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专题报道>>“全国基层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厚植“五色”文化 助推精神扶贫

重庆市秀山县推进精神扶贫的“五条路径”

重庆市委党校 伏虎

2016年11月30日15:2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秀山县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助推脱贫

导语:在物质扶贫的同时开展精神扶贫,其价值已得到广大扶贫干部和群众的认同。但难点在于: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之间如何相伴相生,精神扶贫与当地文化传承、特色底蕴之间如何互动互补?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跟踪调研,以渝东南地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扶贫实践为案例,提炼并形成了“以厚植文化优势为抓手,助推精神扶贫的五条路径”,以期为各贫困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革命老区走出独具特色的精神扶贫之路有所裨益。

贫困地区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和生活方式,贫困人口“小富即安”的思想较严重,体现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贫、得过且过的生活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等等,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短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工作开展已久,但始终有部分贫困村、贫困户,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甚至越扶越穷。他们并非全都因为年老体弱、天灾人祸,他们中间有些人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缺乏志气,自己堕落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村内环境。送信心、广宣教、塑新风等系列举措有一定成效,但也往往出现“听时一股劲,事后一阵风”,难以植入其心灵深处的尴尬。如何化解过往精神扶贫做法中持续性不够、内动力不强、与当地文化缺兼容等制约,是提升精神扶贫效果必须回应的现实命题。

近年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尝试走出一条“立足当地文化特色,精准对接精神扶贫”的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包括:一是弘扬当地“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基因,引导形成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感恩心态,避免“心安理得”;二是发掘和引导当地“绿色生态文化”,避免破坏生态、寅吃卯粮等短视之举,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三是立足当地多民族地区的民居特色、村落形态,培育“村容村貌美、村风民风正”的“美丽乡村文化”,有效提振广大群众“精气神”;四是针对当地普遍存在的“办酒攀比风”、“麻将瘾”,摒弃不利于精神物质双脱贫的“人情攀比文化”,引导群众齐心协力奔小康、一心一意谋发展;五是立足秀山本地花灯、边城等“民俗文化”,在为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精神滋养”的同时,形成了民俗旅游新生长点。

路径一 葆“红色”:弘扬“老区文化”,吃水不忘挖井人

秀山多年扶贫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我国部分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我掐着你玩”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对群众教育的缺失,需要培育民众自强、感恩的意识。有些地区通过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尝试“将心比心”,效果是有的,但远远不够。因为单纯的说教无法直抵群众内心深处,秀山将目光投向了厚重的“红色文化”。

作为革命老区的秀山县,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作出了牺牲和贡献,有着光荣的历史:贺龙率领红三军主力三进秀山,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黔东独立师血染川河盖,留下了许多英勇的故事;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第一站就在这里……老区精神积淀着红色基因:“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秀山 “红色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认同。因此,发掘秀山“老区文化”的精神养分,培育广大群众对于扶贫工作、对于党和政府的感恩心态,让受援贫困户“心安理得”的想法少一些,将干部帮扶的外力与改变困境的内力相结合,释放出成倍潜力,成为秀山精神扶贫的一个重点内容。

“阿哥阿妹在唱歌,情歌悠悠满山坡,改日相会喝喜酒,莫忘红军恩情多”,一曲被当地百姓代代传唱的《莫忘红军恩情多》等红色歌曲被扶贫工作者不失时机地引向院坝会、小舞台和村广播。秀山还通过在街头巷尾、文化广场绘制红色文化墙,采取花灯、书法、楹联、国画、漫画等艺术形式,展示秀山红色文化中的感恩情怀。当秀山的贫困户又哼唱起“凤凰最爱梧桐树,斑鸠最爱刺芭林,鱼儿最爱长江水,红军最爱穷苦人”这曲名为《红军最爱穷苦人》时,不正是当下党和国家“最爱贫困户”的真实写照吗?随着秀山对当地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播,近期民调显示,绝大多数贫困户对扶贫工作不仅“非常满意、非常认可”,还表达了浓浓的感恩之心和奋发脱贫的决心,并非贫困户的其它群众也 “不比扶持比贡献,不争低保争致富”。

