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专题报道>>“全国基层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案例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章志刚 李亚娟 李娜 王久臣

2016年08月02日10:0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2013年2月,农业部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提出2013—2015年,在全国不同类型地点建设1000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是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农业部根据美丽乡村的创建特点和实现路径,总结了十种类型,其中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就是其中之一。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注重自然生态平衡, 以保护乡村人文景观、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为重点,因地制宜确定保护、传承、弘扬文化内容,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和内涵,系统保护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景观风貌和人文资源,传承乡土形式和内涵。因地制宜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展览室、农史馆建设等文化休闲载体,加强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积极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历史上曾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魏曹植曾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千古名句。平乐村距洛阳市1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43个村民小组,共6473人,耕地面积9400亩,村庄占地面积3300亩。

平乐村文化积淀深厚。平乐村民创作的牡丹画美名远扬,被称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俗称“官桌”的平乐水席也远近闻名,平乐郭氏正骨曾被评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民政部曾授予该村“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先后获“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村”、“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平乐农民牡丹画”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最初是几位当地农民建立汉园书画院,切磋、交流绘画技。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喜爱并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紧邻旅游胜地白马寺的平乐村出现了许多爱画牡丹的农民画家。随着洛阳旅游业的日趋繁荣,外地观光者在欣赏洛阳牡丹芳姿的同时,对极具特色的牡丹画爱不释手,他们积极踊跃购买,促进了牡丹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该村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农村的发展的新思路。

二、主要做法

平乐村以文化产业为基础,通过打造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牡丹画第一村、北邙汉魏文化展示中心,力图把村庄建设成为集特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现代文明、环境友好、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美丽村庄。

1、特色产业,政策引领

“平乐农民牡丹画产业”、“平乐官宴”俗称“官桌”(平乐水席)、“平乐郭氏正骨”是平乐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也是平乐村实现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托。平乐村积极引导、推动扶持三大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牡丹画产业发展方面,平乐村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思维,组建了发展牡丹画产业领导小组,成立了平乐牡丹书画院,以协会的形式进行统一管理,将牡丹画创作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围绕牡丹画市场策划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利用洛阳牡丹花会的机会举办平乐牡丹书画展和牡丹产品博览会,并邀请市、县美协专业人员评选“优秀牡丹画师”和“牡丹画新秀”,扩大平乐牡丹画对外影响,提升其市场价值;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对书画从业者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从业者绘画技能,培养书画后继人才;聘请优秀画家举办牡丹画培训班,引导全镇中小学校增设牡丹画法、画技内容,邀请知名画家进村入户,现场讲解绘画技巧和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创作水平;扶持培养一批能拓展市场的牡丹画销售经纪人,每年对在牡丹画对外销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销售能人给予重奖。

在郭氏正骨产业方面:平乐郭氏正骨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医术界的珍贵财富。为继承发扬传统,平乐村创办了“平乐正骨医院”、“平乐骨科学院大专班和本科班”,投资2800万元建成门诊楼、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为平乐郭氏正骨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水席产业方面:平乐水席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又一产业。为发扬传统饮食文化、抓住农村餐饮宴席的巨大商机,平乐群众成立水席服务队伍。村委专门成立了“平乐水席服务协会”,为各家水席队伍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服务,免费提供各种信息,联系客户,承办业务,培训学员,聘请名厨,讲授烹艺,同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对服务人员加强教育,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2、对外宣传,拓展空间

通过广泛宣传,平乐村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几年来,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多角度深层次对平乐经济的发展和特色产业进行宣传报导,帮助平乐农民创作的牡丹画家走出家门、迈出国门,打开了国际文化市场。2009年10月农民画家郭肖伟、郭泰森随河南省文化代表团出访新西兰;同年12月,平乐三位农民牡丹画家参加“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2010年3月,28名画家在北京798艺术中心举办“平乐农民牡丹画展”;2012年平乐农民牡丹画家分别参加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厦门文博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使农民画家增加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扩大了交流,更重要的是,对平乐进行了有效宣传,提高了平乐农民牡丹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3月,平乐村开通了“平乐牡丹画村”网站,通过网络交流收集信息,吸取营养,宣传平乐,为今后的发展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3、改善民生,凝聚民心

平乐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过科学规划,公共设施建设、文化体育氛围培育、现代化服务体系完善等一系列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农田灌溉阡陌纵横,文化广场欢歌笑语,文体中心老幼共乐,集贸市场购销畅通,和谐健康的生活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谋求更高发展的热情。

三、主要成效

平乐村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资源优势,以民间艺人创造牡丹画产业为龙头,以郭氏正骨产业和水席产业为两翼,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升华了村风民俗,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发展模式。2012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先后被洛阳市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河南省命名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牡丹画产业日益壮大

目前,平乐农民牡丹画队伍已经发展到800多人,其中专业从事牡丹画创作单位达180多家,进入省、市、县画家协会会员70多名,开设画廊并常年经销牡丹画的门店达140多家,年销售牡丹画16万多幅,创造经济效益5800余万元。

2008年,在洛阳市委的组织下,平乐农民牡丹画画家郭肖伟、郭泰森等率领平乐农民画家共百余人创作了庆祝奥运巨幅赠画“千人千米洛阳牡丹画卷”,内容波澜壮阔,声势浩大,收到广泛赞誉,为洛阳市乃至全省赢得了荣誉,给平乐增加了光彩。

