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
2016年09月01日08:1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摘 要] 长远看,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要将发展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一、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重视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写下《摆脱贫困》一书,特别强调“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2013年12月,总书记到河北阜平考察时专门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2015年9月,总书记在给北师大贵州教师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5年11月下旬,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用5年时间完成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教育作为脱贫的五大举措之一,被赋予重大使命。做好“十三五”时期的教育脱贫工作,关键是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战略思想,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教育脱贫工作要有优先意识
许多家庭之所以陷入贫困、难以摆脱贫困,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机会少,缺乏致富渠道。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跟不上,观念落后,不具备劳动致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摆脱贫困信心不足、能力不足、动力不足。长远看,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离不开教育。要将发展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二)做好教育脱贫工作要有“一盘棋”意识
中央对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教育脱贫是“五个一批”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其他“四个一批”相互衔接和支撑。为此,必须树立“一盘棋”意识,立足脱贫工作全局统筹谋划、统筹部署、统筹推进。一方面,在推进其他“四个一批”时,要同步考虑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推进教育扶贫时,要格外重视教育为整个脱贫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同时,教育内部也要加强统筹,处理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加大政策、措施、项目的整合力度,形成整体效应。
(三)做好教育脱贫工作要有精准意识
实施精准扶贫是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求,贫困地区教育规模大、需求多样,教育脱贫更应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工作目标上要扶真贫,了解教育的真贫在哪些地区、哪些环节、哪些人群,表现形式是什么。在政策制定上要科学分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找准教育扶贫的路径,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凡是给贫困地区的倾斜政策,既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也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在资源投放上要重实惠,项目安排、师资配备、资金投入都要“对症”,能切实解决问题。在责任落实上要见实效,谁来干,什么时候干,干到什么程度,不干怎么问责,都要有“说法”。
(四)做好教育脱贫工作要有创新意识
受客观条件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面临许多特殊困难。在不到5年时间内,要让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没有超常规的举措,是难以实现的。为此,需在教育扶贫的思路、举措、方法等方面注重创新,走出一条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比如,在路径选择上,要坚持因地制宜、问题导向、聚集重点,由扶持重点地区向既扶持重点地区,又扶持重点学校、重点人群转变。在支持方式上,需立足全局加强资源统筹,有效整合资金和项目,聚焦重点,避免平均用力。在扶贫对象上,在面向学龄人口提供教育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向全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着力培养培训当地急需、好用且用得上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
二、教育脱贫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一)惠民、富民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推进教育扶贫,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的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惠民、富民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着力扩大贫困人群受教育机会。一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5年累计投入600多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中西部幼儿园数量比2011年增长44.9%,是东部增速的1.5倍;在园幼儿数量比2011年增长29.6%,是东部增速的1.3倍。通过实施该计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接近70%,超额实现65%的全国“十二五”规划目标。二是全面改善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1190多亿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重大项目,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在中西部许多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学校”得到公认。三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这一突出问题,按照每生每天4元标准,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99个县,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该计划。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91亿元,惠及3200多万学生。四是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起,所有“211”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专门安排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覆盖832个贫困县。累计录取学生18.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2016年将安排6万个专项计划。通过实施该计划,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明显增多,拓宽了贫寒子弟纵向流动的通道。比如,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羌族考生兰易就通过定向招生计划成为本地区第一位考上北大的学生。
2.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学前教育阶段,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资助制度,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给予适当奖补。义务教育阶段,从2009年起全部免除城乡学生学杂费,对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5元。“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400多亿元。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约20%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享受资助。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对所有农村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并给予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这一政策已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高等教育阶段,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目前,每年资助学生8500多万人次、资助总额超过1400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减轻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超过6000亿元。
3.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难题。针对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待遇低、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从2013年起,出台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目前,全国22个省份的699个连片特困县中,已有604个县实施该政策,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受益面分别达到94%和87%。二是推进边远艰苦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38亿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25万套,覆盖中西部地区1485个县,农村教师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三是建立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率先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累计毕业4.5万余名免费师范生,91.1%以上毕业生到中西部任教。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190多亿元,招聘特岗教师37.17万名,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四是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出台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建立城乡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职称评定、专业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教师予以照顾倾斜,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
