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代波
2016年11月25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推动互联网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网络治理。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只有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才能切实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当前,网络治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应对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日益增多,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各方面予以关注。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参与者通常会受到各方面指责,但不加区别、含混地批判所有参与者,就有可能把大多数实际上具有正义感的普通网民置于对立面,而且还因“多数人的责任难以追究”而让真正的责任人逍遥法外。分析近年来的各类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可以发现,不同网民在其中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各不相同。只有对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中的不同网民进行科学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才能增强网络治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防止打击面过大,团结争取大多数网民。从近年来发生的各类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来看,大多数参与者其实是有正义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的网民。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考虑,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表达他们的道德感情,而匿名的网络给了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其道德良知在网络上容易被激发出来。但这些网民在某些时候会表达过度,有些时候因为不明真相而成为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参与者。要想有效治理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首先要理解大多数网民,这样才能呵护广大网民的正义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广大网民遵守法律法规,深刻认识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给当事人造成的危害,以此促使其坚决不参与。
把握关键环节,聚焦关键人群。在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启动议题、找到引爆点、推动议题扩散和刺激唤醒议题是其中的四个关键环节。网络管理者把握这些关键环节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对防止事件升级有着重要作用。在网络信息海洋中,有成千上万种议题,网络管理者要充分运用语义分析技术,把具有引爆点的议题梳理出来并予以重点防范。当这类议题已经启动时,要通过稀释和转移话题、提醒网站不要炒作、必要时关闭评论跟帖转发点赞功能、提示人肉搜索的法律责任等方式,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在这类议题沉寂时,要加强网络监测,及时稀释和转移话题,防止其死灰复燃。除了这些关键环节,还必须关注信息首发者、意见领袖、人肉搜索者、网络推手四种关键人群,采取提前预防、及时沟通、违法即罚等措施,以避免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关注信息首发者——尤其是那些发布有引爆点议题的信息发布者;其次要关注意见领袖,当意见领袖介入某一议题时要紧密追踪,对其极端性、煽动性、虚假性言论要及时予以恰当回应;对于人肉搜索者和网络推手要提醒他们遵纪守法,一旦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就立即依法惩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者。由于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本身错综复杂,对其治理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大多数有正义感的网民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尽量做到包容和理解。但对于那些制造并传播谣言的信息发布者、恶意操纵网络舆论的网络推手和恶意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人肉搜索者(尤其是不法黑客),则必须坚持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前提下诉诸法律,精准打击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当然,管理者在应对网络群体性暴力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严格依法办事,既要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者,又要防止阻塞正常的舆论监督,避免因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波。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相关专题 |
· 人民日报理论版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