路径二 播“绿色”:引导“生态文化”,发展还需可持续

贫困地区多是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为了脱贫,很多贫困地区大量砍伐森林、垦荒种粮或者过度放牧,结果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差,群众更加贫困,甚至有一些自然条件不错的地区也沦为贫困地区。在扶贫脱困过程中,很多良好的愿望往往沦为短视之举,如何规避急功近利的陷阱?对于定位于重庆“生态保护发展区”的秀山而言尤为重要。

如何发掘和引导当地“生态文化”,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秀山的“新资源观”以“绿色银行”为载体,不断传播“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百姓心中扎下了可持续发展的根。独特的生态资源是秀山别树一帜的“摇钱树”,特别是生态农业资源在整个武陵山区都独具优势。不仅有金银花、白术、罗汉果等中药材资源,还有柑橘、猕猴桃等优质水果资源以及茶叶、油茶、油桐、油牡丹等木本油料资源。在养殖业上,秀山土鸡、山羊、蜜蜂等资源也极具特色。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秀山为贫困户、贫困人口提供了一份可持续的活资产——“绿色银行”,即政府出资提供种苗、畜禽,利用承包地、林地、荒地开展种养。为了应对生态农业产业周期长、市场风险等问题,秀山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引导建立新型股份合作社等方式,吸纳贫困户在挂果期前维护,并支付相应劳务报酬。该做法有效化解了贫困户急功急利“砍苗毁林”等行为,也无声传递出珍爱环境、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这份“绿色银行”为贫困户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生态要有‘含绿量’,产业才有‘含金量’”已成为广泛共识,绿色生态与扶贫脱贫交相辉映。

路径三 添“靓色”:打造“美丽乡村文化”,提振群众精气神

走进秀山县的贫困村,发现路边的水沟里放置了污水管道,管道的上面浇筑着厚厚的水泥层。看着路边的小水沟,村民们高兴说,如今污水从管道里通过,再进行集中处理。雨水将从水泥层上面流走,灌溉农田。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源于秀山扶贫实践的深刻体会:那些屋里泥土地、户外烂泥路,让外人看着头疼,也让住在其中的贫困户一次次熄灭了生活的信心。在推进扶贫攻坚项目中,秀山将“美丽乡村文化”作为扮靓贫困村容貌、点亮贫困户心灯的重要一环。立足多民族地区的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以“村容村貌美”带动“村风民风正”,有效提振了广大群众的“精气神”。

冬日,走进秀山县峨溶镇贵邓村,红墙红瓦、青砖灰墙华丽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一看便惊艳;而其内里的“柔软”,也颇具感染力。一处处整洁的院墙更以“文化”直抵人心。“24字”核心价值观分外醒目,犹如空气和水一样的存在。“孝为先、诚为本”在人们心头生根发芽;“善行义举四德榜”的上榜者,也成为村里人争相学习的对象。文明,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灵。由外至内,贵邓村都在演绎一场全新的蜕变。电通了、路平了、水净了,“十二个建设的全覆盖”工程照亮了生活前程。但是如果贫困地区的文明意识淡、邻里纠纷多等老问题依然存在,贫困户精神面貌不能真正改变,这幅新画卷所展示的成果,也将难以长期保持下去。

秀山以培育美丽乡村文化作为突破口,汉、苗、土家等各族民居呈现风貌特色,村容村容让人赏心悦目,也通过培育文明新风、提升道德素质、弘扬传统文化等措施强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包括携手帮扶乡镇开展“好爸好妈”、“孝心儿女”、“好媳妇好婆婆”、“好妻子好丈夫”、“好邻居”、 “好家风示范家庭”、“清洁卫生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写家训、晒家风”、“画出美丽乡村”等系列主题活动,发挥尊老爱幼、道德模范、乡村旅游、环境优美、家风家训等典型户带动作用,打造了孝老敬老示范村、道德模范示范村、环境保护示范村、家风家训示范村、民俗文化示范村等品牌文明村近30个,在全县呈现特色各异、百花齐开的创建格局。

