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透过人的维度写好新闻故事

晓勇

2016年08月20日13:19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透过人的维度写好新闻故事

  我国新闻界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笔者常常采写一些会议新闻或领导讲话之类的新闻稿。虽然由于分工不同,但笔者认为,读者想看的新闻,要有故事性,要与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即使是时政新闻,也要有可读性。

  在英语世界里,常常把新闻报道称为“story”,和“故事”是同一个词。唯一不同的是,新闻报道是非虚构的故事,是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是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后了解到的真实故事。这也是新闻报道最终呈现给读者、呈现给社会的文本价值。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是一个引人入胜而且有意义的故事。当它被受众阅读后,会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应。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的人,他们的叙述,他们的生存状态,将透过文字的魅力,变成一个个真实的新闻故事。这些新闻故事里,有我们在这个时代仍然值得传播的人的维度,即人的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变了。人们手拿一张报纸随性阅读的那个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等车时间,人们离不开手机的状态愈演愈烈……随着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蓬勃迅猛发展之势,并对传统媒体形成革命性冲击。

  面对日益繁杂的新媒体时代,报纸的优势仿佛荡然无存,它逐步衰落的速度也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些。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有一个“补偿性媒介”理论,他认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

  就像书信、广播、电视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原有传播方式的不足,如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普及与强势崛起,标志着新闻传播业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再一次刷新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与习惯。

  对大众而言,新媒体时代,信息早已不是稀缺品。但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些现象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新媒体的内容正变得越来越轻,每个人手上都有发布新闻的渠道……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或参与者,事实也是如此。这就造成“贵圈”很乱的现象,猎奇的有,故弄玄虚的存在,假新闻层出不穷。很多时候, 我们看到一个个爆炸性的标题附带的内容却空洞、苍白又无聊。

  可以说,在我们时刻感受到新媒体拥有及时性、低门槛、交互性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纸媒的影响力、渗透率、覆盖率以及营业额全面下滑的媒介现状当下,不得不面对“一种宏大沉着的美正在离我们而去”的现实。这是在今天新媒体泛滥之时,媒体人需要静心沉思的问题。

  “柳暗花明又一村。”加拿大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内容。当今,人们依赖新闻的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传统纸媒报纸而言,也许这是一次机遇。这个机遇包括如何传递信息更为重要,如何透过人的维度讲好新闻故事,这是传递信息的根基和核心。

  幸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或者说可以做得更好的作用和优势。其优势之一,就在于它的深度性和可读性。

  深度性与可读性需要美妙文笔的支撑,需要好的细节烘托。但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内容为王并不过时,再美妙的文笔终也抵不过新闻之真实性的重要。

  与宣传不同,真实才是新闻的生命。如果脱离了真实,新闻就彻底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可读性也就无从谈起。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许多学新闻的人在大学里听老师常常提起的一句话。可事实上,在从事新闻工作多年以后,大家或许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践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必须付出努力。

  这些努力要由包括记者、媒体行业、政府,还有社会共同完成。做真实的新闻,首先需要诚实的新闻记者,来诚实地记录,也需要诚实的新闻媒介予以呈现报道。

  同样,我们还需要理性。理性与客观性相提并论。它是谁的理性,是记者的?是媒介的?还是社会的?无论记者、媒介、社会,都需要理性。理性应该和诚实一样,是新闻业中的标准。

  在理性中探索事实真相这条路子上,需要记者深入采访,不停地奔波与劳碌。需要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可能探寻到事实的真相。记者的使命,就是永远通过你的眼睛,通过你的耳朵,通过你的嘴去采访。所有这些东西,它达到的就是去追寻一个真实,追寻这个事件的真实,追寻一个人的真实,然后把这种真实传达给读者。

  追求真实是一个记者永远的使命。一篇具备美妙的文笔、好的细节的文章,是靠记者每一次用心听、用心看、用心采访才可以得来的。同样,一篇好的深度报道里,也一定有记者用心思考的东西,也许不留痕迹,但一定贯穿在整篇文章里。它就是笔者想要表达的,即:透过人的维度,写好新闻故事。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泛滥成灾,世界仿佛触手可及。但这种全球一体化更多体现在经济的一体化,相对于此的,是世界各国各地的文化多样性。我们看到,一体化与多样性就这样在矛盾中共存。接受或排斥,只在人们的一念之间。

  一体化与多样性的共存,使得没有一个时代像今日这般让人感慨:这个世界与我们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遥远;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之熟悉但又如此之陌生。人们需要沟通,想要了解彼此,想要了解他者的生存状况,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想让人分享一些酸甜苦辣。

  与世界近距离观察的方式很多。一篇并非杜撰的好的新闻故事,可以拉近人与人彼此的距离,弥补人们之间的陌生感。毕竟,新闻报道是关于人并属于人的,不是无生命之物。新闻可以是一面镜子,而读者正是那个照镜子的人。

  当那张拍自摄影记者Daniel Etter将伊拉克巴格达难民Laith Majid一家安全抵达希腊的科斯岛后,搂着一双儿女喜极而泣的瞬间拍摄成照片,并在网上广为流传时,所有看过照片的人都难掩心痛的感受。人们可以从这个真实的新闻故事里,发现某些人是那样的人生,也在比照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产生一种人类原本就相通的情感共鸣。

  Daniel Etter的这幅摄影作品,正是一篇好的新闻故事,让我们了解那些身处苦难地域的民族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同时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照片背后是一整个世界的心酸!这幅摄影作品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摄影记者正是透过人的维度,拍好了新闻故事。好的新闻,是社会和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人们感知世界,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身边的人。一篇原本是陌生环境、陌生人的故事,仍然可以让你我产生一种共鸣,我们可以被打动,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依然存在……也许,这正是记者的又一使命,将美好的东西呈现给读者,让大家感受人性的意义。

  同样,一篇具备深度的新闻稿件需要记者深入写作,需要在这个快捷时代沉下心来,把个体放在凸显大时代的背景下,用人的维度,感知个体小人物的命运。这当然需要记者的坚持和坚守,需要记者用心地观察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以及个体的人物命运。

  不可否认的是,人们仍然对媒体寄予厚望。特别是在网络驱动人们参与下,媒体舆论在监督权势者,警醒世人,在防止社会道德失守方面还是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同样,报纸必须紧跟新媒体的时代脚步,在文本写作中不断提升审美性、易读性、趣味性,最大程度地契合新媒体时代读者的审美旨趣,重建纸媒优势。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相信,无论社会怎样变幻、岁月如何更替,有一种东西是不变的,千百年来一直存活着,那就是我们从先人身上遗传下来的人性和人情。

  说到底,新闻终归是人的新闻。关注普通人,关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进入媒体的叙事视野,不仅体现媒体公共性的价值追求,也是作为一名记者可以有所为的一部分,即:透过人的维度,写好新闻故事。

  (作者单位:西藏日报社)

(责编:谢磊、赵晶)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