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30日08:45 来源:光明日报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前进大路上,思想家个人的“思之历史性”与哲学史中“历史性之思”的结合,使得哲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变为整个时代变迁的重要缩影,成为时代发展的风向标和历史演进的先驱者。
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自被哲学“选中”之日起,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科研部主任韩庆祥就与这一“无用之学”相守相伴,用哲学之思传递时代之光,把哲学命运、学者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人学:通往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之路
1988年初春的某个夜晚,刚过而立之年的韩庆祥伏在案头,重重写下了“空白”“潜在”“局限”六个字。此时,“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在他心头萦绕数月。认真思考与反复忖度让他发现,所谓对某一哲学的发展都是以特定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方位”为参照系而展开的。为此,他提出要“填补空白”“发掘潜在”“克服局限”。
时间回到1972年,初中毕业时,韩庆祥适逢“推荐”上高中,成绩优秀的他意外“落榜”,只好辍学回家。开拖拉机、喷洒农药……各种农活填满了时间,让他饱尝生活的艰辛。
1977年恢复高考后,初中毕业的韩庆祥重拾学业。尽管成绩高于重点线50多分,但他还是选择了把握十足的郑州大学政教系。一年后,政教系分科,韩庆祥被哲学系“选中”。自此,哲学与人生便连在了一起。
人们对哲学的偏见并未阻却韩庆祥学习哲学的兴趣。由于对哲学“越学越有味道”,他更立志要考研读博。
1983年,韩庆祥考入吉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彼时,中国大地已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有学者提出,过去对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否定,是“文革”这场浩劫的思想根源。
“当时我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问题的论著,也读了不少西方学者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著作,对人学研究形成了初步认识。”
“应确立现实的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抱定研究志向后,他便扎进书海,奋力汲取思想营养。
“不浮躁,不受干扰,心能静下来。”与学友邹广文结伴读书、秉烛夜读,成为韩庆祥的不二选择。二人学习累了,便去操场跑步。跑步回来,关于哲学的对话开始展开。他向邹广文请教西方哲学,邹广文与他一起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986年,怀揣着对人学研究的浓厚兴趣,韩庆祥慕名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并一举考中,师从我国著名哲学家、人学奠基者黄枬森教授。韩庆祥回忆,“黄老要求我们读书、汇报心得、写论文,每每耳提面命式的点拨过后,总能把我引向哲学思维的深处。”
1989年,韩庆祥与黄枬森教授合写的学术论文《关于建构人学的若干设想》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
“与黄老合作写文章,对我的带动很大。他宽容、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研究方式值得我学习。”回忆起黄枬森教授鼓励他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研究方向,强调要采取科学与价值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人的问题,韩庆祥深感肩上责任:“要真正对人的问题给予科学分析和价值关怀。”
带着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韩庆祥赴莫斯科大学进修。当时苏联正值动荡前夜,匮乏的物质生活让韩庆祥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进修期间,他搜集并阅读了大量苏联学者研究人的本性和人的发展方面的著作,对人学有了更为深刻的体认。
在哲学通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的途中,韩庆祥感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终结了抽象、思辨的形而上学哲学,把现实的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把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把人的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追寻的价值目标。
“人学要走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务必要在提升时代精神和把握人的生活世界的基础上锻造核心价值理念,为当代中国人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和有力的精神支持。”韩庆祥发出心声。
能力本位论:“使人凭本事吃饭、凭能绩立足”
访学归国后,韩庆祥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工作。
在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过程中,韩庆祥感受最深的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许多深层次前沿问题,通过领导干部带进了中央党校;作为哲学教员,必须从哲学思维角度把这些问题转换为学术问题,进而提升出哲学思想。”自此,他便开启了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路。
“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他看来,“哲学是在研究之后才谈论的。”所谓研究之后,实际上就是找准问题之后。
1991年,韩庆祥“下沉”到河北省卢龙县挂职锻炼。他发现,研究人学的实践目的之一,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但遗憾的是,本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有时却掣肘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未必能在现实中获得尊重和重用,没有背景和关系的“老实人”往往会在工作中吃亏。
如何消解权力本位、物本位、关系本位,鼓励人努力奋斗、发挥能力、贡献业绩?这些问题驱使着韩庆祥去寻找“建立一种能使每个人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方式”——“能力本位”,要“使人凭本事吃饭、凭能绩立足”。
以哲学之思透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韩庆祥指出,部分国有企业之所以走不出困境,原因之一就是权力本位的体制和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体制和文化没有真正建立;有些地方之所以腐败严重、风气不正,其中一个深层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确立起凭能绩立足的文化环境和生态,反倒“关系”盛行……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韩庆祥在国内学术界首创“能力本位”,并提出“能本管理论”“能力社会论”“能力建设论”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有人评价:“这些透视清晰而有力度,为人们剖析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找到了一条有效思路。”
