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08:42 来源:经济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态势做了重要研判,强调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这里提到的“重大结构性失衡”,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所谓“重大结构性失衡”,首先就表现在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矛盾,或多或少都与产能过剩有关。我们需要下决心解决的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就是“三去一降一补”这个量级的、而非一般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其焦点之一,就在于产能过剩。若不及时化解,对经济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后患很多。
破解“重大结构性失衡”,化解产能过剩,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用改革手段去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从一年来全国各地去产能的实践来看,各地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但从总体上看,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的要靠改革靠市场靠法治发挥作用,真正走出新路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这明确了最终目的、主攻方向、根本途径,画了一张清清楚楚的路线图。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从去产能来看,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就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就要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化解过剩产能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化解过剩产能攻坚战,推动去产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努力加强。
一是把市场化和行政化手段有机结合,分类重点处置。当前去产能重点对象可以划分为落后产能、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三种,应该分类重点处置。一方面落后产能应按照市场出清原则,优胜劣汰、平衡供需、稳定价格,既要遵循法治思维,也要重视市场和商业逻辑;另一方面,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主要依靠严格监管,用法治化手段严肃惩治。依法重拳严厉打击“地条钢”,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的小煤矿。同时应该加大惩处力度,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坚决铲除违规违纪事件。
二是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坚持化解过剩产能“疏堵结合”的原则,打通产能国际转移的出口。一方面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快钢铁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构筑全球产业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充分把握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深度挖掘国际市场需求,加快国际产能合作,引导钢铁煤炭等有效产能的设备装备、工艺技术、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地区和企业转移,带动国内产能输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适时监管重视验收,严惩落后产能复产增产企业。去产能企业复产增产现象会形成严重的负向激励,应严格监管和重视验收。一方面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构建“三类产能”的溯源平台,完善落后产能、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的可追溯体系。尤其是在钢铁煤炭行业建立工业产能及利用率调查制度,形成完备的工业产出和产能利用监测体系;另一方面,应重视验收、精准识别,对企业既要抓正面典型树标杆,也要抓负面案例严惩罚;坚决杜绝违规违法和落后产能死灰复燃,确保过剩产能“真去”“真退”。
四是加快僵尸企业破产退出。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提高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秉承新发展理念,切实突破僵尸企业债务重组、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三个瓶颈,在尊重市场化、尊重法治化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去产能企业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等。
五是完善企业退出的金融配套政策,做好企业债务处置。债务处置是去产能企业退出的一个重大障碍,应该进一步健全企业退出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完善支持企业退出的资本市场体系,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银行通过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杜绝信贷“一刀切”模式。提高金融机构应对僵尸企业破产的处置能力,推进企业债务有序、平稳处置,防范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六是细化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广开就业门路。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深入细致做好职工安置,特别要做好职工转岗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分享经济在化解就业压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搭建政府企业平台,创造高效宽松的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充分释放分享经济在拓展就业门路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
相关专题 |
· 张占斌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