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达
2017年02月20日14:5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完的公章,这一直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真实写照。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包括33项审批服务事项的“最多跑一次”清单,细化为174个小项,并提出“办结最多一个工作日、现场等候最多一小时”目标。(2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是重要的软环境,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标志。各地都在探索便民措施,杭州的“最多跑一次”清单,以及“办结最多一个工作日、现场等候最多一小时”的承诺,让人觉得更加务实。以往因为办事程序繁杂,加之个人因素,让一直“跑在路上”的办事群众和企业苦不堪言。承诺“最多跑一次”,将给一直“跑在路上”彻底画上句号,“最多跑一次”是最生动的“放管服”。
“最多跑一次”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这段话为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放管服改革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增强服务,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等“衙门”作风。深言之,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调整行政权力,更好地为群众为企业服务。一些地方为什么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直“跑在路上”?就是因为政务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太多太繁,办事程序不科学,“庸懒散慢拖”在作怪,究其根源是权力运行出了问题。“最多跑一次”最大的作用,在于用“最多跑一次”来倒逼政府部门减权、放权、治权,这是推进简政放权的务实举措,从中可以看出真正转变职能、真正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
“最多跑一次”催生机制改革。简政放权不只是概念,要让群众有直观感觉。“最多跑一次”是政府从服务群众和企业出发做出的庄严承诺,对部门来说,“最多跑一次”既是工作要求,又是服务标准;对群众和企业来讲,“最多跑一次”既是诉求,也是监督部门服务的依据。从这个角度看,向社会承诺“最多跑一次”,政府部门要变压力为改革动力,既要承诺更要践诺,以取信于民。承接“最多跑一次”,将催生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以数据多“跑路”来实现群众少“跑腿”。
“最多跑一次”一举多赢。简政放权目的是提升政府服务,让人民满意。“最多跑一次”的意义不仅限于其内容本身,更是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通过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惠及民生、助力企业的好政策,使得百姓舒心、企业安心,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多跑一次”清单,折射了效能型、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执政理念,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的诠释,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带来百姓、企业、政府的共赢局面。
相关专题 |
· 网评精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