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效能建设”不妨多些“负向激励”

沈道远

2017年05月05日14:5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在日前召开的安徽怀宁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4家不作为慢作为单位被颁发了“不作为慢作为牌”,8家单项工作末位席单位被通报。与此同时,会议上还为7位获得效能之星的单位和个人颁奖。这是该县在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上的强力举措,对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提供了效能保障。(5月2日《新安晚报

“不作为慢作为”是典型的作风病,也是效能建设的“拦路虎”之一,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各地都在探索新方法,推出新措施。近日,安徽怀宁县4家不作为慢作为单位被颁发了“不作为慢作为牌”的新闻,引起了民众的关注。对于这样的做法,舆论总体上是点赞叫好的。

类似的新闻,其实并不少见。比如,2016年泰州市就研究出台了《泰州市效能建设“蜗牛奖”认定暂行办法》,首次明确提出了“蜗牛奖”。这一创新举措,在当时也引起了各大媒体和网民的热议。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称,设立“蜗牛奖”,是一种组织行为,是“负向激励”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党政机关和干部提升工作效能的一条硬措施,主要针对的是党政部门和党政干部不“马上就办”的现象。

在以前,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往往采用的是“正向激励”,即评先评优,而少有反其道而行之,采用“评差”的考核方式。虽然“正向激励”也能有效地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但却给那些不求上进的懒政、慵政、怠政干部,留下“为官不为”的空间。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加强对干部的“负向激励”,向以“不作为慢作为”为代表的作风病宣战,使出“杀手锏”。相信在“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的双重作用下,效能建设必然将走得更加蹄疾步稳。

当然,既然是创新措施,难免就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甚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一些地方将“负向激励”异化为了宣传的花式噱头和炒作。虽然会出现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本着提质增效的目的和改进作风的目标,“负向激励”的措施就不会跑偏方向。

在推行“负向激励”的过程中,不管是媒体舆论还是政府官员,都要对新措施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一则媒体舆论在监督时,要多提出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保持建设性态度,而不能将监督异化为无理性的指责谩骂;二则政府官员要有“闻过则喜”的肚量,并且认真采纳有价值有营养的批评和建议。

另外,在看待颁发“不作为慢作为牌”这种“负向激励”新举措时,我们还要走出一些认知误区。首先,不能将颁发“不作为慢作为牌”理解为“罚酒三杯”式的处罚,而应视为一次对作风弊病的“亮剑”。其次,颁发“不作为慢作为牌”的目的不是为了“羞辱”,而是为了让“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能够知错能改、知耻后勇。颁发“不作为慢作为牌”实际上是一次问责、一次批评、一次曝光,对于效能建设而言,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如今正风肃纪已成常态,笔者倒是认为,“效能建设”不妨多一些“负向激励”。

(责编:洪宇<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