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10: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7日电 (沈王一)近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日前,参与编写本书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第六编研部主任陈理,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六编研部副主任张贺福两位专家做客人民网视频访谈,就该书内容与网友在线交流。
全面小康要求小康所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张贺福表示这些思想,总书记在《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里面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张贺福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除了牢固坚持这一指导方针之外,还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一起发展,特别注意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发展。张贺福表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同时,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要靠发展,这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间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经济建设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最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的提出背景是什么?如何认识新常态?张贺福表示,从大背景来看,我国目前的发展正进入由跨越中等收入国家并向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下面临的风险和矛盾、问题比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这个时期更多、更复杂。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很快就敏锐地认识到,我国发展还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初步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断,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随后围绕着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对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新常态的基本特点作出了一系列的精辟阐述。张贺福解读道,首先,在当下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九个方面的趋势性的变化:无论从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资源环境的约束,包括市场竞争的特点,也包括经济风险的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的模式和宏观调控的方式,都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性的变化。张贺福指出,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大体上有以下几处: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型的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这样一个阶段,同时,经济发展的动力也从传统的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分析这几个方面的趋势性的变化和几个转变后,明确系统地告诉我们怎样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的这些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全党在这个问题上要统一思想,要勇闯关口,大胆创新,坚持用新的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要注意落实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样五大政策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为了使全党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强调要克服几种倾向性的问题。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第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第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张贺福介绍道,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都有全面的反映,我们要全面把握精神,坚决贯彻落实。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