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4日14:4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正处于时代创新思想与思想建构时代紧密结合的关键时期,以服务于思想中的时代与时代中的思想双重发展为指向,学术话语研究与学术媒体的知识生产全过程,共同承载着“思想传播”与“智力供给”的双重责任。在新形势下抓好学术期刊建设,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中国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发展状况说明,学术话语创新与体系化建设必须深刻反映中国的时代特征,才能助力时代发展中的中国实践不断进步。在这里,学术话语的体系化研究与建设,就是要推动学术创新适合中国实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诠释中国的现代性发育过程,为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难题提供中国方案的分析框架,从根本上增强学术话语传播的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和工作方向,着力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6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30年前,邓小平同志说:“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可以尽更多的力量。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雄心壮志。”树立中国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雄心壮志,底气在于实现思想上、理论上、学术上的“较大贡献”,充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实践注入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智慧。
关于学术话语的核心问题就是文化自信。把文化自信引入学术研究的意义,就在于深刻地体现为学术自信。而学术自信来自于学术的阐释力,学术的阐释力则必须建立在思想的有效智力表达过程中。
学术表达具有思想的力量。学术研究是思想话语或者是单纯意义上的话语阐释最重要的供给方式,它不同于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所具有的纯然现实维度,而是更加具有一般性、基础性和科学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阔历史进程中,学术话语与经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互相嵌入的,不食人间烟火、纯而又纯的自在的学术话语是不存在的,置身于历史文明进程之外的学术更是不可想象的。当今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不仅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使命和紧迫任务,更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生命力所在。
当然,建构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践行中国古代学术的“经世致用”传统。应该说,“经世致用”既是构建传统学术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学术精髓与学术宗旨所在,成为古代国士与书生“力行”学识的重要方式。“经世致用”所具有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更多地指向立足现实,鉴往知来,从历史教益、学术知识的研究中思辨和回应现实问题,但是没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研究作为支撑,所谓“应用”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空话。科学理性的精髓是求真,而“经世致用”的主旨为求用,“经世致用”必须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尊重客观规律,以打造现代学术话语为中介,形成具有中国学术个性的理论体系,才能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实现互联互通。否则,增强学术理论创新的针对性、深刻性和系统性,却忽视或放弃学术话语体系建构,最终只能沦为短视的功利主义思维。对于学术期刊发展与媒体传播来说,如何积极有效地推进学术话语创新,同样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在学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学术期刊与学者之间不是对象化的供求关系,双方都具有各自的学术生产规律和自主运行规则。因此,学术编辑的工作,就不能只是把作者的研究成果不加分别地刊发在期刊上了事,而应该是一种互相支持的战友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所以如此描述期刊与学者互动的学术生态关系,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学术成果的生产,必须富有真问题的发现与探究过程的智慧表达。坚持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只有指向的是真问题,学术成果才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真问题是矛盾的深刻描述,抓住了问题背后的事物本质,才能正确反映问题域,并进而指导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否则虚假的问题与问题意识本身就会成为问题,基于“成问题”的问题意识指导的学术生产过程,研究方法的扎实性与创新性,材料选取的准确性与广泛性,结论形成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都是值得高度怀疑的。这样的“学术成果”难免低水平重复,甚至在政治上是有害的,无助于学术创造,更与提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标识性概念、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时代创造力离题万里。
二是,学术成果的传播,必须符合学术与政治是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表达。学术与政治是高度联动的,它们面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阔历史进程这同一问题域,共同承载着时代性的创新与发展要求。这集中体现在学术表达与政治表达实现有效契合,也就是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问题上。我们强调学术与政治是命运共同体,其核心机制就在于是否深刻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政治是不能不占首位的战略性领域,任何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都必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特征,如果不能走进作为显性表达的政治战略过程,就难以有效解释政治现象背后的时代发展动力系统,并为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持。同样,政治的战略性实践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客观需要学术研究实现有效的智慧供给,才能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探索、新经验,提出新思路、新理论,在扎实的学术话语体系助力中不断推进社会整体性发展进程。
正是在上述前提下,学术期刊编辑和学者的战友关系才是真实的,才能在相互砥砺中以深切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学术创新精神为中国的时代进步贡献思想智慧,坚守住学术期刊共同的知识与精神家园。
1924年,李大钊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著《史学要论》中认为:“把人类的生活整个的纵着去看,便是历史;横着去看,便是社会。历史与社会,同其内容,同其实质,只是观察的方面不同罢了。”他的结论是“历史就是社会的变革”。作为我们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为中国传统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奠定了重要的学理基础。1940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辩证关系,为我们今天探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他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但是,“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那么,二者关系如何?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极富创见性的观点:“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70多年前毛泽东明确提出自然科学要接受社会科学的指导,指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同对社会的改造协调起来,无疑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是理论工作的任何巨大前进所不可缺少的”,江泽民关于“四个同等重要”思想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胡锦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论断,无不指明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重大发展的思想先导,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将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深刻揭示了人类交往关系的扩大,使“民族的地域性历史”转变为“人类的世界性历史”的必然性,“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当今正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是面向世界的中国,是必须和必然走进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并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中国。同时,大变革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学术话语创新是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重大任务。这要求媒体传播与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始终落实到中国实践本位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并深刻地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又是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二者是同一主题的两个不同维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作为时代课题和实践课题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完全符合把“时代精神主题化”嵌入中国语境的现实要求。因此,中国学术话语创新与表达方式的转换,要充分体现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论断的方法论自觉。学术期刊只有深入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新理念的创新内涵,才能在重大选题培育和学术议题设置上做好学术生产与传播工作,真正彰显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建构的当代价值。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体进程中,客观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原创性理论与原创性话语生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正相关关系,同样是非常显著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标志,党的政治理论话语的标识性贡献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富集的原创性思想资源,党的理论引领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始终走在学术原创的前列,已成为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思想生态中的鲜明特征。
这并不是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几十年来停滞不前,相反,改革开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但亟须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学理方案,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以创新学术话语体系为抓手,进一步探索政治话语系统与学术话语系统有机结合、规律转换的创新机制。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领域中的公共产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高度和学术水平,是引领学术发展、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载体,而且承担着评价学术成果、培养学术新人、促进学科建设、倡导优良学风等重要使命,具有引领学术发展的主动性和机制化优势,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融通转化过程中,肩负的责任重大。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系统工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建构同样是极其繁重的战略任务,需要学术期刊与学术界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作者简介]李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
相关专题 |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