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以美启真  以美储善

以审美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张  弓  张玉能

2016年12月19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审美教育在当下已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的要求。当前,审美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长足发展,但其地位边缘化、过度专业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审美教育如何在立德树人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是亟须我们深入思考和回答的时代课题。

  人的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又简称为美育,它以审美对象特别是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审美教育的特征是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它必须以具体、独特、感人的审美形象(主要是艺术形象)使受教育者在审美愉悦之中非强制性地接受教育,通过审美情感的中介作用,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学习知识、完善道德、塑造人格、升华灵魂,使受教育者自由自觉地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审美教育不是一种专门的艺术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一种以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为手段,充分利用美的中介作用和真、善、美的融合性,使人受到知识、道德、身体、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说是要培养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所谓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作为人应该具备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体力、感受力、理解力、意志力、想象力、情感力等。

  人类审美教育源远流长

  审美教育早就存在于人类早期教育之中,无论中西方都是如此。儒家创始人孔子开设学馆,主要以“六艺”(礼、乐、御、射、书、数)教授学生,其中“乐”和“书”主要是用音乐和书法来进行审美教育。孔子还特别重视诗和乐(文学和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认为人的教育可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后,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和国家教育,基本上都是沿袭着儒家的这个审美教育传统。古希腊雅典人的教育分为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都包含着美育,而且强调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有机结合。古希腊柏拉图的雅典学院非常重视音乐陶冶心灵的教育作用。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扬了老师柏拉图的这种美育思想,分别在《政治学》和《诗学》中高度评价了音乐和悲剧“卡塔西斯”(“净化”和“陶冶”)心灵的美育功能。古罗马的“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其中也强调文学和音乐的美育价值。

  最早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是德国诗人、戏剧家、美学家席勒,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正式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个概念。席勒在研习康德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上,以康德的“人是目的”为根基,提出通过美和艺术的审美教育来解决人性中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冲突,塑造美的心灵,拯救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所造成的人性分裂,使人类回归古希腊黄金时代的人性完整。席勒的审美教育是力图建设一个审美王国来使人类达到“自由、平等、博爱”,使人从自然的人经过审美的人成为自由的人。事实上,席勒勾画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审美乌托邦。实践表明,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审美教育和美育思想都打上了过去时代和阶级的烙印,都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审美教育传统和席勒等人的启蒙主义美育思想,对其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造,使美育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把审美教育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明确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因此,在消灭了私有制的社会里,审美教育是一种促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的着力点

  审美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必须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中华美学精神培养人、教育人。中华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集中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首先,突出“和合之美”,以“和谐”为美,以“中和”“中庸”为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中和”这个美学范畴在中国出现较早。中,即适中,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之意;和,即平和、融合之意。其次,“美善相乐”强调美与善融合、美与善相得益彰,指明善是美的内涵和基础。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荀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等,实质上都是明确规定了“美的善之本”。再次,“天人合一”首先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也涵盖着人与他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身的“个体和谐”。因此,“天人合一”是一种人类主体与一切世界客体的“大和谐”。这种观念与西方“天人相分”“主客二分”的文化和美学观念大相径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现代精神来诠释“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美教育应推动人们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充分体现了“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集中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无论是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或者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彰显了“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反映了人们对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相统一的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当我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审美教育时,审美教育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的特征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19日 16 版)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