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观察:携手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会人士畅谈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2017年05月15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拉开帷幕。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擘画未来蓝图。

“‘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再次强调“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期待同各方一道,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开幕式现场到高级别全体会议以及平行论坛,从与会代表到媒体记者,各界人士争相表达对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认同与赞叹,认为“一带一路”开创了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已成为现代历史上最具价值的合作倡议。

世界上的事,各国共同商量着办

“好似在丝绸上刺绣,需要一针一线的功夫。‘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如此,需要依靠一步步推进,才会一步步收获成果。” 法国总统代表、参议院外交与军事委员会主席、前总理拉法兰将“一带一路”建设比作刺绣,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格外需要各国共同谋划、精心布局。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一带一路”建设中,商量着办的中国哲学得到了现实展现。跟随“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人民愈发清晰地感受到,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在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是在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是“商量着办”的集中展现。记者在会场采访多位与会嘉宾时发现,在谈到对本次论坛的最大期待,被提及最多的词汇是“协商”与“谋划”。泰国驻华大使毕力亚·肯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举办的这一论坛,使得各国相关人士可以坐在一起,探讨解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就一些分歧深入讨论,寻求共识,这对国际合作的意义至关重要。

“中国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我愿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句,‘要想富,先联通’。” 在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施瓦布看来,“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领域的一项创举,是当前促进各国合作发展、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施瓦布特别指出,“一带一路”之所以可以实现有效联通,最重要基础是由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即“一带一路”不仅由政府和国际组织参与,同时也欢迎企业以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

发展战略对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

“一支蜡烛的光不足以照亮整个房间,几百支蜡烛点燃的光就可以照亮整个世界。”“‘一带一路’建设,如同将一盏盏明灯串联并联,从而点亮世界经济的星空。” 在14日上午举行的高级别全体会议上,捷克总统泽曼与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先后用到了相似的比喻。以“一带一路”点亮世界经济的星空,其主要途径是战略对接与务实合作。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一带一路”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规划,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首席研究员彼得罗夫斯基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与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等各国发展战略进行对接,许多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正是中国与各方不断弥合分歧、努力达成共识之后的成果。

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记者坎妮卡对本报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柬埔寨把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列为“四角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柬埔寨的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完全可以对接。坎妮卡强调,中国现在已经是柬埔寨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援助国,希望中国和柬埔寨能继续在道路、桥梁、机场、铁路这些基建项目方面开展合作,让我们的生活更上一个台阶。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各国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在本次论坛期间,中国还将签署一批对接合作协议和行动计划,同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发出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通过一系列政策对接,各方真正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实际效果。

成果大共享,迎接美美与共的未来

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以“众人拾柴火焰高”来形容“一带一路”建设。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辅相成,联合国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

2000多年前,人类先辈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心愿,开辟了古丝绸之路,迎来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依然是为了实现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对本报记者表示,西方国家往往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从而把许多国家排除在外。但中国对全球化的理解无关意识形态、经济结构和种族。在中国看来,全球化就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借助“一带一路”等合作倡议,让全世界人民更加幸福。马丁·雅克认为,这种非排他性和获益广泛充分地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倡的共享精神。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资深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兴致勃勃地对本报记者谈起了“一带一路”给巴基斯坦带来的改变以及对于未来的梦想。他说,巴基斯坦经济要发展,但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巴经济走廊中的大量能源项目可以解燃眉之急。谈到对未来合作的畅想,他表示由衷地期待未来中国的高铁技术能在巴基斯坦开花结果,让时速80公里的列车“加足动力”,变成时速180公里的高速列车。

“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更好地造福世界、造福人民。

(记者赵成、庄雪雅、谢亚宏)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15日 09 版)

(责编:姜萍萍、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