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东京:稀缺资源的配置规则

2016年06月13日08:16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稀缺资源的配置规则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在经济学看来,但凡有效用的物品皆为资源;而所谓稀缺资源,则是指那些多胜于少、有胜于无的物品。此类资源有个显著特点,即使用者之间存在竞争。学界曾有人质疑:世上并非所有资源都稀缺,经济学为何要假设“资源稀缺”?

说世上不是所有资源都稀缺是对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也是资源,可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这一点并非经济学家不清楚;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些资源不稀缺,经济学才作这样的假设。此假设的意思是:不稀缺的资源无需研究,经济学只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可见,此假设不过是要给经济学划出研究的范围。

倘如此,就带出一个问题:既然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那么稀缺资源如何配置?换句话说,在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源应优先配置给谁?

这问题显然与资源配置的规则有关。规则不同,配置结果会不同。以自行车比赛为例。比赛要分胜负,就得定规则,自行车比赛规则有两种:一是看谁骑得快(比速度);另一个是看谁骑得慢(比车技)。若采用第一种规则,年轻人胜出的机会多;但若采用第二种规则,中老年人也可能会胜出。

资源配置也如是。稀缺的资源谁先能得到,也要看配置规则怎么定。现实生活里,配置资源的规则很多:竞价购买是一种规则;排队购买或者抓阄是一种规则;投票决定也是一种规则。需要研究的是,面对这些规则我们如何选择?或在何条件下选择何种规则?

有一种观点,说市场经济下最佳的资源配置规则是竞价。不能说这观点不对,但不全对。我的看法,配置规则的选择要受资源所有权的约束。私人所有的资源可以通过竞价配置;但若资源公有,竞价未必就是唯一的规则。想想公共图书馆座位吧,无论中国外国,我们恐怕找不见一个竞价配置的例子。

私有资源所以可以竞价,是因为配置私有资源竞价比其他规则更有效率。比如市场新推出了一款空气净化器供不应求,如果不竞价你认为净化器应先卖给谁?让消费者排队最简单,可排队要浪费消费者大量时间;若按消费者需求程度卖,有人说家里有小孩需要净化器;有人说家里有老人更需要净化器。到底谁更需要你怎么甄别?所以相对而言,可取的办法是让消费者竞价。

在经济学看来,通过竞价配置私人资源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可节省排队时间。排队不创造任何财富,对社会来说纯粹是浪费,故用竞价代替排队就是减少浪费。第二,可避免寻租。商品短缺若不允许竞价,难免会有人去托关系、走后门,这样各类寻租行为会层出不穷。第三,可增加社会财富。竞价配置是让出价高者得,这样企业利润增加会扩大生产、改善供应。

私有资源可以竞价配置,公有资源怎么配置?前面讲,竞价不是公有资源配置的唯一规则,但并不是说公有资源就不能竞价。留意观察,国内公有资源竞价配置的例子也不乏存在。国家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有,是公有资源,而现在的城市土地出让一律采用招拍挂,招拍挂不是竞价是什么?可见,对公有资源的配置也需分类处理。

从功能看,公有资源可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经营性资源;一类是非经营性资源。经营性资源包括城市土地、国有企业的经营性产品以及政府提供的经营性设施等。由于此类资源具有商品性质,当然可以竞价配置;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非经营性资源具有福利属性,则不宜采用竞价规则。

问题在于,如果非经营性资源不用竞价规则,那么应该用什么规则?我认为此类资源配置规则的选择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公众福利最大化;二是交易费用最小化。所谓公众福利最大化是指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共享;而所谓交易费用最小化,是指规则的执行成本要尽可能低。不然,规则选择不当不仅会引发冲突,还会劳民伤财。

以上两条只是大的原则,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我们还需要根据使用特点对非经营性资源进行细分。反复考虑,我认为可将它们分为三类:一是使用上不存在排他性的资源;二是使用有排他性但使用不存在负外部性的资源;三是使用有排他性且使用具有负外部性的资源。

第一类是典型的公共品。代表性的资源是长江航道上的灯塔。由于灯塔一类的公共品使用不排他,一个人使用不妨碍别人同时使用,使用人数的多少也不会增加公共品的提供成本;而且不会因为使用上的摩擦增加交易费用,故此类资源的配置尽可放开,让消费者各取所需。

第二类资源是准公共品。其代表性资源是上面提到的公共图书馆座位。此类资源使用上有竞争,但一个人使用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没有负外部性。这类资源的配置既可以排队,也可以抓阄。至于到底选择排队还是抓阄,要看采用何种交易费用更低。

第三类资源也是准公共品。这方面的资源主要是公共休闲场所。一般地讲,公共休闲场所可自由使用,但由于某些使用行为(如在公共场所燃放烟花)有可能妨碍旁人,有负外部性,故此类资源让谁使用或不让谁使用得尊重民意。民意怎样体现?最直接的办法是投票。若投票成本过高,政府可去作民意调查,民调其实也是投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