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5日14:5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研智库论坛2016·杭州论坛举行——
6月18日,“国研智库论坛2016·杭州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沿线港口转型升级与协调发展”,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部署,服务于政策咨询研究工作,并推动国家高端智库与地方政府及行业企业之间建立长效互动机制。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国研智库、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承办。浙江省副省长孙景淼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作主旨演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包月阳主持论坛。
我国港口发展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壮大海洋经济成为“十三五”重点
港口是支撑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但其战略意义远远超越一般基础设施,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实行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要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必由之路。在此情况下,我们更加要充分认识到,港口经济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家战略中不断提升的战略意义。”隆国强说。
孙景淼也在致辞中说,港口是水陆交通和物流的枢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沿海港口的发展直接相关。“如今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与发展,沿线港口今后将扮演更加重要、更加关键的角色。”
隆国强表示,当前中国港口发展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大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新挑战。具体包括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速度与格局的变化,我国产业转移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我国物流运输长期存在的“进”“出”不匹配问题与矛盾以及对港口安全和监管体制的新要求等五大方面。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常兴华则坦言,我国港口大多是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其产业结构与港口现状与计划经济背景相联系,港口发展同质化、无序竞争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环渤海5000多公里范围内,有60多个港口,其中排到全国前十大港口中有六个至今仍主要以运输煤炭和大型铁矿石为主。”常兴华表示,当前我国港口的软实力仍较为欠缺,包括港口的法律制度、金融创新、服务标准规范等方面。此外,我国港口的运输体系也不太合理,90%以上仍是依靠公路来连接。未来,如何做好“水水”“水铁”运输结合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诚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以及监管体制的变化,对未来港口经济发展将带来新的要求。恰恰在这些新要求新挑战中,也蕴含着新机遇。
隆国强具体表示,首先,全球性海运船舶大型化带来了新机遇。“为了降低成本,如今游轮、集装箱以及干散货船越造越大,对原有的港口航道设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谁能做到、谁有优势,谁就有机会。”其次,物流运输的多式联运也会对港口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第三,“一带一路”的机遇。第四,信息化的进步会对港口管理、物流运作、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信息化既是推动未来港口现代化、智能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机遇。第五,国家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港口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隆国强认为,下一步,我们要主动对接并积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各自港口条件,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港口转型发展、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要不断推进港口集群化发展、智能化发展和产业化发展。同时,依托港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重要的是,要不断深化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张占海在发言中强调了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张占海表示,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海洋事务在国际事务中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高。因此,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今后,我国应进一步壮大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张占海认为,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在推动港口与航运物流业、滨海旅游业发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服务业比重,壮大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捕捞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推进重点。
财政部研究室巡视员汪义达重点围绕“构建合作包容的投融资体系,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面,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构建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投融资体系的渠道,切实发挥区域多边开放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以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模式,推动包容式发展;更好地发挥我国开放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加大对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和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对内对接国内企业需求,对外对接各国发展战略规划,并加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港口建设、产业合作等提供投融资支持。第二,积极创造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融资环境,构建多层次区域货币体系,增强金融稳定和降低汇率风险,加快推进区域内金融市场开放,提高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创新融资模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第三,大力加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项目投资管理,重视项目投资的整体规划和指导,综合引导各类渠道资金项目投向,统筹有序地推进投资项目;规范国内机构海外投资行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建设质量;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整合好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咨询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涵盖国别投资市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对体系以及重大信息发布机制的统一风险管理平台,为企业海外的项目投资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和风险解决方案,引导企业加快构建对外投资金融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提升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抢抓港、产、城联动新机遇 浙江已迈出重要一步
在新的发展环境之下,今后如何整合我国在海洋经济方面的资源,特别是加强港口间的资源整合,将成为我国对接“一带一路”、捕捉新机遇的重要方向和路径。在此方面,浙江省已经开始新的探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与港口管理体系整合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全省沿海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57万标箱,其中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9亿吨,连续七年居世界各港口之首,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63万标箱,超过香港跃居为世界第四位,增幅为全球十大港口首位。
