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东京:魏克塞尔的误导

2016年06月20日08:31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魏克塞尔的误导

前篇文章我写《利率不是政策工具》,限于篇幅对“利率工具论”的渊源未作分析。据我所知,最早提出利率是政策工具的经济学家是魏克塞尔。魏克塞尔何许人今天知道的读者怕不多,不过上世纪初他可是位风云人物。熊彼特曾赞他为“瑞典的马歇尔”“北欧经济学的顶峰”。

事实上,魏克塞尔也非浪得虚名。1898年,他的《利息与价格》一经出版便轰动欧洲。关于他对经济学的贡献,学界公认是他首次将价格分析与货币分析加以连接;首次将经济学静态分析引向宏观动态分析;首次提出了“非中性货币理论”与“累积过程原理”。今天大行其道的“利率工具论”,就是由该原理推导出来的。

为方便读者评判,让我对魏克塞尔的推导作简要介绍。

从萨伊到马歇尔,大多数经济学家皆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即价格由商品供求决定,货币增减只会影响价格总水平而不会改变商品比价,故而对经济不会产生影响。而魏克塞尔看法却相反,认为货币不仅是交换媒介,而且有储藏功能。若有人卖出商品后不马上买,货币被储藏,商品供求就会失衡,所以他认定货币是非中性的,对经济会产生影响。

魏克塞尔说:由于货币非中性,要想让商品供求恢复均衡就得用“利率”调节价格。为此他借用了庞巴维克的“自然利率”与“实际利率”来解释自己的观点。所谓自然利率,是指不存在货币时的“实物资本”借贷利率;而实际利率则是指“货币资本”的借贷利率。魏克塞尔指出,自然利率不同于实际利率,前者不影响价格,后者会影响价格。

他的推理是这样的:当实际利率高于自然利率,企业会觉得有利可图而增加贷款扩大投资,投资需求增加会抬高原材料、劳动力与土地等要素的价格。要素价格上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增加,这样又会继续拉动消费品价格上涨,于是价格就形成了一个向上累积的过程。反过来,若实际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价格变动方向相反,会出现一个向下累积的过程。

魏克塞尔由此得出结论说:利率与价格之间有某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而且由于货币的存在,实际利率往往会偏离自然利率,也正因如此,要想保持价格稳定就必须适时调控实际利率,让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保持一致。于是由此引申,学界就有了“利率是政策工具”的说法。

对以上魏克塞尔的论证不知读者怎么看,实不相瞒,《利率与价格》我曾读过不下三遍。学生时代读过不算,那时候是为了应付考试;十五年前为了写《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名著》重读,仍觉得无懈可击,还多次在自己文章中引证过他的理论。可最近再读,却发现了他的理论有疑点,准确地讲是让我产生了一些疑惑:

魏克塞尔说,货币出现后实际利率会偏离自然利率,而我却总也想不通实际利率为何会偏离自然利率。根据庞巴维克的定义,利息是货币的时差之价;而费雪将利息定义为“不耐”的代价。两人表述不同但意思相近,即利息(利率)高低取决于借期的长短或不耐程度,与借贷品是“实物”还是“货币”无关。这是说,货币出现前利率由“不耐”决定;货币出现后利率仍由“不耐”决定。

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决定利率的是同一因素(不耐),实际利率就应该等于自然利率,两者怎可能偏离呢?我个人揣测,魏克塞尔相信实际利率会偏离自然利率,大概与多数学者一样也将利息看成了货币的价格,以为利率的高低是由货币供求定。只可惜这看法是错的,我在前篇文章中论证过,货币的价格不是利息,而是它所交换的商品数量。此其一。

疑惑二:价格上涨究竟是由利率推动还是货币量拉动?毫无疑问,单个商品的价格是由该商品的供求决定;而价格总水平则由货币供求决定。换句话说,利率既不能改变单个商品的价格,也不能影响价格的总水平。照魏克塞尔的说法,实际利率若低于自然利率企业会有扩贷需求。可我要追问的是:若货币供应没增加,企业无款可贷,利率怎可能拉高要素价格?若要素价格不涨,要素所有者收入不增加,当然消费品价格也不可能涨。由此可见,决定价格总水平的是货币量而非利率。

疑惑三:央行调控实际利率的依凭为何?说过了,货币市场的“实际利率”在量上其实就等于“自然利率”。退一步,即便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不等,可在货币经济下你能知道自然利率是多少么?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我们不知道今天的自然利率是多少,请问央行又何以去调控实际利率?在我看来,所谓调控实际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一致的主张不是自欺欺人,就是为操纵利率提供借口。

由此看来,魏克塞尔的“利率工具论”确实是一种误导。为澄清误解,我这里要重申三点:第一,商品价格是微观现象,价格总水平是宏观现象,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第二,价格总水平由货币供求决定,货币供过于求会通胀,货币供不应求则通缩,价格总水平与利率无关;第三,利率由“不耐程度”决定,尽管通胀时期“不耐程度”有可能会加剧,但不能因此就说利率是由货币供求决定,更不要误以为加息可以抑制通胀。

我说清楚了么?不肯定。期待着读者的回应!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王东京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