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
2016年11月15日15:27 来源:中国民族报
农村人口全面脱贫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区域来讲,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国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族聚居区、新疆南疆三地州。这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1%,覆盖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是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集中连片特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具有城镇化进程缓慢、中心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缺乏内生动力等特征,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余年。精准扶贫和集中连片特区的区域扶贫攻坚计划是当前我国扶贫攻坚的两大主要模式。要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小康,精准扶贫是根本。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面,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要把扶贫工作聚焦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既要面向基层、县区、农户以及个人层面,又要着眼于贫困地区实际的发展情况,融合精准扶贫和区域协同发展两大战略的推进路径。实现不同区域性质、不同空间尺度的精准扶贫。
一、目前我国的扶贫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分布广、空间差异大是我国地理层面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发展,脱贫工程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国的贫困人口已经从改革开放初的2.5亿人降至2014年的7017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也由30.7%降至7.2%,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与此同时,应当注意到,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的深山区、高寒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我国的贫困人呈现连片分布、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连片特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层面先后启动实施了特贫片区区域协同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例如,在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和藏族聚居区连片地区批准设立了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出台了《关于支持凉山州、怒江州、临夏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委、省政府为凉山量身订制了“一个意见、两个规划”,专门出台《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研究制订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扶贫攻坚17条政策。其中,大小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贫困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程度深,既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西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和能源供给接续地。最近,笔者在大凉山调研中发现,“十二五”以来,大小凉山地区已有69万人成功脱贫,剩下的38万贫困人口依然大都居住在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大凉山的彝族是一个直过民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扶贫攻坚中问题比较多、困难比较大。大凉山扶贫开发工作的痛和变,折射出新时期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难和勇。它是一块扶贫“硬骨头”,同时也将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脱贫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贫困地区均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短板地区,尤其是连片贫困问题,更是区域协同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巨大难题。可见,精准扶贫工程应放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逐步展开,依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精准定位,扶贫扶根,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此外,从长远发展来看,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资源的欠缺,存在较为严重的智力贫困、精神贫困和思想贫困。因此,在融合精准扶贫与区域协同发展两大战略的同时,需要“智库+”模式的推动路径。
二、基于“智库+”融合精准扶贫与区域协同两大战略
(1)要坚持精准扶贫和区域协同发展相结合。扶贫的对象、县区、片区处于我国不同的区域,长期以来,我们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着力于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三个层面展开,特别是着力于贫困村、贫困户来展开,这种工作方式重点突出、对象明确,治贫效果良好。通过精准定位,一部分贫困县,特别是贫困村和贫困户可以快速脱贫致富。但也应注意到,扶贫对象及片区往往处于各种不同区域环境,局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决定了不同片区扶贫的难度和特有的扶贫方式、路径。只有依托区域发展,贫困片区、人口才能彻底实现脱贫致富。比如,可以通过区域重大战略的政策、经济辐射效应带动贫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培育柔性人才的方式促进贫困地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依托周边核心区域吸引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利用多样化的城市经济和教育资源,加大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多样化匹配,优化局部区域劳动力的资源配置效应。此外,通过加大贫困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核心——边缘区域之间的产业生态链,实现上下游产业的互动发展,减少贫困地区的贸易成本,实现特色产业的培育和产品输出,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同时有助于增强贫困地区的经济活力,实现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模式,从而实现彻底脱贫。
