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专题报道>>“全国基层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青海省互助县加强“文化大县 旅游强县”建设的实践探索

中共青海省互助县委党校 何积英

2016年08月02日11:2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青海省互助县准确把握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幽美,发展的潜力在文化与旅游,出路和希望也在文化与旅游的基本县情,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县、 旅游强县”,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名城”的战略思路。按照“景以文而存、景以文而昌、景以文而著”的理念,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主题,实施民俗文化研究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文化旅游市场,保护开发文化遗产,创新文体赛事活动,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做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展“双创”(创国家5A级景区和创国家级高原旅游度假区)工作,打造“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文化品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引领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

一、背景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素有“彩虹故乡”的美誉,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07%,文化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旅游业总收入增长40.0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支持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从“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高度,确定了文化名省、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新目标,从而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升到了新的战略层面。青海省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总人口为39.18万人,境内有土、藏、回、蒙、汉等20个民族,其中土族人口为7.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是国家小少民族之一。这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有特色鲜明,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有土族盘绣、玉雕、木雕、刺绣、剪纸等精巧、独特的民间技艺;有土族“安召”舞、土族“花儿”等风格浓郁、脍炙人口的歌舞艺术和土族婚礼、土族“梆梆(biangbiang)会”、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安召那顿节等民俗活动,还有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和丰富的民族餐饮文化。人文景点遍布全县,宗教文化氛围浓厚,有藏传佛教(黄教)寺院10余处,著名的有却藏寺、佑宁寺、白马寺等;拥有物质文化遗产405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32处,县级49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0处,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省级7项;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23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人。作为民族县、贫困县、欠发达县如何把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互助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互助县情,准确把握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的优势,立足于土族民族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和青稞酒文化资源及优美的自然环境资源,确立了建设“文化大县、旅游强县”, 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名城”的战略思路。按照“景以文而存、景以文而昌、景以文而著”的理念,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主题,实施民俗文化研究工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文化旅游市场,保护开发文化遗产,创新文体赛事活动,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做大特色文化产业,开展“双创”工作,打造“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文化品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引领旅游,以旅游促进文化,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

二、做法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一是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城先后建成了博物馆、文化馆、青稞酒文化广场、彩虹部落网羽中心、彩虹剧场、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工程。目前,每天到广场休闲健身、跳广场舞的人数达一万多人,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图书馆馆藏书籍达96000多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农村结合党政军企共建新农村活动,全县19个乡镇,17个建了乡镇文化广场,294个村107个建了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广场,并配备了音响设备、健身器材。建成农家书屋294个,每个书屋藏书均在2000册以上,征订报刊4种以上,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养。另外,互助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复杂,有清真寺、道观、佛教寺院、山神庙等众多寺庙,所以特别实施了寺庙书屋工程、体育进寺院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向宗教界人士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者会相适应。二是培育基层群众文艺团体,组织县专业文艺骨干和社区文艺骨干到乡镇、村社进行文艺专业知识二次培训,引导乡镇村社群众开展文体活动,加强基层文化演出团体的软实力,振奋农民精神面貌。三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推进广场舞活动,编排群众喜爱易学的广场舞,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广场建身活动,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土族民族文化的开发与研究,打造文化品牌

为了弘扬优秀民族民俗文化,打造“中国土族·彩虹故乡·醉美互助”特色文化品牌,互助专门成立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土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艺术、青稞酒文化、城市建筑文化五个专题研究小组,全面开展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酒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一是撰写了《互助县土族礼仪接待手册》、《土族日常用语》等书籍;策划、编排、导演了中国土族大型歌舞剧《彩虹部落》和具有土族特色的现代土族风情剧《兰索姐回乡》,成为宣传“互助土族”的亮丽名片。创作了《阿姑恋》、《望彩虹》等音乐作品和《彩虹舞》、《土族婚礼》等舞蹈作品,《彩虹舞》获中国艺术群星奖;创作完成了绘画长卷《婚礼》、《土族花儿》,绘画作品《日出而作》入选第四届加拿大诗书画大展并在加拿大、北京、香港、台湾巡回展出;设计完成了土族盘绣图册、土族烙画图册、土族剪纸图册、玉雕土族“轮子秋”等特色旅游产品样品。二是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创作一套好操、一桌好餐、一首好歌、一台好舞、一套服饰),制定安召健身操和民俗餐的推广方案,加大推广力度,使安召健身操先在学校、社区等广泛推行,进而深入到社会各界,使民俗餐成为各大餐饮企业、农家乐、民俗接待点的招牌菜品;邀请知名歌手,参与一首民族好歌的编曲和演出工作,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打造互助土族歌曲品牌;实施一台中型民族好舞的编排工作,注入土族歌舞艺术的精髓,参入土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出通俗、直观、精致,被大众接受和喜欢的精品节目;规范推广一套民族服饰,成为重大节庆活动、各种会议的工作服,让民族服饰成为宣传互助的一张名片。三是全面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寻根文化再调查”活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18个乡镇、53个村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民间艺人、文化遗存、宗教文化现象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出版了《互助土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读本》;丹麻镇被命名为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土族轮子秋、土族服饰、土族婚礼、土族花儿、土族安召舞、土族盘绣、民间文学《拉仁布与吉门索》),省级7项(长篇叙事诗《祁家延西》、土族biangbiang会、酩馏酒、土族宴席曲、冈日那顿、大寺路朝山会、青稞酒酿造技艺),将土族轮子秋打造为了民族体育品牌,2008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表演,2011年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荣获金奖;《土族婚礼》获第三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太阳神”杯银奖。培育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互助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省级非物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纳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三)培育文化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以土族民俗文化研究工程为龙头,以各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为重点内容,以土族歌舞、土族服饰、土族盘绣、土族烙画、玉雕等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各类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兴办民族歌舞演艺、民间工艺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等文化企业,研发出了服装、香包、盘绣家居系列、土族泥塑等工艺产品,仅皮艺烙画艺术品年纯收入超过了50万元;彩虹部落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土族民俗风情和土乡文化的表演项目,年接待游客1226.2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3.5亿元;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营土族餐饮和土族歌舞演绎,年接待量30万人次,年收入300万元。二是突出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实施“一人一技”、“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工程。各乡镇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乡镇文化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五十镇打造了土族盘绣品牌、丹麻镇打造了土族花儿品牌、南门峡镇打造了油菜花音乐节品牌等。三是以青稞酒酿造文化为基础,经过50多年的探索,建成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出“八大作坊”等品牌青稞酒,在201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同时,以开辟工业旅游途径来壮大企业实力。另外,酩馏酒酿造产业慢慢崛起,现有的大多数土族民俗旅游接待点都有酩馏酒酿造作坊,不仅展示了土族酒文化,而且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互助旅游品牌