随着平乐农民牡丹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影响的扩大,引起各界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3月,郭肖伟等平乐农民牡丹画家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农民画展,现场作画,王兆国委员长亲临现场,对平乐农民牡丹画大加赞赏。2009年11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冒着大雪来到平乐对平乐牡丹画产业进行考察,在画家郭肖伟的创作室,他驻足观看,啧啧称赞,连声道:“有创意、有生气,真是画家”。 2010年9月,时任中宣部长、现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也来到平乐村,高度赞扬平乐牡丹画产业的发展,并称赞平乐村为“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来到平乐村,对平乐画产业进行指导。

如今,平乐牡丹画已不再是农民茶钱饭后消遣的娱乐项目,而是逐步走出家门、远播海外,从名不见经传一步步登上大雅之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上海世博会、在深圳文博会、在台湾、在异国他乡如日本、新西兰等国到处都留下了平乐牡丹画的芳容,平乐牡丹画已走出家门,远播海外。

目前,平乐村委又投资3848万元建设了占地96亩的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园区建有128幢画家创作楼,涵盖培训、绘画、装裱、销售、接待、对外联络各个环节,形成产、供、销一整套链条,逐渐走上规模化,科学化产业之路。

2.平乐郭氏正骨蜚声海外

平乐郭氏正骨,历史悠久,疗效神奇,蜚声海内外,已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平乐郭氏大院先后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驰名中外的正骨名家。

为弘扬郭氏正骨,平乐村创建了以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郭宗正领导的平乐正骨学校,投资2800万元建成门诊楼、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十几年来该校培养出大、中专骨科人才6000多名。为促进郭氏正骨的可持续发展,平乐又投资了5000万元,建设实验大楼、无毒室、手术室,教研室、科研室,购置先进医疗设备,把平乐正骨学校提升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专院校,在全国正骨医疗教育系统成为竞相学习的对象。

3.平乐官桌(水席)带动服务业发展

目前,平乐村承办水席服务的单位已达80多家,日接待量最多可达8000人次,日创经济效益36万元。平乐水席服务范围辐射周边100公里的城乡,服务内容不仅包括提供餐桌、餐椅、炊具各种食品原料,雇请烹调师傅,按桌上菜、洗涮等一条龙服务,而且还为广大顾客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一般情况下,“电话一响,我来帮忙”,无论哪家婚丧嫁娶,生日寿诞,只要一个电话,平乐水席服务团队便能以最快的速度驱车赶往。平乐水席服务团队一方面满足了各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解决了广大农村居民待客难题,另一方面为平乐村“40、50”的闲散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

4.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平乐村全村道路均已硬化,里弄胡同通向千家万户,清理修补村内各排水沟730米。平乐中心大街修平冲直,拓宽至50米,延长到1500米,主干道宽阔平坦,路两旁的人行道也增至3米,主干道和人行道之间装修了花坛,花木丛荣,四季长青,站立在路两旁的路灯新颖别致,平乐村面貌日新月异。建设垃圾场15处,购置了运送垃圾车5部和小型装载铲车3部,配备环卫工23名。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确保天天清扫,随时清理。建设了大型娱乐广场和健身场所,装备各种健身器材。为提高村民的各类知识水平,村委开设了图书阅览室,村中心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全村精神生活得到较大的满足,精神文明指数不断攀升。

四、分析与启示

1.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的特点

——文化资源丰富。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民俗活动文化,反应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地方风貌、民族风情、生活习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完善了文化资源保护政策和,管理机制,传统建筑、民族服饰、农民艺术、民间传说、农谚民谣、生产生活习俗、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开发利用效益明显。充分发掘乡村文化的产业价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等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民间传统手工艺得到发扬光大,特色饮食得到传承和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和休闲娱乐得到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和文化的相互促进。

——群众活动健康丰富。民风朴实、文明和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明理诚信、尊老爱幼,勤劳节俭、奉献社会;文化体育活动经常性开展,有计划、有投入、有组织、有设施,群众参与度高、幸福感强。

2.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的建设重点

——保护文化资源。在保持基础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修缮和改造。对文化资源数量大、价值高的村落划定重点保护区,对分散的零星建筑设立保护点,对于急需保护的文化遗产优先规划保护;建立和完善以村民为主体的管护组织和管护制度;注重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特色有机结合,对确需改造的建筑物要做到建新如旧,与历史风貌和环境相协调;加强对周边古树名木和山体、溪流的保护,以使村落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

——改善乡村环境。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准入,保护农村自然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引导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改灶改炕,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建设废弃物收集回收设施,形成卫生管理、环境维护运行机制。以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标准,把乡村的环境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合力推进。

——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对具有突出特点和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打造龙头品牌。开展传统节庆及民间文化等民俗活动,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以及中药、茶饮、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

——建设文化设施。对基层文化设施进行建设投入并确保功用,加强乡村文化站、文化馆、社区和村文化室等设施建设;构建乡村公共服务网络,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如文化长廊、阅报栏、信息栏、文化广场等设施。推进旅游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打造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文化乡村旅游格局。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打造乡村度假型、依托景区型、文化村落型、农业观光型等各类型乡村旅游业发展,建成一批以山水林木、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等为主题的农家乐特色村。

3.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的适宜区域

适用于具有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特殊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艺术、园林艺术、民俗风情、风味餐饮、文化遗址等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案例提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责编:沈王一、赵晶)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