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5日09:4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者按:近日,由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新方位》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阐述中国经济新方位的权威著作,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怎么看、怎样办、如何干、为谁干”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中国经济新方位。本文系该书第四章“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第二节摘编,以飨读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一、 实现动力转换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必须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由传统的要素与投资驱动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这是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内在要求。
一是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一方面,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创新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甚至改变国家力量对比,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关键,将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新一轮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全球化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从以商品、服务、资本为主的全球化向科技、人才等主导的全球化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成为新时期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创新要素流动到哪里、向哪里聚集,哪里就会成为全球新的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当前,各主要国家都把创新提到国家战略的核心层面,提前部署面向未来的创新计划和行动。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主导赛场规则和比赛进程。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只有努力在创新发展上进行新部署、实现新突破,才能跟上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创新发展是我国发展的形势所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与不可持续的矛盾愈发突出。产业层次偏低,处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三明治陷阱”之中。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后发优势”的利用空间逐步缩小,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任重而道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成功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出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创造一个新的更长的增长周期。理论上看,创新发展是依靠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等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创造新的增长要素。它不仅可以通过创新解决长期增长中的要素报酬递减和稀缺资源制约问题,而且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可能,同时还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从而避免传统增长模式带来的各种贸易摩擦。
三是创新发展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近500 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少数国家成功抓住了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表面上看,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的转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只有少数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现代化。这些成功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于紧紧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打造出竞争新优势,从而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位势。
反观我国,“康乾盛世”时期,我国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 GDP 占世界总量超过30%。但由于不重视创新,不重视科技,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研体系日益完备,整体水平正处于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在基础科学、前沿科学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研究成果。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二,企业申请占60%以上。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高速铁路、核电、第四代移动通信、特高压输变电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带动产品和装备走向世界。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多样化消费需求,与移动智能时代创新效率提升相结合,为技术、产品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创新发展具备了动力转换、发力加速的基础。
面向未来,机遇稍纵即逝,抓不住将有可能重蹈历史覆辙。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只有真正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应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世界科学前沿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加强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并凝聚一批走在世界科学前沿的高水平团队。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我国和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创新型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载体,企业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 千方百计激发企业内在创新动力,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鼓励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企业选择走符合企业比较优势的自主创新道路。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三是合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要创造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条件,首要的一点是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政府要相信市场,尊重市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干预微观经济活动造成市场信号的失真和扭曲,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消除“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不公正现象,促进公平竞争。
当然,在坚持创新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政府在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领域和市场失灵的公共领域要积极作为,起到对市场的引导和补充作用。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 将精力专注于支持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公益技术等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具有外部性的科学和技术产品与服务,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融合,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建立国家高层次创新决策咨询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四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鼓励大型企业建立技术转移和服务平台,向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完善创业培育服务, 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更好地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
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推进专业空间、网络平台和企业内部众创, 加强创新资源共享。推广研发创意、制造运维、知识内容和生活服务众包,推动大众参与线上生产流通分工。发展公众众扶、分享众扶和互助众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发展实物众筹、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
五是坚持全球视野,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当今世界的创新和生产日趋多元化和分散化,全球创新要素开放性流动显著增强,原本局限于一定区域的价值链被拉伸到不同的国家,全球价值链因此形成。如果“闭关锁国”,关起门来竞争只能让自己的创新能力萎缩,让自己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企业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学会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向高手学习,与高手竞争,提高本国的创新能力。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加强科技外交和科技国际化布局的顶层设计,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鼓励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按照国际规则并购、合资、参股国外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提高海外知识产权运营能力。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支持外资机构在中国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实现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
三、 拓展创新驱动发展新空间
创新发展必须注重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发展新动能。
一是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全面小康的建成,既在于通过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措施;也在于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真正实现中部崛起;还在于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统筹“四大板块” 和“三个支撑带”发展战略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为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提供发展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带动了黄金水道的治理进程和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速度,构筑陆运、水运综合立体通道,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还应当注重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发展,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二是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坚持陆海统筹,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壮大海洋经济。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双边合作,科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可以预见,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为中国创造巨大的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是拓展网络经济发展空间。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推进“互联网+”,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四是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先导性影响,是一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要积极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快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着力形成基础设施平衡发展结构,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基础设施保障改善民生的能力。
相关专题 |
· 理论书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