一是以国家扶持较少民族发展为契机,对土族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创意,建立民俗文化体验产品体系,打造原生态的土族生活。让游客通过吃土族家宴、品酩馏酒、跳土族安召舞、转轮子秋等,走进土族,体验土族生活,了解土族民俗,使彩虹故乡成为游客心中最具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二是利用“中国青稞酒之源”,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青稞酒原产地保护基地等品牌优势,在“驮酒千里一路香,开坛十里游人醉”文化意境中大力发展青稞酒工业游,开发了地下酒窖、酒文化广场、青稞酒文化博物馆、酒吧一条街等项目以及适合旅游购物的青稞酒旅游产品,提高了旅游业附加值。三是加快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开发体验、表演、艺术展览、手工等人工旅游活动,使创造力、感受力和故事力成为主要的驱动源,通过“创意”这个主体资源,实现“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创意转化,用无限的创意突破有限的旅游资源约束,淡化季节制约,改变旅游产品不可移动等特性,促进旅游业从资源驱动向文化软实力驱动转变。四是按照“传奇王国、乡村夏都、彩虹部落、浪漫酒城”的文化定位,确立了“四区三线“旅游发展战略,即打造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区、高原生态旅游区、青稞酒工业旅游区、高原农业观光旅游区、提升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和整体素质,形成了土族民俗宗教游、青稞酒文化游、森林地质公园生态游三条精品线路,提高了旅游业的综合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展“非遗项目”、民间艺人进景区项目,加大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为了加大宣传力度,2007年县政府将小庄村设为专门发展民俗旅游的行政村,并投入150万元进行整体包装和宣传;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承办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让互助的知名度走向世界;2013年成功举办“2013中国青海互助高原汽车摩托车狂欢节”,取得了良好的旅游宣传效应。

三、成效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文化大县、旅游强县”建设符合互助的实际情况,让县域发展有了特色,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日益彰显出无穷魅力。

(一)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通过“文化大县”建设,昔日隐藏在民间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了开发挖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设施、场所,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目前已发展了民族歌舞演艺团体5家、秦腔业余剧团7家、曲艺队14支、广场业余舞蹈队4支、民间歌舞队8支,社火队132个,在这些团体的带动下,节假日、闲暇时,人们聚集在广场跳安召、唱花儿、耍社火、扭秧歌,文化活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这几年,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打麻将、赌博的人少了,昔日的麻将馆变成了演绎室、图书室,群众忙于各种文化活动,打架斗殴等事件几乎为零。每年组织的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放映电影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传播了正能量,使邪教等不良思想没有生长的土壤。特别是互助是民族自治县,民族成分众多(39.18万人口中有20个民族)、宗教信仰复杂,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密切了民族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二)群众富裕

“文化大县、旅游强县”建设,既让文化繁荣发展,又让群众生活富裕,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通过挖掘土族民俗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推出了以饮食品偿、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田园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先后建成纳顿庄园、彩虹部落等土族民俗风情浓郁的旅游接待点95家、玉雕作坊、刺绣农户等186家。土族盘绣产业以“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户发展到600户,每户每年生产盘绣工艺品20件,每件作品500元,每户每年就盘绣产业的收入达到了12000元,盘绣龙头企业的年产值达到了1750万元。盘绣产业已成为了群众致富的一座“金桥”。2010年,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5000多人。二是民生改善。随着收入的增加,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去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9.6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全县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农村村道硬化率达到86.4%,新农合参保率达92.1%.三是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发展。2013年互助绿色产业园区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被纳入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总体规划和全省工业转型升级10个500亿元重大产业基地。

(三)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文化大县、旅游强县”战略的实施,使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引起了对文化遗产的重视。通过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遗项目传承人等措施,对有失散和失传可能的民族古籍、技艺、文物等进行抢救性保护。并举办文艺活动、作品展览、技艺大赛、培训研讨以及“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使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四、启示

(一)“文化大县、旅游强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局面”。互助下大力气开发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创新文化精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地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文化大县、旅游强县”建设是西部民族贫困县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

西部民族贫困县经济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但在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特色优势。互助立足自身基础,找准发展定位,突出土族民族特色,营造独特的文化旅游环境,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在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文化大县、旅游强县”建设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抓手

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底蕴深厚的历史文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与旅游融合,展示了个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沟通,增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密切了民族感情,使各民族群众进一步感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互助通过加强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案例提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责编:沈王一、赵晶)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