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与治国理政:“让思想的力量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应有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始终为着“改变世界”的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创造。
在哲学思考中,韩庆祥感受到,大量“中国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权力至上的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他提出,“确立‘能力本位’,需要改造权力至上的社会结构,需要公正的社会秩序。”
从对能力问题的哲学研究深入到对社会层级结构的哲学探讨,韩庆祥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其《社会层级结构理论》一书,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治国理政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结构问题。”韩庆祥表示,中央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印证了研究结构问题、提出层级结构理论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迎刃而解,但也剩下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013年12月3日,韩庆祥步入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讲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社会存在”,韩庆祥强调,“要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和方法,来健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并据此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工作思路。”
学好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韩庆祥始终认为,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更难以不断前进。
“今天,我们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其要义之一,就是应分析其蕴含的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要注重思想的力量,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养,让思想的力量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应有作用。”他始终坚持,有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思路;有好的思路,才会有破浪前行、直挂云帆的坚定自信和越走越宽广的光明大道。
深刻把握现实需求与理论供给:“建构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中国问题的哲学话语体系”
2016年5月,一场分析形势、沟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殷期待,让韩庆祥倍感振奋。
“一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需要和供给的关系。”在韩庆祥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实际上就关乎现实需要和理论供给的深层关系。
——就需要方而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迫切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握住历史脉络,用心谋划未来,建设思想中国。
——就供给方而言,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看到我们理论供给的不足之处:有人习惯于照本宣科的研究方式和写作方式,不大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有人对现实问题不愿研究、不敢研究、不去研究;有人会讲教科书中的话、西方的话、经典文本中的话,却不会讲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的话;有人对经典文本研究有余而对现实逻辑研究不足,对西方理论研究有余而对中国问题研究不足。这些悬在空中、吊在书房里的学问达不到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党、国家、人民的期待。
通晓了需要和供给的关系,韩庆祥在教学中也针对不同学员需求实现“精准供给”。作为中央党校主体班次的主讲教授,多年累积的教学经验,使得他的课堂教学从未枯燥乏味,生动的故事和经典的案例背后的哲学智慧、哲学思维、哲学方法令学员咀嚼品味。“我们在韩庆祥教授的教学中领略到了哲学的妙用”,不少学员表示。
“中国的实践要由中国人来总结,中国的故事要由中国人来讲,中国的乐章要由中国人来奏响。”多年来,韩庆祥力倡“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的研究范式,既要头顶着星空,也要脚踩着大地;既要读书本之书,也要读实践之书;既要会说教科书中的话、经典文本中的话、西方的话,更要会说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的话,要“建构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且融通中外的哲学话语体系”。
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真正的学者应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用哲学之思传递时代之光。这是韩庆祥笃定的信条,也是他如一的行动。
专家名片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伦理学》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历任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研究生院院长,现任科研部主任。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能力问题和政治哲学,著有《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引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思想是时代的声音:从哲学到人学》《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思想的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等,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获“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主编的《哲学理论创新》丛书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记者 张胜)
相关专题 |
· 韩庆祥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