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从严治党,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上海市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2016年11月02日14:28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从严治党,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上海市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编者按】10月28日,上海市理论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召开。来自本市理论界的10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内容,深入解读公报精神,畅谈学习心得体会,从学理层面分析了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历史维度梳理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性与紧迫性,从实践出发阐明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出台的积极价值和重要意义。以下选取5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从严治党,关键是抓落实

杨贤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六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党的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本人作为列席代表,全程参加了六中全会,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我有以下五方面深刻感受:一是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五中全会后,中央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从供给侧发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总书记的报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部署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报告中也讲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等问题,这些都和高校建设相关,我们要按照部署认真落实。三是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谱写了大国外交的新华章。我国成功举办G20峰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的中心,拥有了世界的话语权,也是我国软实力的重大突破。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中全会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明显改善,精准扶贫的效果也很理想。五是抓党建工作踏石留印,取得了新成绩。中央标本兼治,把全面从严治党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覆盖到各个支部每名党员,做到了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党风政风展现新气象,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高度认同,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总之,从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我们深切感受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了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和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治国理政形成了鲜明的新特点。党中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强基固本、开拓奋进,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成为全党全国的坚强领导核心。

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律和优良传统,特别是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功实践,是党的建设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向纵深发展,这体现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对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意义重大,必将在党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两个文件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务实管用,思想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既是党章规定和要求的具体化,也是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的一系列规定和举措的系统化。准则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12个方面作出规定,既指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准则管不管用,关键看能不能执行到位。文件发布后,同济大学党委立即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把准则和条例落实到工作中,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党员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作为大学管理者,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好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到学校办学实践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治校办学能力。

第二,把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包括四个方面含义:一是对象全覆盖,覆盖全体党员,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又要向普通党员拓展;二是内容无死角,要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三是主体无空档,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组织的职责所在,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党委、院级党委、各党支部都必须承担从严治党的责任;四是贯穿全过程,党内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增强政治意识。六中全会前,学校党委制定了《同济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行为要求》,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将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有关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集中起来再强调,对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履职状态进行严格规范。我们希望通过“约法六条”,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为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对官员如何用好权力立规矩定纪律

刘纪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反腐败从根本上讲要靠制度,用制度来对官员制权、限权,监督他们手中的权力。这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重要的党内制度法规文件,是党中央加大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扎紧反腐败斗争制度笼子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党内对权力监督的根本措施,是对官员如何用好权力立规矩定纪律。

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笼子”是什么?我认为有四层意思: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三,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因此,笼子就是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只有严格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党内各项制度,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另一方面,反腐败也要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官员的心理疏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有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员落马,一个共同点就是心理上出了问题,是腐败心理导致他们走向腐败行为。六中全会之前,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中,一个个贪官声泪俱下,真诚忏悔,都讲到了他们从种种心理的变化走向腐败的心路历程,一些官员“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初心丧失,作风改变,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缺失,最后脱离群众,背离宗旨,贪污受贿,违纪违法,成为阶下囚,落得了可悲下场。

那么,落马官员在走向腐败行为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心理状态呢?我在反腐专著《落马贪官的腐败心理————腐败心理学研究》一书中,分析了十种心理状态:一是弄权心理;二是贪欲心理;三是享乐心理;四是失衡心理;五是侥幸心理;六是规避心理;七是无所谓心理;八是从众心理;九是期权心理。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要继续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个方面加大反腐力度,也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加大对官员廉洁从政的心理疏导力度。

其一,要通过多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健康心理,避免腐败心理。要把党性教育作为“心学”,加大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党性修养教育,进行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正能量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结合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使官员保持上进心理、高尚心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同时使官员干部把握心理“制动力”,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保持自律心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中央权威、党内团结,不搞山头派系、小圈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其二,要引导党员干部在遵守反腐败各项制度中保持健康心理,避免腐败心理。要让党员干部树立“遵守制度没有例外”,不做特殊党员的心理; 树立每一项制度必须刚性执行,在制度面前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树立“不与人民群众发生利益冲突”的心理;树立遵守制度就是保护自己的心理;树立破坏制度即触网的心理。

