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党的作风建设要避免“碎片化”“形式化”

高海燕

2017年02月17日08:16    来源:人民论坛网

原标题:党的作风建设要避免“碎片化”“形式化”

党的作风体现出党的形象和行为特征,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党的作风建设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党事业发展的兴衰。党的作风建设路径选择和保障机制构建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也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实践和保障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也是促进党群干群互动,突出党的先进性的有效方式。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风建设与整体的党建格局协同合作性相对较差。作风建设应充分结合“五位一体”,形成相对独立又统一的力量。如果作风建设脱离整体的党建格局,将直接影响到党建效能的提升。目前,党的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等的协同合作性相对较差,导致作风建设的系统合力作用并未充分发挥。

作风建设过分重视工作作风导致治标多于治本。作风建设涉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学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以及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之间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凝聚起来,才能提高作风建设效果。个别地方党委对工作作风建设过分重视,而忽略了其它四个方面,容易出现避重就轻的情况,导致作风建设的“碎片化”,使得作风建设停留在表面,造成治标多于治本。

作风建设方法滞后缺乏持续的推进力。根据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要求,当前作风建设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还较落后。党委政府工作存在着对眼前利益、外在情况以及规则制度等较为重视,缺乏对长远的认识和把握,导致内在情况未得到关注,作风建设实践性不强等问题。总而言之,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缺乏持续的推进力,建设效果欠佳。

实践中作风建设重心往往偏向普通党员导致问题淡化。党的作风建设中发生了工作重心的偏移,作风建设应重视领导干部,从而发挥“龙头”和“引领”作用,然而作风建设重心往往偏向普通党员。具体地,形成了作风建设对象的泛化、问题的淡化,出现“领导有病党员吃药”“党员有病群众吃药”等现象,背离了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原则。

作风建设与党群干群之间对接不畅,导致群众认同度降低。党的作风建设应该与党群干群紧密结合,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 ,并且能够及时反映出群众的心声和问题。在实际的作风建设过程当中,部分党员干部并未做到“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得作风建设与党群干群之间对接不畅,导致结合关系淡化,最终使得群众对党员干部及其工作的认同度降低。

实践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加强作风建设与党建全局结合,系统推进作风建设与其它建设的联动发展。党的作风建设应避免“单枪匹马”作战,做到充分与党建“五位一体”全局有机结合,实现作风建设的“多元化”运行模式,推动作风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联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着眼于眼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还要以超前的眼光做好长远规划,充分利用其它四大建设的运作规律,在作风建设中突出思想升级、组织统一、制度完善和反腐倡廉刚性惩戒。

聚焦作风建设中各个方面问题,突出重点、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应全面考虑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不仅有宏观的把握,还要有微观细节的准确切入,如果无法整体上把握问题,可能会造成作风建设的“碎片化”,而如果没有细节上的重视,也会造成作风建设的“形式化”。因此,应对作风建设中的每个方面设立相应的着力点,聚焦问题点,直面问题点,通过对症下药,彻底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以及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问题。

发扬作风建设传统和时代特征,继承创新大力推动作风建设时代化发展。作风建设既不能“忘本”,又要顺应时代发展,传统的作风建设教给我们诸多宝贵经验,时代发展特征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创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应不断深入挖掘党的优良传统,在充分继承的同时探寻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新特征、新方法,通过结合网络、新媒体等方式推动作风建设与时俱进,解决新的作风问题、化解新的作风矛盾。例如保证党的先进性,可以通过优良传统和新时代要求对接的形式更好地实现。

提升干部党性和强化党的纪律,内外兼修提升表率带动和惩戒震慑作用。作风建设要求每个党员都能够达到高度的先进性。因此,注重内外兼修:在内通过提升党员干部党性,充分突显出党员干部的表率带动作用;在外强化党的纪律,紧抓“关键少数”领导干部问题,使得惩戒震慑作用最大化。坚持“内外”并行,充分融合两种力量,做到事前准备、事中持续、事后补救的全程监督控制、不留空档。

密切作风建设与党群干群关系,上下联动实现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结合。党的作风建设本质是与党群干群形成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关系。为了实现党群干群的互动,应同时兼顾“以上带下”和“以下促上”两个方面。一方面,自上而下层层紧抓监督,将中央作风建设顶层设计层层向下传输;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层层加强反馈,将底层作风建设问题逐步传达给中央。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力,提升党群干群凝聚力,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保障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机制构建

群众路线保障机制。党的作风建设应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了保证作风建设的成效,必须要有相应的群众路线保障机制,让作风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融入群众的观点。通过群众路线保障机制的创建,实现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对话,领导干部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群众发挥推动和检验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循环,使得党的作风建设工作更加完善。

务实自律保障机制。作风建设成效的最大化需要广大党员“做实”每一个环节,以便于更加真切地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认识人民群众反映的关键问题,进而营造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氛围。建立务实自律保障机制,首先要组织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从思想上将人民群众和务实自律融入心中;其次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通过正面引导,反面惩戒的方式激励党员务实和自律。

执行校正保障机制。任何行为的产生都受到人思想层面的指引和控制,从而外化形成。同样的,党的作风建设也需要思想建设作为基础。在实际的作风建设过程中,由于战线较长,很难避免“教条化”或者是“随意化”问题,因此需要建立执行校正保障机制,从而对党的作风建设实施即时监督,避免出现作风建设偏离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该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应保证该保障机制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尽量辐射全面,把握每一个环节,避免“跑偏”;其次要紧抓作风建设主体,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实现上行下效。

效果评价保障机制。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现,需要对其内在规律有充分理解和把握,进而将其充分应用在作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那么实现作风建设科学化以及成效最大化需要依靠效果评价保障机制。效果评价保障机制能够凸显出作风建设的规则,对作风建设提出实际的评价标准,还准确切入了作风问题,引导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有的放矢、不留缝隙。此外,坚持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上下联动,促进领导干部及时洞察群众观点,及时做出改变,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参考文献】

①袁毅:《切实提高作风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建研究》,2013年第6期。

 

(责编:万鹏、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