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
2016年09月26日10:17
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小农大国,今天尤甚。2.3亿个家庭承包经营农户,就农业的经营主体而言,是美国230万个的100倍,是英国23万个的1000倍。中国小农何以如此长期占据农业的主导、主体、主力地位,除了农业需要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的特性之外,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制度环境。
一、优秀的遗传基因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何以如此?关键就在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农业有着优秀的四大遗传基因。
一是一江一河的地理协作。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和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共同孕育了中国万年的农业历史。古代中国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治水。五千年农业文明史就是一部一河一江的治水史。治水必须上下游、左右岸齐心合力,在地理上协作、在空间上联动,培养出协作精神,在协作中结成利益共同体。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几百年里,一些诸侯国就已经精心设计了许多水利工程,在地方志中更是充满了这方面的记载。北方的黄河淤塞严重,经常泛滥并带来被称作“河殇”的巨大灾难,黄河的改道甚至断送了王莽的新王朝;西南四川省人口密集的成都平原几乎所有的农业用水来自战国时代李冰父子所筑的都江堰,迄今仍惠及众生;在东南地区,则是需要精心控制灌溉用水的水稻种植。水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要,一条河流、一条水渠流过的村庄形成了保护小农利益的群体,而不同的群体为了共享水利资源而又结合成为一个个超村落范围的合作圈子。而基于国家对于水利设施的整体控制,又形成中央统一的国家大共同体。治水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有些学者把中国称为“水利社会”。而水之“利”来自于上下游、左右岸世世代代持之以恒的地理大协作,原子化的小农户在治水问题上的结盟,是变水害为水利的关键。
二是文化一统的群体伟力。自秦统一后,中国一直以来使用汉语和汉字,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没有这样的优势,印度到现在仍然有100多种的语言文字。目前世界有14亿人以汉语为母语,而只有4亿人以英语为母语。假如中国没有统一的文字,我们可能会看到和欧洲类似的多语种情形,当然也形成不了中国这样的一种超大能量的创造力。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表明,虽然存在着不同的方言和独特的地方文化,借助于互通的文字系统,公元前300年前后战国时代的各国都参与了同一的哲学争辩和讨论,形成了众多的哲学思想流派以及一个大范围的文化区域。而早在战国时代,《道德经》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已经在中国流传。不管历史的风云如何变幻都没能湮灭中国文化的传承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巨大的思想统摄性造就了中华民族极强的凝聚力,更方便文化的创造、传播和继承。
三是遵循规律的先发优势。中国的传统农业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农业,遵循自然规律,不与自然对抗,在封闭的内循环圈内——农作物的果实留给人类食用,根茎叶喂牲畜,然后人畜粪便还田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年复一年的循环向前发展。西方现代农业是以生产为中心的农业,它打破了这个内循环,注入了两个外力——农药化肥和机械,产量大增,效益大增。单纯的生产效益追求造成了诸多的弊端,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为了工农业发展而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特别是人工合成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正在悄悄威胁人类的生命和环境。中国的小农所创造的传统农业因没有借助农药化肥和机械这两个外力,发展较慢,但是比较稳固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绿色、生态、有机的特性。伴随着西方后发农业的弊端日益被社会诟病,中国传统农业的先发优势日益凸显,呈现勃勃生机,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四是农业哲学思想的理论指导。中国在农业方面的著作,今天可以看到名字的就有500多种,可以看到原著的有300多种,浩瀚的著述奠定了中国农业哲学思想的基础,揭示了天人之间真正的关系是伙伴、是朋友,理应遵循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自然规律,这些著述都是我们老祖宗农业实践的结晶。“天时地利人和”的农业哲学思想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文明的黄金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最高境界的理论指导。中国农业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是重要的秘诀之一。
二、优质的历史积淀
惶惶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农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积淀出丰厚的历史文化。
一是动植物文化。中国传统社会常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作为祈年的吉语。从出土的遗物看,在一万年以前,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已分别成为农作物栽培两个不同的起源地,大约公元9000年前,那些收获野生水稻的华夏先民就开始在长江一带栽培水稻,在公元8000年前则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开始栽培小米,也就是说,北米南稻的社会制度在公元8000年前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了。在近代基于生物遗传学理论的育种技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一套自成体系选育作物的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作物品种,形成了独特的本土农业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粟文化、麦文化、稻文化、蚕桑文化、茶文化及家畜家禽文化等。
二是农业技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农事活动方式和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其精华部分,至今仍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值得借鉴和发扬的要素。审时相物的农事历法仍被用于推算传统节日、安排农事活动。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动物驯养技术、林果繁育技术以及发酵酿造技术等在文明积累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开创和启迪的作用。
