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宕昌县委组织部
2016年11月17日18:3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甘肃省宕昌县委坚持问题导向,从创新村干部激励考核机制入手,在全县推广实施了以“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村干部管理运行机制,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履职尽责、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实行的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说:“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总书记的讲话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历来重视并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但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村级组织和干部队伍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村干部日常管理不规范,有的在位不在岗、阶段性外出务工,有的不参加县乡组织的各类学习会议、对具体政策精神不了解;二是有的村干部对自身岗位职责认识模糊、履职尽责不主动,尤其是参与乡村中心及重点工作思路不清、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尤为突出;三是有的村干部宗旨意识不够强,不关心群众冷暖、服务群众意识差,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遇到矛盾绕着走,落实惠农政策机械执行、死板操作,好事办不好,致使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四是村级班子运行不规范,有的村级组织发挥作用不够好,“三会一课”、“3+5”工作法等制度执行落实不好,有的甚至处于软弱涣散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针对这些问题,经过深入调研,我们抓住村干部报酬逐年提升的契机,将村干部报酬由原来每年发放一次改为每月发放一次,于2015年4月,选择在甘江头乡开展了以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我们按照月考评工作规范统一、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实施细则》、《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流程图》,明确通过分组考评、统一汇总、会议审定、反馈确认、公示兑现等步骤开展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工作,并配套相关制度规定,形成了村干部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这项制度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在趋于成熟后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从2015年8月起,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
二、主要做法
在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工作中,通过制定《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实施细则(试行)》、《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流程图》、《群众事务收集办法》,探索建立了互相配套、衔接紧密、行之有效的村干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做到了村干部考评内容有重点、履行职责有规范、考评程序有要求、报酬发放有依据。
一是合理设置考评指标,明晰村干部主责主业。结合试点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座谈论证,制定了以村级班子自身建设、出勤履职、乡村中心工作及阶段性重点工作、便民服务等4大类14项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实施细则(试行)》评价体系。在村级班子自身建设方面,主要包括集中学习、推行落实“3+5”工作法、廉洁自律三项指标,重点突出“3+5”工作法落实运用考评,旨在增强村干部加强村级班子自身建设的责任意识,促进村班子团结共事、民主决策、廉洁办事良好局面。在村干部出勤履职方面,主要包括参会及教育培训、请假及外出报告、村民服务中心使用和管理三项指标,旨在改进村干部工作作风、规范履职行为。在乡村中心工作及重点工作方面,分精准扶贫、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乡镇党委政府安排的阶段性任务五项指标,重点突出精准扶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阶段性任务的考评,旨在明确村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在便民服务方面,主要围绕配合乡镇便民服务开展工作、收集群众申办事项、服务质量反馈三项指标,旨在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意识、搭建乡村干部互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二是严格考评工作程序,促进村干部履职尽责。始终把促进村干部履职尽责作为月考评的首要目的,明确考评主体、强化考评分析、严格反馈整改,以村干部月考评结果的准确性为每月报酬发放提供科学依据。严格落实考评主体责任,明确村级班子自身建设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考评,村干部出勤履职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党政办考评,乡村中心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由包村领导、分管业务的站所考评,便民服务由乡镇便民服务队、驻村干部考评,使月考评与乡镇工作同步落实。建立严密科学的考评程序,每月底各考评责任人分别对四项考评内容进行考评打分,乡镇党委副书记、党政办汇总考评结果后提交乡镇党委会议深入分析考评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审定月考评结果;实行月考评结果反馈、公示制度,将村干部月考评得分、扣分原因及整改的事项以《反馈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到各村党支部,由村干部对个人月考评情况进行签字确认后,对月考评结果进行公示。依据考评结果兑现报酬,按照省级财政补助的村干部报酬标准,将基础报酬和绩效报酬分别按月报酬总额的50%比例落实,500元基础报酬每月全额发放,500元绩效报酬根据村干部月考评结果发放,每扣1分扣除绩效报酬5元,计算出村干部实发放报酬,经乡镇长在《村干部报酬发放花名册》上签字后,由乡镇财政所统一拨付。