其三,要引导党员干部在各种监督之下保持健康心理,避免腐败心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树立大大小小“一把手”都要主动接受监督的心理;树立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接受党组织和纪委监督的心理;树立在党内监督、党外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等各种监督之下的“阳光”心理;树立“监督者首先要自觉接受监督”的心理。

其四,要引导党员干部在感受惩处的威慑中保持健康心理,避免腐败心理。要按照六中全会关于“坚持有腐必反、有腐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的要求,让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同时通过心理疏导,让党员干部树立对法律、党纪、人民、组织、舆论的“敬畏”心理;树立对腐化堕落的“知耻”心理;树立“珍惜已有幸福”的心理,让心里少一点欲望,多一点安宁,心理不贪婪,生活才能幸福;树立“人生输不起”的心理,包括“腐败一次会毁掉前程”的心理、“不廉政会毁掉一辈子勤政”的心理和“腐败会毁掉一生”的心理。

总之,要通过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扎紧反腐败笼子和在反腐败斗争中加强对官员的“心理疏导”两个层面,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理上“不想腐”、行为上“不敢腐”,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者为市纪委原常委、秘书长)

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王国平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纲领性文献,是对今后加强党的建设全面、科学的战略性规划,必将引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到新阶段、新高度。

应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从突破和创新的角度来看体现在:一是作风建设。把纪律放在法律前面,这是符合党建规律的科学选择。到目前为止,一些受到法律惩处的贪腐官员,都是从作风产生问题开始的。因此,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上是源头反腐。二是提升执行力。失之于宽松软是长期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一大批中管干部和地厅处级官员被依法惩处,既彰显了中央权威,也体现了严格管党治党、执行力增强的特点,这同样是符合党建规律的重要体现。三是制度跟进。无论是准则条例出台,还是严格巡视、严格财产收入申报、派驻纪检组织等,都是制度建设的新探索、新进展。

总之,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奠基之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按照党章要求,让党的建设步入持续健康有序的政治生活轨道,并使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这是六中全会的历史性贡献。

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了战略性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了根本遵循和原则、内容和要求及其实施路径和方式。从总体上看,立意高,操作性强,具体涉及根本遵循、关键环节、首要任务、根本保证、重要目的、重要内容、根本要求、制度保障、重要基础、组织保证、内容载体、重要手段、重要举措等。这既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党建科学化理论的新探索,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根基,这也是党校工作的重点。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会精神,要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增强党校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而言:第一是聚焦重点,即把看齐、真信、言行一致和变一阵子为一辈子作为重点教育追求。

把“看齐”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这既是当下的迫切需要,也是党性教育的长远要求。当前,加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即党的领导核心教育就是看齐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真正做到了看齐,各项事业才能顺利推进,党性教育的力量才能及时得以彰显。

“真信”既是党性教育中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也是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些领导干部成为阶下囚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反思,即学习不够,理想信念动摇。其实,理想信念动摇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真信基础。真信教育是党的根基教育,党校的党性教育必须为此做出应有贡献。

“言行一致”实际上是检验是否做到看齐和真信的根本标准之一。应该看到言行不一、说到做不到,是当下人民群众对于党性教育质量持疑义甚至否定的直接原因。近年来,一些相继落网的贪腐领导干部往往表现为能说会道的两面人。因此,必须将言行一致作为检验党性强弱和党性教育质量高低的尺子。

“变一阵子为一辈子”着眼于追求持久的有效性。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可在不同的时空中展现,即在不同的地域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科学设计党校的教学内容、方式、评估,对延伸党性教育效果至关重要。

第二是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党性教育工程。全方位地开展党性教育,至少要做到五个结合:

一、主体班与非主体班相结合。主体班是党性教育的重要承载体,确保主体班党性教育质量是提升党校党性教育水平的关键。然而,大量的非主体班接受党校教育,培训单位看重的是党校党性教育环境,而且从党校角度看,将主体班所累积的党性教育经验运用到非主体班,正是体现党校职责所在。很显然,党性教育必须做到全覆盖。

二、课上课下相结合。课堂上的党性教育是党校党性教育的优势所在,因而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不过,课后的党性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包括接受严格管理、体现党性要求的学员生活和具有针对性效果的党性分析等。

