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四梁八柱”论引领改革

孟  哲

2017年03月29日08: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位留美多年的资深教授曾说,当下的中国遇到的问题是“复合性”的。一方面,要解决人类社会中最基础、最古老的那些命题,比如贫穷、就业;另一方面,又要解决最“现代”的命题,比如审美、政治参与等。

自改革开放始,这种复合性就伴随着中国这一大国前进。作为后发国家,中国要在三四十年内完成资本积累、农业国转工业国、搭建国防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这中间还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尽量保证13亿人每一个都“不掉队”,这无疑是巨大而艰辛的挑战。

“四梁八柱”论,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种改革思维、改革方法论。

这种改革思维,首先要求的是大局观。如果不熟悉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任意切进当下中国的任何一个面向,很有可能陷入盲人摸象般的困局,而这也是西方媒体,或者说,抱有非黑即白意识形态二分法论的人们在观察和解释中国时常会陷入的境地。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中国发展的差异性是显著的。而在改革的各个领域,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其次,要求的是“优先排序”。什么事情应该提前做、抓紧做、重点做,对中国来说需要仔细甄别。这就像是一个人开始每一天的工作,总要条理清晰地进行工作安排。党中央的英明之处,用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话说,就是“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顺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特别是要把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土地制度、对外开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环境保护、养老就业、医药卫生、党建纪检等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

再次,要求的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排出优先顺序之后则需要更加对症下药。稳扎稳打推进,每一步都有精心的政治考量、全局考量。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信心满满地说,“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通晓中国传统建筑的人会知道,四梁八柱搭起,屋子就已成形,可以进一步完善了。也许房子建成后梁柱看起来没有雕花精美,不如屏风秀气,但梁柱才是支撑大厦的根本。强基固本,搭好平台,给后面的建筑以基础、以支撑,这就是中国改革的逻辑。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