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探究工匠精神的本源

王晓明 林雪萍

2016年07月28日08:21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探究工匠精神的本源

  当下,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工匠精神”。这反映人们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一种渴望。那么,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包含了3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即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从工匠的特征来看,首先需要有好奇心。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工匠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在工匠这一系列成长过程中,在相关行业协会获得各种资格认定、等级评审、培训等,当然也包括一系列的社会约束,使得工匠活动的社会效果日益明显。工匠在协会这种社团机构中,获得了专业技能的等级评定。此外,消费者在商品选择中,完成了对工匠活动的肯定或者废弃。具有工匠精神具象化的产品,被优先得到青睐。这就促使工匠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源自工匠个体的行动,但却是通过社会反应来获得评定,并最终通过消费者来实现价值。工匠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既有赖于工匠实现匠艺活动的空间(包括工具、工厂)的交互活动,也依赖于社会和消费者的反馈体系。

  现代工匠精神是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而萌芽,继而在工业化发展中,得以锤炼的一种集体型的精神状态。

  从市场来看,一方面,不宽容爱维权的消费者和慷慨的“粉丝经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力量,形成了惩恶和扬善的直接倒逼机制;另一方面,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以及生活品质的提升,都对质量和匠心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也是当下为什么消费者普遍关注“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工匠精神不是能呼叫出来,而是需要被培育出来的。比如,如何建立完善的工业信用体系、奖励质量大师,是我们需要考量的问题;如何通过制度顶层设计,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形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着力点。此外,加强行业学会协会的力量,亦是题中应有之义。行业协会学会的知识引导、标准建立、工程师资格认证、教育培训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工匠精神”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总之,工匠精神不是个体的光芒,而是群体文化与商业机制的结晶;工匠精神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靠培育和引导才能实现的;工匠精神不是道德与情操的伴随物,而是社会集体约束、身份认同的社会化产物。建设工匠精神,是工业软实力构建。(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知识中心)

(责编:沈王一、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