三、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员来党校接受教育期间,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校内,但外出学习考察或采用外地现场教学的方式时常发生。这样,校内校外必须作为统一整体设计和严格要求。

四、近期与长远相结合。近期需要着重解决的思想问题往往具有阶段性,其特点是针对性强、见效快,特别是纪律层面的问题。然而,价值观、信仰上的问题解决,则关系到根本与长远效应。只有坚持近期与长远紧密结合,才能做到变一阵子为一辈子。

五、培训与研究相结合。党性教育即培训的过程,其实就是客观实践与探索的过程。针对性、实效性的产生离不开基于科学研究的理论指导及其产生的规划和设计。这既包括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在此之上形成党性教育大纲、课程方案,也指一班一策的实施细节研究,从而做到将针对性、实效性体现在每一环节之中。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党内监督方案形成的历史路径与现实选择

解超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从严治党作为会议的主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其中理应包含我党对加强党的建设、党内监督等制度方案的探索。回顾世界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历史,我们对此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新生的苏维埃国家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党内监督的建设。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建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俄共(布)十大、十一大先后通过《关于监察委员会的任务与目的》、《监察委员会条例》和《中央检查委员会条例》等文件,这些文件规定:党的各级监察机构独立于同级党的委员会,不受同级党委的管辖,与同级党委平等地行使职权。监察委员会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向党的代表大会负责。监察委员会享有对国家公务的参与权、检查权、质询权、查处权。监察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同级党委必须予以执行等。

可以说,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后的最初时段里,列宁关于党的权力监督思想和实践探索,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遗憾的是,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执政时期,列宁有关权力监督的探索遭到颠覆性的破坏,苏联社会逐步形成了个人崇拜盛行、高度专制集权的情况。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也进行过一些修修补补式的改革,但收效并不大。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对于之前的集权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极端民主化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党的领导地位,苏共的党内监督机制伴随苏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丧失而走向终结。

从我党的历史来看,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纲领》,以及后来二大、三大、四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监督工作都做了相关规定。1927年,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最早的党内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七大党章中“党的监察机关”一章,对党的监督机关的相关内容作了比以往更加明确的规定。可以说,从成立之日起,我党就非常重视党的监督工作。

这里,我们可以重温一下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窑洞对”的旧事。1945年7月,毛泽东在他住的延安窑洞里与来延安考察的黄炎培座谈。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这个问题时,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可见,当时毛泽东对监督和民主之于党的事业的作用是何其重视!而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监督思想,为党执政后开展党内监督做了必要的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开始探索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新课题。1949年11月中央发出 《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要求在各级党委中建立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任务是检查和审理各级党的组织、党的干部及党员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从制度上作出规定,以便对党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内监督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监督工作得以恢复和逐步加强。先后颁发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等重要文件。2003年12月,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之后,中央相继颁布了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制度文件,党内监督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从严治党的要求,中央对党内政治生活许多重大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从实践上有力推动了党内监督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扎实开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系统总结之前的制度探索和实践经验,在促进党内监督的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专业所长,在努力探索、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党内监督制度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教授)

新长征路上的从严治党,内涵很丰富

王忠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反腐正风的经验和成就,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天险、雪山和草地,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走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重要保证。

走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必须铸就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红军长征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关键原因在于官兵具有高于天的革命理想铸就的坚强革命意志。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是纯正党内政治生活的共同思想基础。理想信念的滑坡是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变节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四个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走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红军长征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有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正确革命路线的指导。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把它作为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全党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必须着力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把握机遇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发展的底气、增强发展的定力;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态度明确,不被错误言论所左右;才能把准方向,站稳立场。

走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红军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面对千难万苦,红军官兵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跟党走。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全体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军队而言,要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军委主席负责制,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走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在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获得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长征路上,依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盼。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要当好人民公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走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严明的纪律与发挥党内民主的有机统一。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红军既拥有铁打的纪律,又拥有充分的民主。严明的纪律是党员干部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障。六中全会更高更严地树立起了党规党纪的标杆,把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奠定了进一步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明确了“党纪严于国法”的重要原则。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主要制度保障。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集体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增强全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领导班子成员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作者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主任、副教授)

(责编:程宏毅、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