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世界的G20,中国的G20

2016年08月31日09:41    来源:《党建》杂志

原标题:世界的G20,中国的G20

  内容摘要:G20是当今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G20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早期的积极参与者,到2008年后的核心参与者,再到当前的核心领导者,中国不仅在应对危机、推进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以自身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G20及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基于当前形势及各方期待,中国把杭州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已开展一系列工作凝聚共识。对中国和G20而言,本次峰会有望成为中国参与引领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起点;G20也将开启由危机应对向长期化、机制化、功能化方向转化的新征程。

  关键词:G20 杭州峰会 中国角色 中国贡献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以下简称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G20在引领和推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G20杭州峰会将提出何种应对方案,国际社会高度期待。为此,本文将梳理如下几个问题:G20机制的发展历程和展望;各成员间的大国关系;G20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与G20的渊源及承担的角色;本次G20峰会对中国及G20的意义。

  从G7到G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等的主导下,以联合国为框架的全球政治治理机制,和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框架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机制先后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美国经济的相对衰落,日本和西欧经济的崛起,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1975年,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意大利六大经济体举行峰会,以应对当时的经济危机,加强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协调。第二年,加拿大加入,由此形成主导全球经济治理数十载的七国集团(以下简称G7)。1976年末,G7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仅为14.5%,但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却高达62.6%,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48.9%。1997年俄罗斯加入,形成八国集团(以下简称G8)。但俄罗斯经济相对落后,缺乏话语权,全球经济秩序依然由G7主导。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此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G7逐渐意识到,全球性经济金融问题的协调,需要新兴经济体共同参与。由此,在G7财长会议提议下,1999年12月,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德国柏林举行,这标志着G20正式成立。除G8成员外,G20还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0个新兴经济体以及澳大利亚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机构领导人作为特邀代表参会。然而,在2008年之前,G20只是每年举行一次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处于边缘地位,影响力有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政策,在美国的提议下,G20于2008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峰会,自此,G20开始从一个部长级会议升格为领导人峰会,并逐渐取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间实力的相对变化,是新兴经济体能够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因素。2008年末,G7人口占全球比重降至10.8%,国内生产总值占比降至52.2%,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降至36.8%;到2015年末,上述三个比重进一步降至10.3%、46.4%、34.1%。不仅如此,G20较G7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更大。2015年末,G20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3.9%,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为84.8%,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比为76.7%。

  迄今为止,G20已举办10次峰会,除2009、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初,每年各举行两次峰会之外,其他年份每年各举行一次。目前,G20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以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以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

  总的来说,G20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之后的前几次峰会,由于共同面临危机,容易达成共识,G20各成员同舟共济,在恢复全球信贷和就业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避免汇率竞争性贬值等全球宏观政策协调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2009年G20伦敦峰会,出台了总额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团结一致、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有力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但是,随着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各国经济运行逐渐分化,全球经济协调治理难度不断增加,G20的发挥空间受到明显挤压。比如,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的2010年G20多伦多峰会上,美国希望继续刺激经济,而欧洲国家则力图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并削减赤字,双方僵持不下,难以达成一致。

  当前,G20面临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转变的挑战,议题需从短期问题向深层次和长期性问题延伸。

  中国与G20

  在G20机制升格为峰会之前,中国的角色主要是积极参与者。1999年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举行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3.4%,经济实力还比较有限。但作为G20的创始成员国,中国积极参加历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并于2005年首次成为G20轮值主席国,成功举办了第七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在G20机制升格为峰会、并逐渐替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过程中,中国开始扮演塑造者和核心参与者的角色。2008年,美国首先与中国沟通,在获得中国对将G20机制升格为领导人峰会的支持后,才有了第一次G20峰会:华盛顿峰会。中国的核心参与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积极参与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并提供资金支持。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在G20伦敦峰会、G20洛斯卡沃斯峰会上,中国分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500亿、430亿美元,极大增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信心。其二,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中国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使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较2008年增加4.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富有活力的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以及份额低估国转移6%以上。其三,加强全球对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注。在G20戛纳峰会上,中国宣布给予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其四,贡献中国智慧。在G20布里斯班峰会通过的“全面增长战略”中,“中国智慧”占比15%,根据国际组织测算,中国已成为G20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此外,中国以自身经济增长的实际行动为G20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201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整体陷入负增长的2009年,中国经济仍然增长8.7%,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便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201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高达31.6%,成为主要贡献方。