孙景淼介绍,当前,浙江省大力推进沿海港口整合,发挥浙江港口的整体优势,组建了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和省海港集团,实现了宁波舟山港实质性一体化,整合相关资源和平台,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了口岸监管一体化便利化,推动了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港口综合竞争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放眼“十三五”,浙江省海洋港口转型升级和一体化发展设有“三大战略定位”和“四个一流”的发展目标。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善坤在发言中指出,“三大战略定位”是指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成为全国港口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四个一流”即建设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全球一流的航运服务基地、全球一流的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以及全球一流的港口运营集团。争取到“十三五”时期末,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2.5亿吨,保持年均2%-3%的增长幅度。
为实现“四个一流”的发展目标,孙景淼和张善坤给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着力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一是加快实施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孙景淼指出,今后应在完成宁波舟山港整合的基础上,加快整合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等沿海港口,积极整合义乌陆港,实现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二是优化全省海洋港口发展布局,形成“一体两翼多联”的港口发展格局。其中,“一体”即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切实发挥宁波舟山港的龙头带动作用,要优化宁波舟山港的内部建设布局。“两翼”主要指以东南沿海为一翼,以温州港、台州港和浙北环杭州湾港口(嘉兴港、杭州港、绍兴港)为一翼,坚持互促共进、统筹推进港口建设,与宁波舟山港形成一体化、协同发展台式。“多联”就是联动发展义乌国际陆港、湖州港、金华兰溪港、丽水青田港等内河港口,形成全省海港与内河港口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全省内陆各市出海口全覆盖。三是切实推进宁波舟山港由国际大港向国际强港转变。一方面,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贸易、航运服务功能,以有效提升港口软实力。另一方面,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跨区域发展,推动组建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合作秘书处,积极布局沿海“一带一路”的沿海合作投资。“还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沿线浙江籍华人华侨聚集、浙商力量较强的优势,加强与全球其他港口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高效便捷的港口网络,实现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孙景淼说。
第二,着力打造全球一流的航运服务基地。一是加快发展港航物流业。包括加快发展冷链物流、汽车整车物流、保税物流等特色物流业,延长物流价值链,提升附加值。培育大型的新型物流企业,鼓励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逐步在海关监管区形成跨境电子商务的集聚区。二是要培育发展港航服务业。包括支持培育船舶代理、客货代理品牌企业,争取放宽外资股的比例限制,吸引外资;鼓励发展港航科技研发、教育培训、船舶管理,另外还要培育航运金融服务市场,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加力发展航运金融、信托、担保、投资资金管理,商业保理、信用评级等服务业。三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快进一步完善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海河联运、海空联运,突出多式联运服务的智慧化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急需的航道、锚地、进港铁路支线等集疏运项目,解决海港集疏运节点问题和“断头路”问题,降低工作集疏运分担比例,进一步推进港口集疏运的网络。“今后要以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支撑服务平台构建和江海直达船型研发为突破口,着力抓好完善大宗商品与集装箱中转运输体系、打造大宗商品储备加工基地、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江海联运集疏运网络、创新体制机制等六大任务,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孙景淼建议。
第三,着力打造全球一流的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加工基地。张善坤指出,一是要扩大大宗商品的储备,发挥宁波、舟山港的区位条件、群岛岸线资源以及岛链式国际深水港群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二是做强大宗商品的加工。三是提升大宗商品交易。统筹建设舟山、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机构。
第四,着力打造全球一流港口运营集团。张善坤具体表示,一是做大做强海港集团,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我国海洋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平台。二是要提升宁波舟山港的国际影响力。三是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加快推进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以现代化枢纽港为核心,以现代海洋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重要节点城市为支点,打造覆盖长三角、辐射长江经济带、服务“一带一路”的港口经济圈,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副所长郝军在发言中特别强调,未来浙南港口的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来看,首先,有利于完善沿海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加快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强化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系,完善我国沿海区域发展格局,增强沿海区域开发开放的总体实力;有利于积极探索海陆联动的新思路与新举措,提升浙江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能力。
其次,有利于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提升温州在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地位。依托海洋资源、区位优势,以综合枢纽港、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为主要平台,在更广泛的海洋领域和范围拓展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空间,全面扩大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度。
第三,有利于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集约利用港口岸线、海岛、滩涂等资源,规范海洋资源开发行为,保护海岛、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海和谐。
最后,有利于提升我国综合补给能力,为海上执法、海洋油气、旅游和渔业等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而对于地处浙江省最南端一个坐拥900多万人口的改革大市温州来说,同样希望未来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和发展,为自身港口抢抓更多新机遇。温州市交通局局长董庆华坦言,尽管温州的港口资源丰富,但温州港口的发展在过去错过了很多机会。“希望通过浙江省的港口大整合,能够给温州的港区带来更多新机遇;希望今后在去产能、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温州能够在港、产、城联动方面抢抓住更多机遇。”
作为国家第一批践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之一的企业,中国海外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士明在发言中表示,“一带一路”给中国海外控股集团带来了很多新机遇。但是今后如何把握好这种机遇,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顶级智库思想,帮助企业理清思路、提升投资方向。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得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带一路’沿线的港口转型升级与协调发展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一个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企业,将把握市场机会,规避风险,做一个创新型企业。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在浙江省投资海洋经济的力度。”
“国研智库论坛”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接指导下,依照国研中心打造“中国特色一流智库”与建设“高端智库”发展目标,围绕“建设成为高质量服务中央决策的核心智库、科学评估重大决策的重点机构、准确解读重大政策的新型组织、有效整合智库资源的高端平台”的发展方向,举全国研中心之力并由其直属机构中国发展出版社具体组织的高端论坛,由“国研智库论坛年会”、“国研智库新年论坛”、“国研智库月度论坛或地方论坛”及“国际对话”组成。“国研智库论坛2016·杭州论坛”属于“国研智库论坛地方论坛”的组成部分。(记者 张倪)
相关专题 |
· 《中国发展观察》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