路径四 驱“灰色”:摒弃“人情攀比文化”,轻装上阵奔小康

“有‘升学酒’、‘生日酒’、‘搬家酒’,还有‘参军酒’,每年吃10多种‘酒’要送掉4万左右的‘随礼钱’。秀山雅江镇雅江社区的贫困户李念扳着手指头算着以前的“酒账”。前些年他一直被名目繁多的“酒”弄得苦不堪言。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将许多像李念这样的农村居民陷在贫困的泥淖里难以自拔。酒席风盛行也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一些人甚至利用秀山农村居民磨不开情面、好面子的特点,想方设法以各种名目“办酒”敛财。

要脱贫就要让城乡居民先摆脱“酒”的拖累、“牌”的负担。秀山县深刻意识到上述“人情文化”、“关系文化”的灰色,如果不彻底斩断这些牵绊,贫困户的脱贫之路就背上了沉重负担。通过开展全县范围内的“治酒”行动,引导村民以制订村规民约等方式抑制和扭转以办“酒”为名敛财的不良风气。从2015年开始,相关部门还直接出手,及时制止了3000多场筹备中的“酒席”。还通过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狠刹聚众赌博之风,引导贫困户从牌桌、酒桌走向院坝和田间,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的目标。

路径五 守“本色”:挖掘“民俗文化”,滋养精神大世界

民俗是区域文化的根基和源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老百姓的观念行为。秀山县在扶贫过程中,面对一些贫困户“慵懒撒”、“精神贫瘠”等症结,从挖掘本土优良传统文化着手,立足当地花灯、摆手舞、边城等“民俗文化”,为群众提供源源不断补钙壮骨的“精神滋养”,在物质充裕之外实现精神脱贫。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秀山花灯,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在精神扶贫中能否以它作为载体?就成为呼之欲出的答案。秀山县组建一批由文艺骨干、“五老人员”组成的宣讲队伍,打造了“花灯名嘴”“花灯坝坝舞”等宣讲品牌。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宣讲剧本、词稿100余件,经审核把关,筛选打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又具秀山地方特色的花灯调、金钱杆、三句半、快板、小品等文艺形式,深入村居、企业、学校宣传,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陋习,营造“扶贫先扶志”“好吃懒做很可耻”的舆论氛围,成为精神扶贫的重要载体。

作为沈从文小说《边城》原型的秀山洪安镇,“边城文化”滋润了秀山人。“边城文化”里既有猛洞村石傩寨的傩戏、三阳村的花灯、溜沙村的阳戏,也有秀山城区千余米长的西街。在城市改造中,这条街道被保存下来,实施了雨污分流、恢复了青石板街道路面,也融入了“边城文化”。在这条街道上,由秀山楹联学会精心创作出一批鼓劲提神的楹联,镌刻在街道一些标志性建筑物和铺面门楣上,成为文化景观和精神扶贫的窗口。“一国扶贫到精准 全民致富达小康”、“修屋整院平方数 恤老扶贫绝对值”,一幅幅楹联传递出对于扶贫脱贫的期盼与鼓励,更是在传递文化本色中无声滋养着贫者的精神世界。

以厚植“五色”文化为抓手助推精神扶贫的秀山实践,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实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贫实践、乡风乡俗有机融为一炉。我们期待,革命老区文化的“红色”为扶贫对象注入感恩,为扶贫工作注入新动能;生态文化的“绿色”为扶贫方式注入持续,为扶贫工作注入环保理念;美丽乡村文化的“靓色”为广大群众鼓劲加油,点亮贫困户致富路上的明灯;人情文化的“灰色”在驱离之后,更多能为核心价值观所引领,让扶贫路上少些阴霾;民俗文化的“底色”为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精神滋养”,让扶贫对象的精神世界充盈饱满。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