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为世界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等5则

2016年10月17日16:37    来源:求是

原标题:“为世界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等5则

  王 毅:为世界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杭州峰会对世界和中国都意义非凡。对世界而言,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已经8年,但世界经济仍未重回正轨,旧问题尚未解决,新挑战不断涌现。对中国而言,杭州峰会正值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州峰会为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打开了新的窗口、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利于将对外经济合作同深化国内改革发展紧密融合,为中国经济转型和扩大开放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二十国集团各领域合作留下中国印记。推动创新世界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完善世界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推动重振国际贸易与投资。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展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寻求互利共赢的决心。杭州峰会见证了中国与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关系的深入发展。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密集开展33场双边会见活动,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共商合作,取得突出成果。杭州峰会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许多国外媒体和学者认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理念正在成功“全球化”,加强创新与结构性改革是中国为世界经济开出的“中国药方”,这一理念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理念与经验,同峰会主题以及中国的五大发展理念一脉相承。(《人民日报》2016年9月20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升国有大企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国有大企业有条件成为国际一流跨国公司。国有大企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大企业集团迈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有大企业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是当前我国跨国公司群体的主体。国有大企业正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国有大企业成为国际一流跨国公司还存在诸多障碍。效率低、盈利能力弱是国有大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国有大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国有大企业功能定位不清晰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第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要对国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引导力和带动力。要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具有主导权。第二,把国企改革发展置于全球经济环境中,积极破除各种障碍,培育一批国际一流跨国公司,使其成为目标商业化、股权多元化、治理法治化的全球市场主体。第三,国有大企业要练好内功,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练好内功,提升3个方面的能力:研发创新能力。集团管控和统筹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经济日报》2016年9月29日)

  金 碚:改革尤须强化三个意识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些领域的改革甚至呈现胶着状态。只有忘我担当、不容特权、守信惠民,坚定执着地推动改革,才能突破思想障碍和利益藩篱,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忘我担当。改革的收益巨大,风险也巨大。因此,凡改革不可不担当、不可不担责,如果患得患失就难以成就改革。只有忘我担当,真诚推动改革,才能为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当然,全社会也要形成理解、宽容和支持改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不容特权。以改革之名谋求特权私利是改革之大忌,因为它破坏了制度的逻辑一致性,以紊乱的双重标准捆住别人、放纵自己,大大降低了改革的效果与公信力。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改革者无论个人贡献再大都决不谋求自身特权,而是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和利益都置于公正合理的制度框架之内加以约束。权力越大,自律意识就应越强。守信惠民。改革成功与否,既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评判。所谓主观评判,就是不同人群对改革的认同感,它决定改革的信誉。只有体恤民情、尊重民意、敬畏公论,才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改革的信誉至关重要,因为改革的受益面越大,新制度的生命力就越强。只有把为企业松绑、为人才松绑、为创新松绑的具体举措落到实处,才能打动人心,彰显改革之真诚。只有以最大的真诚推进改革,使人民对改革广泛认同、在改革中普遍获益,才能达到改革的根本目的。(《人民日报》2016年9月19日)

  常 健: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新特点

  2016年9月29日,中国政府公布了第三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显示了中国政府推进人权保障的坚定信念,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继续向更高水平健康发展。在指导原则上,在依法推进、协调和全面推进、务实推进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平等推进和合力推进原则,形成了体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道路特色的五大原则。本期行动计划在人权保障的措施和手段方面更注重精准和实效。在内容方面,本期计划增加了“财产权利”专节,提出要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本期计划对人权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将人权知识纳入党委(党组)的学习内容,列入各级党校、干部学院、行政学院的课程体系,列为法官、检察官、警察等公职人员入职、培训必修课;把人权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内容,面向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开展人权知识培训;继续支持高校开展人权通识教育,设立人权理论研究国家科研专项;支持新闻媒体设立人权专题频道或栏目,普及人权知识,传播人权理念。本期计划要求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人权领域工作,表达中国的人权主张,全面参与联合国人权机制工作;与人权理事会特别机制开展合作,继续推荐中国专家竞聘特别机制;支持和推动民间组织参与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民间贡献。(《光明日报》2016年10月1日)

  程恩富 谭劲松:巩固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并用来指导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绝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盲目崇拜,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来自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发展。中国共产党95年的不平凡历程,从正反两方面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导思想,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开放的成功和胜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必须旗帜鲜明地驳斥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言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废旗陷阱。“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是易帜骗局。“指导思想多元论”是夺旗阴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保障体系。要改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国民教育培养体系。要改善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教育体系。要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健全完善马克思主义宣传传播保障体系。要加强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要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名栏、名刊,打造红色理论阵地。健全完善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保障体系。健全完善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保障体系要两手抓。一手抓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机构和队伍;另一手抓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健全完善马克思主义制度保障体系。要从《党章》《宪法》最高制度层面保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把《党章》《宪法》规定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度化具体化。(《红旗文稿》2016年第18期)

(责编:黄瑾、程宏毅)
相关专题
· 《求是》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