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文史哲教

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从丁龙的故事说起

钱逊

2016年09月01日09:17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

先父的《国史新论》一书中有一个关于丁龙的故事。在这里转述一下。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说的是美国当时有一位将军,退休后住在纽约。他是个单身汉,家里经常雇一些佣人。这个将军脾气很怪,对佣人常常不是打就是骂,所以他家里的佣人都做不长,经常要换。后来来了一个中国的山东人,到他家里去做佣人,这个人叫丁龙。结果这个人也受不了他的打骂,时间不长也跑了。不久,有一天将军家里发生火灾。正当这个将军非常狼狈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丁龙跑回来帮他救火了。将军就很奇怪,说,你不是从我这儿走了吗,怎么又跑回来了?丁龙就讲,我是以前在你家做过佣人,后来我跑了。可是现在你家里有困难,我应该来帮助你啊。他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是孔夫子教导我们的忠恕之道,中国人就应该这样做。这个将军非常吃惊地说,你真有学问,2000多年前孔夫子的教导你都懂,很了不起。可是丁龙说我不识字,是我父亲告诉我要这样做的。将军又说了,那你父亲一定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丁龙又说,我父亲也不识字,这是我祖父告诉我父亲这样做的。而且接着他又说,我们家祖祖辈辈都不识字,这些道理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曾祖父告诉祖父,祖父告诉父亲,父亲再告诉我,我就这样做了。原来他们丁家只是世代耕地,却一代代,祖教父,父教子都讲孔夫子的道理。将军不禁肃然起敬。于是对丁龙说,你就留在我家继续做吧,把他留下来了。这以后,两个人的关系当然就跟过去不一样了。丁龙一直做到去世。丁龙临去世的时候又跟这个将军说,我在你家里做的这段时间,吃的穿的都是你供给的,你还给我工资,我也攒了一点钱,我走了以后,这些钱都留给你。这个将军听了以后很有感触,一个不识字的劳工,竟有这样的品德,可见中国文化一定有它特殊值得研究之处。丁龙去世以后,将军就拿这笔钱,又加上几乎是自己的全部家产,给哥伦比亚大学,让他们办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讲座的名字就叫丁龙讲座。这是美国第一个专门以研究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清廷知道此事后,慈禧还捐了5000册书给这个讲座。直到今天这个讲座还存在,是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重镇。

丁龙,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中国劳工,以他的日常言行,赢得美国将军的尊重,让美国将军从他身上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伟大,以至捐出家产在大学设立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并且就以这个劳工的名字命名,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对于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在增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赢得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方面,丁龙影响的巨大深远,可以说远超过一部电影、一本著作。这说明中国文化在人。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落实、体现在普通中国人身上。像丁龙那样普通中国人的家庭,不识字,却代代相传,践行着孔子的教导、儒学的传统。这正是中国文化大传统之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在经典文献的传承发展,更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代代相传。这是中国文化活生生的体现,形象、丰富、生动、感人。丁龙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由此也就说明,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少数人、少数部门或单位的事,而是全体中国人的事。每一个中国人,包括像丁龙那样不识字的劳工,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都承载着中国文化。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都或多或少、或好或坏地体现着中国文化。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最直观简捷的方法,就是通过中国人的言行去了解。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可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而且实际上也都在向外国人做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事,只是多数人没有自觉意识到而已。

丁龙在美国将军家中打工,影响到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延续百年。而今日中国人境外旅游,遍及全球,却常给外人以不文明的印象,由此也影响到中国文化在外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个对比值得我们深思。自觉践行中国传统美德,以自身的言行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方面。

(责编:沈王一、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