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领导干部要善于走“网上群众路线”

朱波

2017年04月18日14:2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整整一周年了。可以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不仅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

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毋庸置疑,经过近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7亿多网民、400多万家网站。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群众意见表达的崭新平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哪怕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微博、一篇微信、一个跟帖、一句回复……都可能代表一群渴望倾诉的基层群众,都可能荡漾着群众的关切。相反,回避网络和忽视网民就意味着脱离群众。

近年来,随着网络事件的频繁发生,有的党政领导干部便开始惧怕互联网了,只要某地某部门某单位在网上出现“不和谐音符”,想尽一切办法,立即找人删帖、掩盖,就没有主动坚持不避、不拖、不捂、不护的原则,真诚接纳,及时回应。出现与群众隔“网”相望、“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就是没有把网络当作“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纽带和渠道,这是对网络民意一种不尊重的重要表现。而且,即使上网也缺少理性包容的态度。他们可以听网友说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听不得网上的“杂音”,见不得网上的揭短亮丑。甚至于认为那是给自己脸上“抹黑”、“找难看”,与自己“过不去”。这种所谓的“网上”群众路线,就是典型的现代版叶公好龙。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群众在哪儿,党员干部就该往哪儿去。可以说,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群众,有群众的地方就有民意。因此,网络民意在哪里,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就应该用心上网倾听。说白了,网络问政的实质,是公民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行使对政府政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一定意义上讲,网络问政对各级党委政府是义务,对广大网民则是权利。

现如今,调研是不少党政干部主要的工作方式之一。为此,领导干部经常到网上调研、听取广大网民的呼声同样是必要的,而且这种网络问政的方式成本低、又能获得真实的民情民意和民声。其实,网民反映的很多问题看似很小,实际上对个体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名级领导干部既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也不能因事小而不为,真正把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事做细做实做好。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人和事都是真实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大发展理念”,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要把网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只有问出真实的民声、吸纳真正的民智,才能不装模作样、走过场。另外,还要避免选择性问政,不能对网上群众的强烈呼声装聋作哑,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避而不谈,只选择一些不痛不痒等无关紧要的事情。

总之,领导干部不仅要经常下基层与百姓“面对面”,更要主动走进网络,“面对面”地与网民交朋友,“键对键”地倾听网民的意见,切实开启“直通车”、搭起“连心桥”,打通民意民声上传的通道,真正把网民的民意和智慧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施政的源泉,与人民群众携手编织网上群众路线。

(责编:洪宇<实习生>、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