  从根本上讲,这主要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例为7.2%,与美国占比相差16.1个百分点;到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比例增至14.8%,与美国占比的差距缩小至10个百分点以内。此外,借助G20平台,中国增加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还加入了全球金融治理机构——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全球税收论坛,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合作组织等机构中的发言权也大幅提升。

  当前,中国已经逐渐成为G20的核心领导者。2014年G20布里斯班峰会放弃日本,确定由中国主办2016年G20峰会,这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度信任,也展示出中国愿为国际社会治理、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真诚愿望。由此,中国成为2015-2017年G20“三驾马车”成员(候任、现任和前任主席国),肩负起推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重任。这对中国、对G20乃至对全球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这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首次主办G20峰会;其二,这是G20峰会第二次由金砖国家主办(俄罗斯是第一个主办G20峰会的金砖国家);其三,这是G20首次由一个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主办。

  中国的G20杭州峰会

  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持续存在、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分化等背景下,G20成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难度同步增加。基于当前形势和各方期待,中国把杭州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分别对应创新增长方式、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等4个重点领域。

  外交部副部长、中方G20事务协调人李保东日前表示,中方希望和各方共同努力,通过举办杭州峰会,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G20的战略远见和雄心,给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发出团结合作、开放包容的强有力政治信号;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搭建铺设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转换提供坚实基础。

  自去年底接任主席国以来,中国开展了大量准备及协调工作。在峰会前,中国安排协调人会议4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3次及副手会议4次,贸易、能源、就业、农业、旅游部长会各1次,工商、青年、妇女、劳动、智库、民间社会会议等大型配套活动各1次,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投资和基础设施工作组、发展工作组、反腐败工作组、能源工作组、增长框架工作组、贸易和投资工作组、就业工作组等8个工作组会议多次,同时举办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相关会议、税收征管论坛大会等。这一系列工作,为G20杭州峰会的胜利召开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共识,铺平了道路。

  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介绍,杭州峰会有望达成近30项主要成果,成为历届峰会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与之前的G20峰会相比,杭州峰会将主要呈现以下两大亮点:

  一是在内容方面,将呈现多个“第一”。G20杭州峰会将首次聚焦全球增长的中长期动力,制定创新增长蓝图;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中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制定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第一次将贸易投资列入重要议程,并为此打造贸易部长会和贸易投资工作组等机制化平台;将制定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

  二是在与会者方面,将呈现极强的发展中国家色彩。中国邀请了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以及哈萨克斯坦和埃及这两个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大国出席本次G20峰会,并正在联络和安排77国集团主席国泰国参会。由此,杭州峰会将成为G20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在与会方的组成上更具代表性,更富包容性。

  总体而言,G20杭州峰会是近年来中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峰会,为中国参与世界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平台。作为东道国,中国既要充当“协调人”,搭建交流平台,协调好各国合作;还要做好峰会“主导者”,推动合作方案的提出、签署与落实。这种双重身份有助于提高中国对全球经济的治理能力。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继续上升,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更为显著,中国的领导责任也将更为重大。杭州峰会有望成为中国参与引领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起点;G20也将开启由危机应对向长期化、机制化、功能化方向转化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金中夏等,《中国与G20——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博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2]约翰·柯顿,《中国G20峰会的意义》,《中国金融》2015年第18期。

  (作者简介:孙时联,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熊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博士后。)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党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