三是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坚持以绩效月考评强管理、以报酬月发放激活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发挥先进激励效应和后进鞭策效应,以村干部月考评结果为主要依据,确定村干部年度考核等次,并将村干部月考评中扣除的绩效报酬作为考评为优秀村干部的奖励经费,加大奖励的幅度和力度,并将村干部考核资料存入个人档案,作为村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和省、市、县表彰奖励推荐的重要依据。甘江头乡召开2015年村干部述职评议考核会议,为2015年绩效考核总分排名前6名的村干部各兑现奖励报酬2000元,其它乡镇也对全年考核排名靠前的村干部给予了500-1500元不等的奖励,充分体现了奖优罚劣的机制。建立健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的长效机制,严格工作责任追究,对第一个月考评最后一名的村干部,乡镇党委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个月考评最后一名的村干部深入查找剖析原因,进行集中整顿,限期整改;对连续三个月考评排在最后一名的村干部依据相关法规和程序予以调整,村委会成员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村干部履职规范。坚持用制度强化村干部管理,制定了《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对村干部职责、履职规范、考评、奖惩等方面作出7类20项具体规定,明确提出对村干部每月一考评、报酬每月一发放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保障村干部开展工作,制定了《宕昌县村级办公经费管理办法》,明确村级办公经费5类使用范围,对村级办公经费提出8项管理规定,为村干部日常办公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经费保障提供了制度依据。坚持用制度提高村干部工作效率,制定了《群众事务收集办法》,并编制发放《村干部工作手册》,使村干部随时随地可以收集记录群众需办事项,及时将收集的事项上报乡镇,由乡镇便民服务工作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服务,达到了乡村干部联动服务群众的目的,使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坚持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履职,深化“五制”工作法,制定《村级落实惠农政策操作办法》和《村级落实惠农政策操作流程图》,重点对村级确定惠农政策享受对象的操作程序,规范了村务运行,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村务公开落到实处。同时,建立村干部档案制度,将村干部履历表、考核登记表、培训登记表、学历证明等资料存入个人档案,作为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推行“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制度,实现了村干部日常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明显加强,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格局。
1、村干部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通过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村干部日常学习、落实“3+5”工作法、出勤履职、做好乡村中心工作及重点工作、开展便民服务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细化了各项考评指标,用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来约束村干部行为,乡镇召开会议不参加、安排工作不落实,个别村干部在位不在岗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这项工作在全县推广以来,有7名长期外出不在岗的村干部回到了工作岗位,服务群众的意识明显提高。
2、村干部工作活力得到有效激发。通过对村干部每月开展考评一次,并依据考评结果兑现报酬,村干部的职责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在具体考评中,既对每名村干部承担的工作进行考评,又对村干部合力完成的重点工作进行“捆绑”考评,只要是有一项重点工作落实不力,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共同扣分,有效增强了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在村“两委”班子中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干事创业局面。
3、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在每月考评中,坚持每月对村干部考评结果公示一次、反馈通知一次、签字确认一次,为村干部当面解释每月扣分项以及扣分原因,并由村党支部牵头召开“两委”联席会议研究整改的具体措施,薄弱环节的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村干部相互学习、争先创优的氛围日渐浓厚。同时,在兑现月考评扣除绩效报酬奖励的基础上,乡镇还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奖励力度,并对考评末位的作出处罚,形成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考评导向。截止目前,共扣除村干部绩效报酬25.107万元,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163名村干部进行了表彰奖励,共发放奖励报酬28.2万元;对39名履职不到位、工作不力,连续两月考评为本乡镇最后一名的的村干部进行了问责,有3名连续三个月考评最后一名的村干部递交了辞职报告。
4、村级规范化运行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把促进村级规范运行作为村干部月考评的重要目标,通过严格落实“3+5”服务群众工作法,制定了《村级惠农政策操作办法》及流程图,规范村级议事决策程序,规避了村干部因惠农政策落实操作不当引起的腐败风险,规范了党员履行义务,扩大了群众参与面,提升了村干部民主决策水平和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在具体考评中,根据村级班子自身建设、出勤履职、便民服务的部分考评指标,每月以村党支部会议记录、《3+5工作法记录本》、《发展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记录本》、《村干部工作手册》等软件资料为依据进行量化评分,对软件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5、倒逼效应促使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明显增强。通过明确村干部考评责任人,将包村领导、分管业务的站所、驻村干部、乡镇便民服务工作队等纳入到考评责任人中,既避免村干部月考评由主要领导凭印象说了算,又让具体工作人员既管事也管人,充分调动了乡镇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在每月考评中,各考评责任人要做到考评有依据、评分科学合理,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村干部在完成和落实各项自己分管及主抓工作的进展情况,使村干部月考评工作产生了倒逼效应,对乡镇干部每月及时研究谋划、总结完善、推动落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部分乡镇领导班子认识还不到位,对村干部“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机制执行不力,存在“蜻蜓点水”式的考评,或简化程序,应付了事,难以产生对村干部工作态度的真正触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深化拓展村干部绩效月考评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实践,认真总结提升,强化督促检查,深化改革,进一步修改完善村干部村干部绩效月考评制度,使考评制度更加科学,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