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明
2017年05月04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家国天下”既是一种豪情,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机统一,是“家国天下”情怀的当下体现。实现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发展共识,用中华民族必然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汇聚发展力量。
“中国梦”是家国情怀的当下体现
“家国天下”将个人抱负、集体寄托、民族理想融为一体,喻示着一种超迈的道德理想和人间情怀,道出了中国特有的文明架构。历史发展中,“家”“国”“天下”的内涵及外在表现都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迁。“家”“国”“天下”的内涵变迁,提出了“家国天下”情怀现实具体化的要求。
“中国梦”是全面展示美丽中国的伟大理想。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滋生梦想,梦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与幻想和空想脱离现实不同,梦想有其滋生的现实基础;与幻想和空想引人想入非非不同,梦想总是在引导人们在追梦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中国梦”是一幅全面展示中国之美的画卷,“中国梦”之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态美、效率美、秩序美、底蕴美、和谐美、风范美、优雅美的综合与集成,是民众个体因发展水平提升而内化于心的优良素质的综合表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审时度势,勇担历史使命的科学决策;更是着眼未来,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千金一诺。
“中国梦”顺应并推动“家”“国”“天下”内涵的发展。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各民族平等团结,才能有国家的富强;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国家富强才有每一个人的幸福;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凝结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以国家富强支撑民族振兴,为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国家富强、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息息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世界各国在合作互助共赢的平等交往中打造“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把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伟大设想细化落实到国际政治经济往来的具体行动中,情系的是人类的天下。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中,家是亿万百姓之家,国是13亿多中华儿女凝聚而成的伟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天下则是整个人类世界。
“中国梦”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中的家国情怀,是自然经济、农业文明孕育的情怀,是依托和针对各经济社会单元封闭孤立发展现实的情怀,是主要彰显士大夫、社会精英悯惜黎民百姓的生存,追求普通民众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性诉求满足的情怀。“中国梦”的家国情怀,是现代市场经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多种文明共同孕育的情怀,是依托和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关联互动、开放发展、国际竞争格局风云变化的现实的情怀;是彰显每一个人对未来发展的关切的情怀,不仅是回应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诉求,而且是回应每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情怀;不仅是回应个体生存和发展,更是回应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情怀。
家国情怀孕育责任与担当精神
“中国梦”语境中的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和担当,现实具体化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要求;这种要求既要细化落实到每个党员干部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之中,也要细化落实到每个民众的“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坚决拥护党的战略决策,紧跟党走”的责任和担当之中。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想—自信”丝丝入扣的境界。理论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方能彰显其活力和价值,只有及时吸纳实践的经验总结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理想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表明对行为选择的理论思考;没有伟大而正确理论做指导,就不可能萌生崇高的理想。自信是对自己选择的理论,对理想追求的自我肯定;只有选择的理论不断为实践成果所证实,追求理想的行为不断收获硕果,才可能有对自己选择的自信。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把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理论旨归,经受了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的双重验证。近代以来,中国正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有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人人平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正因为在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理想追求中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实践成果,人民切身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人民才有理论选择、理论指导实践的自信。坚持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选择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不要忘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体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努力进取,不断地用奋斗和进取成果缩小现实和理想差距的初心;不要忘记理论选择的艰难,道路求索的艰险、制度建构的艰巨、文化发展的艰辛,不要忘记不断取得成就的内在原因,保持对前进中的激流险滩、困难风险的警醒,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布局—改革—党建”协同一致的境界。改革开放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深刻反思发展现实和国际形势而作出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渐得以形成、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铸就辉煌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础和保障。坚持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党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的初衷,深刻领会“五位一体”重在统筹,“四个全面”贵在协调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考量;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本质不变,改革开放为人民谋利益的初衷不变,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己谋划、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改革开放模式不动摇;要坚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坚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深情关怀“人民—人类”的境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大众立场,始终致力于推进人类的和平与解放,从未动摇和改变对“人民—人类”的深情关怀。不断推进人民大众立场的时代化和具体化,是党能够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根本所在。只有世界和平,才能更好推进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持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初衷不变;始终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把人民生活改善和发展水平提升作为中心工作,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坚持以“一带一路”战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为载体,努力打造跨越国界的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人类社会最终形成自由人联合体创造条件的责任和担当不变。
个人微小的力量融汇到“中国梦”磅礴力量中,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梦”既是国家梦,也是“个人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把个人微小的力量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中,把分散的个人发展的量变汇聚为促成国家富强的质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
明辨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多元社会思潮中,充斥着形形色色似是而非的言论。其中既有道听途说、不求甚解、以讹传讹的观点;也有刻意夸大事实、哗众取宠,甚至是危言耸听,以求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的主张;还有有意无意误解、曲解党的战略主张,故步自封、属于个人偏见的范畴;还有因思维局限、研究深度不够,学理论证有缺陷、有漏洞的主张;更有编造事实、捏造论据,刻意偷换概念,混淆视听,恶意抹黑中伤党和人民的言论。秉承严谨求实的学风,耐得寂寞刻苦钻研,甘坐冷板凳,坚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良知,努力明辨凡此种种言论和观点的是非曲直,既不乱发声,又敢于对别有用心的言论主动亮剑发声,是思想理论战线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
透视国际惯例和西方教义宣讲的一般规律。多元社会思潮中,不乏利用国际惯例和所谓的一般规律说事,对我国具体制度安排、战略及政策等评头品足的言论。惯例是同一行为、类似选择多次重复的结果,是惯例最初倡导者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国际惯例虽是当下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并非总是代表真理。西方发达国家滋生蔓延的逆全球化思潮,力图修改甚至推翻由其一手倡导建立的国际政治经济运行惯例,只因形势的变化导致国际惯例不能体现其当下的意志和利益。我国坚持开放发展,需要尊重和运用国际惯例,但不是一味地以国际惯例削足适履、修正自我发展,更不是改旗易帜以顺应国际惯例;而是要在利用既有惯例处理当前事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和惯例的修正和完善。社会发展存在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遵循一般规律;但一般规律绝非就是当今的国际惯例,也不一定就是西方教科书宣讲的教义,更不一定是西方个别发达国家的遵循。一般规律是隐藏在发展现象背后的本质,相同现象可能体现不同的本质,同一本质也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本质的提取,对一般规律的认识,其实质不是单纯的思维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验证、修正和完善认识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并用真理指导继续实践的问题。惯用的收集整理发展现象、归纳提取类似现象的共同点,并非揭示事物本质的绝对可靠的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透视国际惯例和西方教义所言的一般规律,从“中国梦”的生成逻辑和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所需两个维度,立足党史国史以及我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审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遵循的一般规律。
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内外别有用心者的捧杀、唱衰声中,在国际社会的“不解”和“疑惑”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有效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需要,也是在积极拓展践行马克思主义崇高理想的地理空间范围,积累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既在于主动回应国际社会的“不解”和“疑惑”,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在于对国际通用术语的中国化改造,用包括霸权思维者在内的国际人士都熟悉、惯用的术语讲述中国故事;还在于推进诞生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服务于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国际传播。
(作者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
③ 许章润:《论“家国天下”——对于这一伟大古典汉语修辞义理内涵的文化政治学阐发》,《学术月刊》,2015年第10期。
相关专题 |
· 《人民论坛》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