三是经营模式。从技术层面看,创造出如稻鱼共生、猪沼鱼、间作套种、立体养殖等经营范本。从宏观格局看,传统小农经济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消费,自给自足,比较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条规矩:家庭成员不应吃或穿他们不生产的东西。与此同时,小农经济又保持小农业与家庭副业相结合、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在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经济模式下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的特征,形成特殊的循环农业模式,并用较少的土地养活较多的人口,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率和强韧的竞争力,它甚至战胜了城镇化手工业模式以及雇工经营的大农场。
四是农业哲学。传统农业不仅孕育了以天、地、人“三才”理论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哲学,还生成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哲学,主要体现在民间谚语里、习俗里,民间的哲理性的言语在《诗经》《老子》等许多古代著作里都有引用,不少是很有价值的,是积极健康的。
五是农业制度。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和演变,伴随着土地、人口、赋税及乡村治理等农业制度的变迁和演进,构成了农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
六是重农思想。“士农工商”的排序,使农成为实业中的首业。我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始于先秦,在西汉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之后历朝历代贯穿始终,在那个以农养政、以农养国、以农养城的年代里,不重农王朝便不复存在。
七是村落家族文化。血缘与地缘认同相结合的村落家族文化,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自然载体,也成为中国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时至今日,散布在中国全境的数百万个自然村落,仍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外貌特征,体现了中国乡村传统的组织特征和文化特征,支配着中国乡村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家的集合是家族,家族的集合是民族,民族的集合是国家,这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生态链。
八是民俗文化。岁时民俗的传承、饮食民俗的传承、人生礼俗的传承、民间艺术的传承、民间信仰的传承等都是代表。
九是田园文学。中国的农业大国的特点,同时铸就了古今文学艺术家解不开的田园乡村情结,出现了农业人生与艺术人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现象。脍炙人口的田园诗词是古典诗词的重要支脉,妇孺能诵。
十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产生和发展与传统农业也是密切相关,我们有药食同源的传统,在中国很难找到一样菜肴不是以生活在许多世纪以前某位圣贤的食谱为根据的,而圣贤在设计食谱时经常会想到它的药用价值。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民族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宏大历史积淀的整体性、传承性、创新性、包容性及可持续性,使得中国小农“为文而化”,浑然一体。
三、优化的制度环境
在农安天下的时代,中国无数次的改革,绝大多数与农有关,历代统治者都在寻找一个适合当时农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尽管有不少改革中途夭折,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退回原地,但毕竟在兴旺初始发挥了作用。今天,我们已经彻底改观了过去“推磨转圈”的制度设计。
一是由重业到重人。历朝历代都重农,但是历朝历代都是只重视农业,而不重视农民。2006年,我们结束了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历史,同时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时段,由9年逐步向12年乃至15年迈进,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并通过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民体质逐步强健。农民古代化,农业不可能现代化。优化的制度安排正将农民培养成现代化的职业农民。
二是由管死到放活。在政策制订方面,我们学会了从说“No”到说有条件的“Yes”。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民,只准在自家承包地上务农,不准做其他,更不能离开。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放活,一是土地的放活,由过去的生产队经营变成家庭承包经营;二是经营的放活,家庭承包之后还是计划经济的管束,不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还有计划,种多少小麦、种多少棉花、种多少油料都是指定的,然后再统购统销,统购统销废除之后就放活了经营,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三是领域的放活,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农民可以务工也可以经商、办企业等,领域就不只限于种地;四是空间的放活,过去农民只能在家门口从事农业生产,想要进城很难。最初的政策也只是允许自带口粮进城,后面政策逐步放宽,农民不用再背着大米背着馒头进城,今天还可以到国外去;五是金融的放活,过去是不允许农村有本土金融,如农民资金互助、乡镇银行、自己发育起来的金融组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在逐步放宽,农村的本土金融力量逐步发育起来;六是组织的放活,过去农民是不允许有组织的,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成长,不断增多。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要求各州府县力推农会,那时候就知道要把农民组织起来,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到位。
三是由农民到市民。农民进了城,家里的承包地还不上收,这是一个很灵活的制度安排。这些农民如果一旦城里找不到工作,回家还可以务农。这种弹性制度就是使得农民有一份保障,不会像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一些国家过度、过快城市化,导致农民失业成为城市贫民,几十年拖累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今天我国城市中拥有土地的农民占总人口的20%以上,这些人在城市中进退自如,避免了中国的经济重蹈拉美覆辙。
四是由本体到载体。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本体,农民是主体,农村是载体。建设农业现代化只能在农村建设,抓农业不能光抓农业本身,对于主体农民和载体农村一样需要重视。村村通、电网电话电讯、饮水、环境、危房改造等等现在正逐步跟上、配套。社会正在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共识:农业现代化必须本体、主体、载体三体共同现代化,缺一不可。(上)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