4.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精准发力补足短板中的短板。一是支持西藏实施15年免费教育、新疆南疆四地州实施14年免费教育。西藏15年免费教育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新疆南疆四地州14年免费教育年受益人数达190万人,资助金额超过50亿元。二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举办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累计招生17万多人。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累计培养40万余人。自2006年起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累计招收近3万名学生,缓解了民族地区人才严重匮乏的矛盾。三是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出生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作为实施范围,在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大干预力度,着力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四是加大特殊教育支持和保障力度。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首期投入78亿元,在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且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
5.扎实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凝聚多方力量推进教育扶贫。一是大力推进教育援藏、援疆。组织17个省市实施教育援藏项目148个,投入6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交流培训、贫困生资助等。以双语教育和中职教育为重点,着力加大教育援疆力度。截至2014年,19个援疆省市共实施教育项目386项,投入85亿元,培训教师14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3000余人次。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团队式对口支援。2012年,东部地区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扶滇西职业学校发展。2014年,组织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17个地州职业教育发展。三是开展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组织44所科研实力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44个国贫县的定点扶贫任务。各高校发挥优势,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医疗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定点扶贫县提供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合5.3亿多元。
(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惠民、富民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一是促进了贫困家庭子女就业。通过接受教育,贫困人口获得知识和技能,就业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子女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十二五”期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基本实现“教育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二是促进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全国近60%的高校布局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省份,近年来50%左右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贫困地区就业。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质量,改善了劳动力的结构,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三是促进了社会纵向流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950万个贫困家庭出现了第一个大学生。2015年,贫困地区每100个适龄青少年中近30个能上大学,更多贫困家庭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为他们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创造了条件。四是促进了国家人力资本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发展教育,明显提升了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整体水平,加速了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95%以上接受了初中阶段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12.42年提高到2014年的13.2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5.83%,比2009年提高5.93个百分点。
(三)在教育扶贫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总体上看,我国在教育扶贫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下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消除贫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地方克服困难,将教育扶贫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保障力度,这是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比如,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推进精准扶贫的意见,把教育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和措施,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陕西省安康市把教育扶贫作为政府首要任务,确定了以劳动力技术培训为重点,通过延长义务教育阶段的“9+2”模式,确保“义务教育学生不掉队,职业教育学生可致富”,初步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教育脱贫的路子。二是持续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优先落实教育脱贫资金,是推动教育脱贫的重要保障。21世纪以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所有教育惠民政策都先让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孩子享受,所有大的教育工程、项目均率先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学校。“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90%用于中西部,重点向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各省(区、市)把贫困、边境、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作为教育投入重点,力度不断加大。比如,贵州自2011年以来,地方各级财政共投入37.3亿元,加上中央投入的32亿元,全部用于幼儿园建设,新建成4940所公办幼儿园,可解决47万幼儿的就读问题,推动贵州这个财政小省的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我国贫困地区地域辽阔,经济社会情况千差万别,致贫原因也不尽一致。结合本地实际,找准贫困地区短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推动教育脱贫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四川结合藏区实际,实施了“9+3”免费教育计划,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本省其他地区职业学校免费接受教育,在帮助藏区群众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在银川市建设六盘山高中和育才中学,专门面向区内贫困地区招生,所有学生异地免费入学,农村学生还可享受每年1500元的资助,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四是动员社会参与。在落实政府责任同时,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协同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教育扶贫。比如,海南省自2008年以来,与香港言爱基金会共同投入14亿元,建成24所思源学校,专门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孩子,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等系列政策,全面保障孩子在校期间就学和生活需求。思源学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升入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基础。
三、未来几年做好教育脱贫工作的主要考虑
(一)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仍面临困难
