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1日08:34 来源:经济日报
贾康 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升的方针,体现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需求和供给是经济中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政府的调控职能在于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动态平衡。过去,经验较丰富、较成熟的是总量型的“需求管理”,以抽紧或放松银根、对总需求刺激或抑制实施“反周期”操作。被人们长期忽视的是供给管理,其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定向调控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理性掌握的难度也比需求管理大得多。
首先,从经济学基础理论层面说,人的需求是原生动力,但供给侧对需求侧的响应机制及其特征,却是划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时代的决定性因素。使人类社会从以采集、狩猎来满足生存需要的原始状态,一路走过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标志的文明提升过程,其中关键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新,都发生在供给侧。在全球化时代,供给侧以美国苹果产品为代表的产出创新,可以在中国引出释放消费需求的购买热潮;出于对国内一些供给品鱼龙混杂、质量无法保证的预期,中国游客会到日本去大量出手购买使家庭卫生设施升级换代的“马桶盖”。过去需求侧总量视野内称为动力来源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其实必然演变出“结构化”的动力问题,但我们只有将这种结构化逻辑传导、转移到供给侧充分展开,才真正形成了对整个经济增长动力体系的认知和把握。
其次,从我国经济社会转轨过程和具体国情看,客观上特别需要注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在“三农”、区域协调、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科技创新、重点建设等方面补短板、优结构,特别是以制度供给、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引领新常态,形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后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贴标签式地选择新概念,而是实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否定需求侧意义、作用和简单搬用美国供给学派的“减税为主”思路,而是借鉴中外所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有益经验而侧重于供给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继续大踏步跟上时代,最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常态“新”已明朗,“常”未实现。面临矛盾凸显的挑战,必须打造新的动力体系。各国经验都表明,供给侧涉及的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和制度这5大要素中的前3项,在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前的过程中,较易表现出其支撑力和对发展的贡献,但其后因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转向衰减,中国即如此。为引领新常态,我们必须更多地依靠后两大要素的潜力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制度改革带来“最大红利”,这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冲下行因素、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主要“正能量”原动力。这样的问题导向,亟须在改革中解除供给抑制、放松供给约束,包括调整人口政策,优化劳动力供给,深化金融改革,等等。
虽然新阶段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任务艰巨,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迎难而上,敢涉险滩,啃硬骨头。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不仅可以有技术层面的“后发优势”,不仅可以消解渐进改革“路径依赖”上的某些“后发劣势”,还有望形成“先发优势”。(摘自《供给侧改革十讲》序言)
相关专题 |
· 贾 康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