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伟平 朱国旺 曾 文
扛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大旗,但在实践中却重智育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特质,冷落甚至歧视并不“优秀”而有个性的学生,狭隘而违背教育本质,殊不知——
在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下,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首先肯定是教学质量。尽管每个学校都扛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大旗,但在很多地方重智育教育而忽视学生个性特质,冷落甚至歧视并不“优秀”而有个性的学生,实践中有不少“恶例”产生恶果,毁了孩子的前程,令人痛心。
学生天生是不同的,教育无法培养出完全一样的学生,靠“模子”来刻、批量生产是不可能的,也是愚蠢的。因此,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不同特质的“优秀”学生,才是教育的本质。古代圣贤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方法,为何现代教育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是成绩优秀,心智健康、人格的健全更重要。
这就对我们提出一个课题,如何做到扭转错误导向?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艺术式教育。艺术式教育有如一个木匠,要具有一颗有情的匠心。一个真正的木匠,在他眼里,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头可以做椅面,较长的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横档,连一块小木头也可以做加固的木楔,这可谓“大匠眼中无弃材”。倘若教育中,教师对孩子也是这般珍视,以对待孤品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必定能为他们营造局部的晴天,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柔情,唤起学生对美好的追慕和期待,并用慢速快门来曝光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美。
从基因学上说,当今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神经科学及基因学说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把握。因此,我们知道脑内化学物质和神经递质的配方是由基因编码的。对全体人类而言,这些配方在99.9%的程度上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拥有造就了特定行为模式的一系列共同特质。但是,我们身上这些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化学配方还有0.1%是不同的,这也解释了人类一系列的个体差异,从身高到发色,再到谁有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天赋。
因此,科学的教育就是要尊重人基因0.1%的不同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多种学习技能与接触社会的平台,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效的挖掘与发挥。而在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中,人的身心就会达到一种愉悦而安宁的状态。
从心理学上说,许多“差生”和内向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并为此苦苦挣扎。这时,肯定他的天赋并鼓励他发展个人兴趣就能帮助他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当他们认识到自己无法成为学校里那些外向而又耀眼的孩子时,他的内心会非常失落,他需要家人和学校释放出接受他的信号,需要帮助他找到感兴趣的事情来激发他的想象力,这样才能让他的失落感逐渐消除。相反,如果孩子在学校内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他就可能会做出各自怪异和不端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更严重的可能会做出各种破坏性行为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从而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心智成熟与学问增长的平衡发展也离不开艺术式教育。鲁道夫·斯坦纳说:“那些尚未学会以美的方式漫步的人,那些不会通过美来捕捉真理的人,将永远达不到成年人的充分成熟,而这种成熟对于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是十分必要的。艺术式教育能够促进积极的、活跃的思维;而理智的思维是消极的,所涉及的是死的概念和呆滞的说法。所以,艺术式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意志教育,而意志能够唤起思维,使其进入积极状态。”
艺术式教育也是情感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最终成为大匠手中的“珍品”。
(作者分别为广东省珠海市校风监督员、珠海市第七中学教师)
相关专题 |
· 《中国发展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