虽然教育脱贫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仍比较滞后,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客观条件差,教育基础薄弱。贫困地区大都地处山区、牧区和高寒高海拔地区,资源禀赋差,教育欠账多,办学条件不足。比如,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尚有102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义务教育学校近40%体育运动场不达标、近40%的理科实验室缺仪器设备、超过22%的校园未接入互联网;全国有1346所学校没有水源、2976所学校没有厕所,这些都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从小学五年保留率、初中三年保留率、小学招生中受过学前教育的比例、初中毕业升学率等指标来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小学五年保留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十多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低二十多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化进程迅速,合理布局教育资源难度大。城镇化、工业化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动频繁,出现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2015年全国共有2019万农村留守儿童、1367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保障这一庞大群体就读,避免让他们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就种下贫困的“种子”,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学校空心化和城镇学校“大班额”矛盾叠加的现象。如何面对这一新情况,科学合理地布局城乡教育资源,是一个重大挑战。三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人才培养水平亟待提升。连片特困地区县普遍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产业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全国有253个县没有中等职业学校,基本都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地区的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条件,难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部分学生因对职业学校教学条件不满意而选择辍学,有的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难以在当地顺利就业。四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近年来,虽然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仍是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待遇偏低,性别、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缺编突出,教师发展机会较少,“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依然突出。五是经费保障不足,财政投入难以满足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贫困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95%以上的县财政不能自给,财政能力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教育的支撑能力不足。“十三五”期间,贫困地区在扩大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完善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化解普通高中债务、推进职业院校发展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六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需进一步激发。多年来,一些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发展教育、摆脱贫困的主观能动性需进一步调动。另外,受宗教因素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群众不愿送子女上学,青少年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需要在下一步教育扶贫工作中积极应对。做好“十三五”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首先要明确目标任务。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认为教育脱贫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覆盖各学段所有贫困学生,从制度上消除因贫失学辍学。三是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所有未能在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的富民作用有效发挥。四是加大对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引导贫困地区高等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五是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进一步拓宽贫困人群纵向流动的通道。六是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等提供支撑。
(二)采用常规举措精确对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
关于未来几年的教育脱贫工作,总的考虑是: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采取超常规举措,精确对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着力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1.做好教育脱贫的顶层设计。一是摸清贫困地区教育人口底数。会同扶贫部门,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库与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等教育数据库的对接工作,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中学龄人口的底数,为开展教育扶贫提供依据。二是编制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按照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教育部正研究制定“十三五”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明确教育扶贫的目标任务、主要举措和保障措施,对教育脱贫攻坚做出系统部署。三是各地也应结合实际,系统谋划有关教育脱贫的政策措施,加强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通过编制规划,进一步找准差距,锁定重点,明确措施,细化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希望各有关部门在制定部门和行业规划时,从脱贫攻坚大局出发,对教育扶贫做出相应安排,在资金、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尽可能提供支持。
2.针对不同教育群体分类施策。对学龄前儿童,主要是保障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建成以公办园为主体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对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主要是保障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适应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基本实现标准化办学,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教育问题。对高中阶段孩子,主要是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重点解决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使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中职学校,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家庭脱贫。对高等教育阶段的群体,主要是继续拓宽纵向流动通道。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进一步扩大东西部职业学校联合招生规模,使贫困家庭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对学龄后贫困人口,主要是为每个人提供职业培训机会。特别是针对职业农民、进城农民工等群体,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3.全面保障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一是强化责任。中央明确要求,脱贫攻坚实行中央统筹,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具体到教育扶贫,责任主体也在地方。目前,中央与各省区市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状,专门出台了考核评价办法,各地也层层分解了责任,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出台后,我们也将专门制定分工方案,将责任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希望各地在检查督促脱贫攻坚任务时,对教育脱贫一并考虑。教育部将按照中央要求,采取适当方式对各地各部门教育脱贫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二是加强保障。落实教育脱贫攻坚任务,需大量经费投入。新修订的《教育法》重申了关于财政教育投入“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的要求。过去几年,各级财政在增加教育投入上做了不懈努力,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保持在4%以上,贫困地区教育投入持续增加。但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下降趋势。借此机会,请同志们多为教育呼吁,依法继续保证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财政资金投入要向贫困地区教育倾斜,确保教育脱贫的每一项任务,都有相应的经费保障。三是完善工作机制。根据中央安排,教育脱贫工作由教育部牵头,但具体谋划和实施,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定期研究讨论教育脱贫涉及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各项任务的落实。
4.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一是继续组织好教育对口帮扶。发挥教育系统优势,面向贫困地区的实际需求,找准贫困领域,创新帮扶举措,在产业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帮扶、决策咨询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务求实效。二是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的契机,进一步拓宽社会资金进入教育的渠道,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捐资教育。广泛动员企业、基金、社会各界人士,利用资源、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及时总结推广教育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案例、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加强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教育部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履责,切实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广泛争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全力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任务,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教育部副部长)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相关专题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