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盛宴变“剩宴”是一种舌尖上的耻辱  

张建超 

2017年03月24日15:2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自2013年全国开展“光盘行动”以来,该倡议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明显改观,但在一些地方,餐饮食物浪费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人民网3月23日)

春节刚过,宴请、聚餐纷至沓来。中国式“剩宴”引发了社会热议,不少网民还发起了以吃光盘子里的东西为主题的“光盘行动”。从普遍情况来看,浪费现象依然严重,餐厅针对顾客浪费行为的罚款规定形同虚设。毋庸讳言,“舌尖上的浪费”已成了一大社会公害,而隐藏其背后的数字更是惊人。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有评论人士撰文剖析,将浪费根源归谬在公款吃喝上,并建议遏制“三公”消费。

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笔者看来,“盛宴”变“剩宴”的远不止是公款吃喝,朋友聚餐、婚宴、家庭聚会、情侣用餐等等铺张浪费现象,这些常见的公民个人浪费风亦不容忽视。制止“舌尖上的浪费”要打“老虎”,也要打“苍蝇”。相对于公款吃喝,公民个人的浪费风恐怕更为可怕,原因很简单,公款吃喝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和执法监管有效治理,而作为公民个人的行为习惯又该如何制止呢?

近些年来,有关社会新闻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部分社会企业、大学等组织员工或学生吃剩饭、剩菜。抛开作秀成分,他们用意无非是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让“光盘”行动成为一种人人自觉,以行动倡导全社会来节约粮食和水电。对于这样的行为艺术如何以及能产生多大功效,暂且不去多做评论,不过有一点必须指出,那就是从这样的“吃剩饭”行动中,世人目睹了时下“中国式剩宴”浪费的现状,也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一个问题:该如何对待他人劳动成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 “节俭”这一传统美德已经日益淡出人们的视线,虽然一再强调构建“节约型社会”,但是人们节约意识的淡薄已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意识和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它更是一种社会文化意识、一种民族修养和道德规范。节约不仅事关百姓生活,更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贫穷落后需要勤俭,富裕发达更需要节约。厉行节约,人人有责。因此,增强企业员工和整个社会的节约意识是构建节约型餐饮企业的关键。只有从观念入手,倡导科学健康型消费,真正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社会浪费和剩余过多的现象。

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意识,让“光盘”行动成为社会自觉,是一种文明进步,更是一种时代责任。不过,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它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氛围营造,更需要公民个人的习惯养成。它像每天起床后洗脸刷牙一样,需要人人把“光盘”行动当成一种习惯性自觉,把“剩宴”当成一种羞耻。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