹响向2050年挺进、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斗号角。

五、实现中国梦也要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所谓中国梦,实际上是现代化的一种中国式表达。因为实现现代化不仅包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实质,而且包含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说到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要恢复到历史上哪一个曾经鼎盛的朝代,而是要实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孜孜以求的现代化目标。换言之,现代化乃是中国梦的一种世界性表达。唯其如此,中国梦才能够真正与世界梦相通相连。

在全面小康即将建成的重大历史关头,认真总结我们党过去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历史经验,我们认为,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也需要实施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47.3万亿元,世界排名跃升到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32美元,提前达到原来的设想。正是基于这样的物质基础和发展速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左右。

从目前国家的发展态势看,尽管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存在一定压力,但只要我们把握未来几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转方式调结构、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目标和其他指标是有把握顺利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更加坚强有力,所有这些都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就是到20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第二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继续前行的。如果从2020年到2050年的未来30年里再翻两番,人均GDP就是40000美元左右,刚好接近2011年美国的人均水平,而这也是2050年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要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的人均GDP就必须达到40000美元左右。这就要求: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间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每年平均增长5%。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那么15年就可以翻一番,即从2021年到2035年的15年间人均GDP可从10000美元增长到20000美元;从2036年到2050年的15年间人均GDP可从20000美元增长到40000美元。只要不发生大的事变,这个速度也是可以预期的。

但正如初步小康并不是全面小康一样,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不是全面实现现代化。而且,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我国综合国力还只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没有恢复到历史上我国曾经占世界领先地位的水平,因此还不能算是全面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必须实施下一步发展战略。

第三步,就是到2080年实行改革开放100周年前后,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全面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以领先世界水平为标志,那将有赖于我们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经过奋发图强,实现全面现代化。

那么,全面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应该说,它首先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其次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尤其是实现人的全面现代化;此外还包括东中西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现代化。而这种全面现代化实现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从基本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大体需要多少时间?在此,不妨暂且撇开其他因素,仅仅通过人均GDP来考察一下。如前所述,到2050年前后,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将达到80000美元。因此,我们必须在2050年的基础上,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人均GDP至少再翻一番(年增长率2%-3%左右,这也是可以预期的),即从4万美元到8万美元,甚至超过8万美元。到那时,才能说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发展的程度。大致说来,这时已经到了2080年前后。

2080年是什么时候?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0周年的时候。因此,我们暂且可以叫作“第三个100年”。也就是说,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实现开国领袖毛泽东最初设想的赶上世界上先进的国家,“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宏伟愿景。

邓小平曾经说过,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这个100年,指的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100年。也就是说,党的基本路线至少要管到2080年前后。到那时,我们也将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式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基于这样的研究,我们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三个100年”的奋斗目标。

众所周知,3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刚刚启动的历史时刻,邓小平不仅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在总结、借鉴毛泽东“两步走”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基础上,逐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改革开放的前进道路,邓小平因此成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现在,我们到了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又及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两个100年”的发展战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设计。如果伟大的中国梦能够如期实现,那么新一届中央领导人也必将因此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综上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它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战略引领的关键作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科学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内在关系,积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抓紧制定中国现代化远景规划,认真谋划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够如期实现!

①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人民日报》2014年6月6日。

②《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

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④见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⑤参见《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3-14页。

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0页。

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70页。

⑧《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58页。

⑨参见《新华日报》2014年12月16日第2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6、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责编:高巍、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