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每期精选

政府“自我革命”的逻辑与路径

杨良敏

2016年12月06日08:2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政府“自我革命”的逻辑与路径

改革,是三十多来的主流话语。今天的改革,难度更胜于过往。

为何要改革,无需过多阐释。简单说,就是旧有模式不灵了,习惯做法行不通了,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怎么办?必须打破围墙,开辟新路。

这堵墙于改革而言,就是权力的惯性和利益集团的固有藩篱。如同打仗,先要寻找敌手。有的放矢,方能一招制敌。改革又与打仗不同。就打仗来说,消灭敌人是唯一目标,而改革,除了消灭“敌人”外,还要把枪口对准自己,“革自己的命”。

这是改革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传统的改革思维是单向度的,消灭了“敌人”,就完成了任务。但是,如果只是住进敌人的旧巢,享受敌人留下的物什,甚至把自己包裹起来,遮蔽外人的视线,那和过去的“敌人”有何不同?这样的改革是无效的,最终也将是失败的。现代的改革思维是多向度的,改革者不仅要消灭“敌人”,还要克制自己,并把自己完全置于阳光之下,始终以一种健康、充满活力的形象给人以信任和希望。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展现出迎难而上、坚定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对政府自身的权力“动刀”,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并一以贯之。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即对简政放权的承诺做出部署,当年分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21项;2014年全年39次国务院常务会议,22次提及简政放权改革,并分三批取消或下放247项审批事项;到2015年5月,国务院部门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37项,提前两年多完成本届政府承诺减少1/3的目标。2015年全年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311项。随后又在2015年10月和2016年2月分两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214项。

同时,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在2004年以“不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的其他审批”而被保留的21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常被称作“制度后门”和“灰色地带”。游荡十年,经过一年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个历史概念,在2015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宣告彻底终结。

清理、取消、废止、调整……这一系列动作的目的都指向一个:限制和压缩政府权力,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政府角色归位,让企业充分自主。当权力不再成为市场追逐的“猎物”,各种评比、评估、认定、鉴定、乱收费等不再困扰企业,市场的氛围就会变得清爽,创新、创业就会真正成为风尚,市场活力就会由此迸发,这就是简政放权改革的逻辑和实质。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当下寻找经济新动能,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与潜力,意义重大。仅从商事制度改革来看,实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市场准入放宽,便利化程度加强,就使得市场主体趋于活跃:截至2015年底,全国市场主体存量达到7746.9万户,比上年增长11.8%,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2万户。

改革成效初显,贵在继续坚持。越往后,骨头越硬,越难啃,但必须啃下来,这关乎改革的成败。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我们还要继续啃‘硬骨头’”。他打定主意,要把简政放权改革推行到底,力图把“臃肿、全能的政府”塑造成“苗条、有限的政府”,用权力的“减法”换市场的“加法”、群众利益的“乘法”和复杂繁琐程序的“除法”,让“减政府权力的‘痛’来换得企业、群众办事的‘爽’”。

当然,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加强监管和优化服务成为与之配套的“两驾马车”,也就是本届政府所强调的“放管服”改革。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政府是否真“放(权)”、真“服(务)”。谁来监督政府的改革诚意和实效?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将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稳步有序纳入政务活动各环节,并在全国选取100个县,围绕土地利用规划、拆迁安置、环境治理、扶贫救灾、就业社保等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

“五公开”就是让政府行为的全过程暴露在阳光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这是展示改革意志的决绝之举。从治理角度说,公开的最大好处是对各主体最为公平,制度成本、交易成本都最小,从而使得效能、效益实现最大化。尤其是,试点政务公开的领域,都是群众最关心、矛盾最集中的领域,让这些领域的腐败、猫腻无处藏身,让糊弄群众、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无可遁形,人民就会拥护,社会就会和谐。

勇于“革自己的命”,体现的是人民至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让群众得利、便利,并充满获得感,是一切改革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宽公众参与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渠道,是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唯其如此,公仆才会真诚为民、不敢懈怠。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责编:沈王一、赵晶)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