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两会“沉默好声音”需要“舆论打捞”

沈道远

2017年03月08日17:4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在两会之前,就有媒体梳理了今年两会的十大热点。两会热点一出,网民迅速围观,热烈参与讨论。民众如此积极主动的参与两会,不做两会的“旁观者”,较之以前,这无疑是民主政治进步的写真。

如今,不管是媒体,还是民众都对“两会热点”分外关注。可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媒体和民众对那些“两会冷点”却少有问津。在两会“追星”与“逐热”的舆论场中,明星代表委员、社会热点话题总是能够获得足够的媒体聚焦和民众参与,而一些代表委员对“冷门话题”的建言之声则显得越发“低沉”。这样的两会舆论生态,显然是存在问题的,至少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两会冷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之所以代表提出的议案“遇冷”,可能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一则可能是议案具有前瞻性,超前性,在当下还不能成为舆论的“主旋律”;二则可能是没有明星代表,代表在两会舆论场中缺乏话语权,成为了“沉默者”,尤其是那些来自基层的与会代表;三则可能是媒体追逐热点,区别报道所致。不管原因为何,我们必须承认“两会冷点”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诚然,只要是开两会,议案肯定都会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甚至是上演“冰火两重天” 的情形。但是,这不是我们忽视“两会冷点”的理由。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客观现实,我们才更要呼吁舆论对“两会冷点”给予“热关注”。两会是建言献策的舞台,各方的声音都应该被听见。代表提议案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哪里有“冷热”之分。不仅不能有,而且对于“两会冷点”还应该重点关注。如果舆论不关注,很有可能今年的“两会冷点”还会延续到明年后年,乃至更久。如此一来,代表提的议案永远只能停留在议案阶段,议案中反映的问题也长久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显然有悖于召开两会的初衷。

两会热点虽然能够激起民众热议,但是未必就是能够代表民意,反映民声的“好声音”。相反的是,一些“两会冷点”却是被舆论所忽略的“沉默好声音”。因此,一言以蔽之,“两会冷点”舆论也该给予“热关注”,用舆论的关注去打捞那些两会上沉没的好声音。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