(2)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来提高发展内功。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制约,我们可称之为“地理第一性”。更重要的方面在于人才的欠缺和发展思路的不足,我们可称之为“地理第二性”。发展的内功在于培育符合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及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全面脱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既要借助外部区域环境实现产业、人才的互动发展,更需要加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教育、文化事业,依托周边核心区域的教育资源,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的整合,助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培育一批符合本地特色产业的职业人才。外力可以提供输血帮助,是脱贫的保障,而内功则可以提供自我造血、活血能力,是脱贫和发展的核心。要想实现全面脱贫,必须兼顾内功和外力的修炼,合理借助外力,专注提升内功,实现由初步脱贫到自我发展、自我富裕的可持续发展。
(3)开展智库+精准扶贫脱贫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智力扶贫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选择。首先,在老少边穷贫困地区,需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的培育富民产业,投入金融资金支撑,提高公共服务保障,个别自然条件太差的地区还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其次,坚持把培育“造血”机制作为扶贫攻坚的根本所在,大力开展智力扶贫,职业教育扶贫,提高扶贫对象的素质,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这样既可以改变他们的贫穷现状,也是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所在,可以从根本上“拔穷根”。最后,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全球治理创新理念,积极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但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同当前全球治理水平相比,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现代化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还有许多不足,我们的制度还没有达到成熟定型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创新全球治理,就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正确的方法推进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政府、社会、少数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提升领导干部综合治理水平,以及当地群众的能力素质。
(4)整合区域资源,建设智库产业区,助推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同时,区域协同发展也不可仅限于经济发展。精准扶贫与区域协同发展两大重大战略相互融合,具有局部与全局的所属关系,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发展矛盾。区域协同发展的内涵在于实现区域合作形式的高级化,实现生产要素在空间中的优化配置,精准扶贫在于补缺区域协同发展的短板,助推区域经济格局的合理化。二者均包含了生态、经济、人文等有机组合的系统性元素。为此,需要整合各类学科研究和各类社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及战略平台进行系统研究,精准定向、精准定位,因地制宜,保证合适的政策、合适的资源对应于合适的区域。为此,需要整合局部区域资源,构建各类区域范围内的智库产业新体系。智库产业区实质上是一个各种资源相互作用的平台,包括各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历史资源、政策资源等。促进政策链——人才链——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五链协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成立部分智库产业引导基金,用于孵化企业和项目,培育智库产业化运作氛围,实现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产业互动发展,进一步辐射贫困区域的经济活动,激发产业活力。
智力支持、强化政府决策参考和精准施策是找准“病根”、拔掉“穷根”的良策。首先,建议中央开展“智库+精准扶贫脱贫”活动,要让国内高端智库、各级党政智库深入贫困县市,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挖掘好作法好经验,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其次,各类、各级智库、科研院所高校、协会社团组织及大型企业要主动联络贫困县市,通过举办政策解读讲座、座谈会、论坛、搭建智库平台等形式,为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脱贫建言献策;再次,各类、各级智库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协会社团组织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梳理地方发展政策及资金需求,广泛对接外部资源,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因地制宜联络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构建智库+产业平台,用智库引导贫困地区发展,推动贫困地区产业链融合发展。
此外,在构建“智库+精准扶贫脱贫”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贫困地区的一线调研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根本手段,也是精准开展“智库+精准扶贫脱贫”活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尤其要强调智库对贫苦地区的调研。然而,目前我们的一些高端智库忙于顶层设计,忽视了基层调研,尤其是对县域经济调研、对于老少边穷地区的调研。依据上述阐释,针对“智库+精准扶贫脱贫”的具体部署所展开的相关调研,有必要推动智库在相关工作中落实以下五项原则:第一,明确国家“精准扶贫脱贫”的战略布局与政策实施,进一步为智库所提供的相关智力产品确立更加有效的指导方针;第二,明确智库的相关研究方法与产业化的工作方法,为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提供相对合理的方法论支撑;第三,明确提供“名副其实”并具有可行性、可靠性与现实性的智力产品,向各级政府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智力支持,以保障国家“精准扶贫脱贫”的积极实施;第四,智库应当成为政府与公众、政府与企业、公众与企业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为切实实践国家“精准脱贫扶贫”提供可靠的助力;第五,智库需要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良好的舆论宣传,尤其是结合现有的媒体环境,以更为客观与真实地展示国家“精准扶贫脱贫”的具体进程。因此,高端智库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规定每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接地气的调研,每年新的高端智库要有一年国内地方调研适应期,根据所提智库报告的质量和成效,来进一步确定是否为高端智库。
(作者系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总编)
相关专题 |
· 于今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