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2016年11月12日08:35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阐发了一系列思想深邃、视野宽阔、生动形象、极富实践指导性的重要观点。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最具标志性的论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包含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的重要论述,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绿水青山的生命价值。一切生命都起源于大自然、从属于大自然;一切合乎自然演化、宇宙运行规律而产生的事物,都是它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金山银山。也就是说,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就是大自然赐予的“自然财富”。简单直观地看,自然生态环境似乎用之不竭,但现实生活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都反复证明:破坏了绿水青山,就要用真金白银去还债。因此,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首先应站在人来自于自然、从属于大自然生态系统这一角度去把握,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不断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绿水青山作为生态资源、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或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自然生态环境直接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财富之母”。比如,土地、森林、水、矿物、石油等,本身就是人类的生产资料。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大多数的生产活动过程,本质上都是在从事将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的过程。又比如,我们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这样,绿水青山也就直接可以转变成金山银山。此外,金山银山不只是金钱意义上的财富,它还包括诸如审美、文艺创作等精神文化财富。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优势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容易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质内涵。
绿水青山的民生价值。自然生态系统是经济发展的资源,也是每个人每天生活其中的环境,在这个意义上,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生活的“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人们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希望尽快富起来,现在不仅希望生活更富足,而且希望生态环境更良好,希望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增长点,自觉把生态纳入民生福祉,拓宽惠民利民富民之道,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这就是绿水青山的民生价值。
绿水青山的政治价值。“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就必须夯实人心这个最深厚的执政基础。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甚至已成了政府和群众的心头大患,成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有些国家和地区,像重金属污染区,水被污染了,土壤被污染了,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西方传统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痛下决心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切实保护、修复好生态环境,尽快消除人民群众的“心头之患”,让绿水青山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民心资源。
绿水青山的社会价值。绿水青山作为金山银山,还表现在社会价值上,体现于社会运行制度、社会体制、社会治理等方面。早在2004年5月11日,习近平同志就浙江建设生态省曾明确指出,治理环境污染好比治理一种社会生态病,这种病是一种综合征,病源很复杂,有的来自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的来自传统的生产方式,有的来自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污染带来的“外伤”,又有生态系统被破坏造成的“神经性症状”,还有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体力透支”。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长期努力,精心调养。由此可见,生态病实际上就是社会病,病在生态环境上,病根则在社会机体上,涉及综合的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等问题。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不以GDP论英雄的理念,加快形成有利于绿水青山的经济结构和低碳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监管执法力度,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步伐。
绿水青山的文化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包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自然与人、生态与发展、生态与社会的内在关联性、统一性,又极大丰富和提升了生态文明观,日益成为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行动准则。生态文化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醒悟和外化于行的素养。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植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今日之中国,生态文化已融入生产、生活、经济、政治、法治、党政建设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自觉。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将开启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毫无疑问,推进绿色发展,既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生态优先的价值观,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
绿水青山的民族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建设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这是因为,绿水青山是惠民富民之源,资源环境是富国强国之基,绿色发展是新时期富民强国之道,生态安全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安全。善待生态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珍惜资源就是珍惜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习近平同志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反复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绿色发展,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存发展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绿水青山的人类价值。绿水青山作为金山银山,并不只具有民族价值,还包含着人类普遍的生态价值,内含中国对人类的责任和贡献。人类同住一个地球,共同生活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任何一个国家生态环境的好坏都影响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优劣。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连为一体,一国的绿水青山,直接间接地具有了全球价值和人类价值。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环境治理的重大课题,走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共同的发展大势。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共识,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向。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所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负责任大国,推进绿色发展,保护绿水青山,既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为解决全球性环境危机而承担的应有责任。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