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书库>>《民生论》

前言

2016年08月25日09: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本文选自《民生论》一书,李小宁/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纵观古今中外,民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中国从上古开始就产生了朴素的民生思想。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前后,民生必然是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民生”作为一个概念深入人心,日趋重要。但何为“民生”呢?

给民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易。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给“民生”作了界定:民生是人民的生计。吴忠民教授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郑功成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还有学者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背景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是要满足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包括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住房、基本保障和基本职业等。”有学者认为:“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它包括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内容。”

其实,要深层次探究,从古至今、由中到西,“民生”二字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思是说人民群众的生计宽裕与否在于勤,勤劳就不会缺吃少穿。这里的民生只局限于人民物质层面的东西,也就是只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物质层面的生活。管子认为“衣食足则知荣辱”。《老子》中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礼记·大同》主张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尽心章句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都客观地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到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民权思想逐渐传入我国,不少仁人志士开始从民权的高度来关心民生。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义”。关于民生,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孙中山先生将民生问题当作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孙中山先生的理想中,民生主义是国事由国民直接参与,国家福利由国民全体享受的一种制度,最终进入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的理想社会。虽然由于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和约束,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理想化的色彩,但依然给“民生”注入了全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后世很多有益的激励和启示。

新中国的成立,使广大民众翻身做了主人,政治上的解放使民生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化,不但使民生内容日益丰富,而且为民生注入了更多权利的因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倡导下发展成为我们党执政的宗旨。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积极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民生提升到执政兴国的崭新高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民生含义做了非常精辟的概括,他强调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过程中,始终实践和履行着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民生观的核心和灵魂。十八大后,习近平号召在中国共产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植根于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直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充分阐释和体现了其民生观的根本政治立场。

在西方,并没有“民生”(livelihood)一词。根据孙中山先生对“民生主义”(the people’s welfare)的提法,国外的“民生”即是指“福利”(welfare)。与“民生”相同,“福利”一词的内涵也有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

据考证,“福利”概念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时代,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就有关于交换的不公平引起人们福利变动的记载。后来,古希腊的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前355)在他的《经济论》中又论述了财富与福利的关系。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宗教福利与世俗福利相融合,西方的“福利”和“救济”基本同义。把福利真正作为一个经济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是从庇古(1877—1959)开始的,他开创了“福利经济学”。如今,人们又从不同的立场和目的出发,对福利概念作出了各种不同解释。比如,有些人把福利解释为“well-being”,以说明人们的生存状况,即幸福感。多数人则还是坚持庇古的说法,把福利解释为“welfare”,以说明人们的生活状况,即满足感。严格说,“welfare”才是经济学所说的福利,才是“改善民生”所蕴含的意义。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政治伦理学说,寄寓于哲人对人的幸福和社会理想的阐述之中。经历中世纪漫长基督教宗教福利的洗礼,西方福利思想逐渐将宗教福利与世俗福利相融合。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兴起,将人文主义关怀注入宗教的慈善活动之中,非个人所能控制的因素而处于贫困境地的人,都被视为是社会福利的需求者,接受救助合法性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英国《济贫法》的出台标志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迈入人道主义关怀观阶段,也更贴近了现代意义的民生思想。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随着“民生”内涵的扩展,民生的改善不仅仅局限于人民经济生活的改善,还包含了政治生活的保障、幸福感的提升等新的意义。而“福利”重在“利”,更多的指向经济层面。因此,“民生”和“福利”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作一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今中外,无数次政权更迭、改朝换代,都反复揭示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关注民生,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天下。在任何时代,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是一个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当代中国,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不渝的诉求。民生的历史变迁充分证明,民生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会不断增加,民生内涵也会日益丰富。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