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爱国主义决不能丢,也决不能被异化

金民卿

2016年08月18日10:1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爱国主义决不能丢,也决不能被异化

【摘要】爱国主义的核心要义,就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为国家的独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爱国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在的、自发的、感性的状态,而必须上升到自为的、自觉的和理性的状态。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在破除片面狭隘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性,在注重具体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国家的总体发展,确立起大国公民的心态,承担起未来发展的责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爱国主义这面旗帜。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爱国主义也具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我们必须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爱国主义的主题转换,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丧失主权,民族陷入苦难,领土惨遭掠夺,人民遭受涂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热情奋起抗争,抵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独立,谋求解放,救亡图存成为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主题内容。“五四运动”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推向了一次高峰,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征程。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演绎了一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历史大剧。首先,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内反动力量的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解决了救亡图存的历史性课题。其次,经过长时间的艰辛努力,我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成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仅站立起来,而且不断走向富强。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所处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承担的责任也将更加重大,我国对国际形象、民族精神的树立和完善也不断走向成熟,爱国主义的内容也在发生着新的重大变化。在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爱国主义就是要更好地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加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行为层面上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其中,爱国是第一位的要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这是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能够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毫无疑问,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应该得到激发而不能限制和约束。在历史上,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土,鱼肉我国民,分裂我中国,但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却以“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限制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行动,遭到了人民群众和广大爱国力量的强烈反抗。在当前,一些国外势力试图挑战中国的主权,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发展制造麻烦,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政府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一些人、一些媒体却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和旗号,对人民的爱国主义行动和热情指手划脚甚至冷嘲热讽,而对国外势力的挑战却不敢做声甚至为之辩护,这当然要遭到人民和政府的反对。

正是因为爱国主义在国家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不忘历史,珍惜现在,发展未来,自觉地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重点方向等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缺陷,导致了爱国主义实践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偏差,甚至造成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误读和异化。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较多地关注受过的伤害,而忽视了对历史本身的反映

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突出了历史上某些国家给我们造成的伤害,而较少地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伤害的深层次原因,忽略了我们反抗这些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尤其是忽略了反抗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由此,简单地把爱国作为对某些国家的激愤和痛恨,只要是遇到与这些国家相关的事情和活动,甚至是带有这些国家标志的产品,我们都表示蔑视、反对、抵抗和拒绝。

比如,一些抗日“神剧”无限度地把日本鬼子刻画成为不堪一击的低能儿,把抗日战争中我们极端落后的武器演绎成为无所不能的制胜利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样的做法在发泄自己激愤和仇恨的同时,实际上也就虚无了抗日战争的真实历史,把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戏剧化为一场无聊的游戏,根本起不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实际上是对爱国主义的误解与污蔑。

再比如,近年来日本严重挑战我国主权,在东海和南海不断给我们制造麻烦,我国政府和军队在捍卫主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外交斗争的主动权。但是,一些民众没有理性地配合党和国家的正确决策,把历史上的仇恨和激愤发泄到现实中来,盲目冲动地采用激烈的方式抵制日货,甚至打砸本国机构和公民的财产,爱国主义精神被转换成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较多地追溯历史上的屈辱状况,而忽视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

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过多地停留在历史而不是关注当代,过多地强调了历史上我们挨打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中国人为了摆脱屈辱而进行的奋斗历程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奋斗精神,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关注不足。由此,爱国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

中国近代历史无疑是一部苦难深重、屡遭屈辱的历史,但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前赴后继,战胜了内外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激发了全民族发展进步的自信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铸就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如果长期地关注过去的屈辱而忽视现在的成就,客观上会使受教育者感觉到,仿佛中国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和落后状态,中国人始终对外国抱着防范心理,只要外国同我国发生一些摩擦,就搞得草木皆兵,似乎天下都是贼,结果使得爱国主义极端化为闭关锁国的保守主义。

与此同时,因为总是在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的过程中弱化发展的信心,甚至总是盯住我们当前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而看不到党和国家为克服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决策和成果,从而难以激发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较多地关注爱国主义在历史上的主题,而忽视了爱国主义在当代的主题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外部列强虎视眈眈试图瓜分中国,内部封建专制制度腐朽难支,内生性的政治与文化变革势在必行,救亡图存必然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正是因为如此,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左冲右突,接续奋斗,引进先进的技术的、军事的、文化的、制度的等各方面资源,力求改变中国的命运。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抵御外敌入侵,另一方面推翻本国反动统治,实现政治制度的重建和中国文化的再生,最终完成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基础上,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当前,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毫无疑义地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实现主题的转换,基本上都把力量放在了革命历史的教育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教育则相对缺位。

例如,在已经建立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除了一些综合性的博物馆、展览馆外,绝大多数都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展示,介绍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基地寥寥无几:1997年第一批100个基地中,只有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兰考焦裕禄纪念馆3个;2001年第二批100个基地中只有唐山抗震纪念馆1个;2005年第三批66个基地中只有青海原子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2个;2009年第四批87个基地中只有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2个。在所有基地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只有“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博物馆1个,而这个基地也很难说是反映改革发展这个主题的。这种总是向后看的爱国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爱国主义主题的错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马克思曾经揭示过一个道理:由于缺乏明确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的斗争长期处于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斗争阶段,仅表现为局部的暂时的冲突和一些破坏行为,因而他们的斗争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并对无产阶级进行武装之后,无产阶级才摆脱了自在状态成为“自为的阶级”,其斗争也从自发斗争上升到自觉斗争。

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爱国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在的、自发的、感性的状态,而必须上升到自为的、自觉的和理性的状态;不能仅仅关注片面的、个别的、细节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关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不能仅仅是为了记住屈辱、记住仇恨、记住历史,而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更好地珍惜现在,更好地创造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本真内涵,发挥爱国主义的实践力量,中国人也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在破除片面狭隘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性,在注重具体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国家的总体发展,确立起大国公民的心态,承担起未来发展的责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推荐新闻:


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百余次提及“人民” 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为何10次强调“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习近平再强调改革落地:地方力量打通“中间一公里”

习近平欧亚之行体现丝路情怀: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大文章

从习近平在塞波两国署名文章看“16+1合作”蓝图如何绘就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