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陈昌旭:奏响“脱贫攻坚 毕节率先”最强音

2016年05月16日08:32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奏响“脱贫攻坚 毕节率先”最强音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上世纪八十年代,毕节是贵州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毕节贫穷落后的状况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上对《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一文作出重要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1985年7月,胡锦涛同志到贵州任省委书记,经过大量调研,于1988年6月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毕节试验区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四次在重要讲话中肯定毕节工作,尤其2014年5月15日的重要批示,要求毕节试验区“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赋予了毕节试验区新的历史使命。今年3月2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议听取毕节市工作汇报时,省委书记陈敏尔要求,“做好毕节的工作,重要前提是深学笃用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毕节试验区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对毕节试验区“全力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高地”的要求,是毕节试验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

紧盯“决战决胜”抓脱贫

围绕实现“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73个贫困乡镇摘帽,198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41.14万户125.9万名贫困人口越线”的总体目标,制定“作战图”,立下“军令状”,用好“指挥棒”,配强“突击队”,扎紧“钱袋子”,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状态,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紧紧扭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责任链条”,落实好市领导包乡镇、县领导包村、乡镇干部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包保制度”,把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基层,级级压实责任,层层传递压力,确保各级干部用心用情用力抓落实。

紧盯“精准精细”抓脱贫

围绕总书记提出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退”四个问题和“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区域整体开发。继续运用“四看识别法”“两议三公开”等贫困人口识别好经验,建立“精准扶贫云”和“扶贫专线”,聚焦现有农村贫困人口,更加注重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切实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一户一策、因户施策实施特色产业脱贫、劳务输出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旅游脱贫、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资产收益脱贫,借鉴恒大集团无偿投资30亿元帮助大方县18万贫困群众实现2018年底整体脱贫的模式,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扶贫、广泛动员个人扶贫,实现“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紧盯“生产生态”抓脱贫

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努力把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一乡一品,一村一特”。巩固壮大煤电烟等支柱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建设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唱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栽好“摇钱树”,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注重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等生态新兴产业,补齐现代服务业这块短板,引导群众就地创业、就近就业。全力打好“治山、治水、治气、治渣”持久战,用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和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两把利剑,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守住山青、天蓝、水净、地洁“四条底线”。

紧盯“互联互通”抓脱贫

实施好路、水、房、电、讯、寨“六项行动计划”,按照国家建成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交通网络的要求,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实施好交通基础设施扶贫。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加快毕节中心枢纽城市建设,构筑联通内外的对外开放大平台,向东融入黔中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直至“海上丝绸之路”;向南携手打造“毕水兴经济带”;向西融入滇中经济圈、走向东南亚;向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圈,努力在经济协作、交通建设、旅游繁荣、产业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融入全国乃至世界。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紧盯市外市场需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订单农业,让农产品搭上“网络快车”,确保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

紧盯“民生民心”抓脱贫

统筹推进人口管理与社会治理,着力控制人口总量,提升人口素质,释放人口红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下功夫补齐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三块短板,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在校学生,高中生、中职生实行“两助三免”(扶贫专项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专科(高职)生、本科生实行“两助一免”(扶贫专项助学金、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决不让经济困难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鳏寡孤独、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救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政策导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搬迁整体化、识别精准化、工作人性化、安置多元化、政策明细化、组织系统化“六化”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好发展、能致富。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体系,健全文化教育、创业就业、食品药品、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安全,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全力创建“平安毕节”“法治毕节”。

紧盯“基层基础”抓脱贫

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以文朝荣、彭练基等先进模范精神为引导,精准选派贫困村“第一支书”,采取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年轻干部到强村、专业干部到产业村、离退休干部回原村的“六类干部到六类村”挂帮方式,推动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穷人跟着致富能人走,致富能人跟着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走。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基础“固本行动”,推进“能人进村”“能人治村”和“先锋示范工程”“能人兴村工程”“领头雁工程”,深化“农民讲师”巡讲活动,筑牢扶贫开发的基层基础,引导贫困群众增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内生动力,实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严把扶贫资金分配关、使用关和监管关,确保一分一厘、一丝一毫都用在刀刃上。

脱贫攻坚是当前毕节试验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发展任务、最大的民生任务、最大的战略行动,我们将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只争朝夕背水一战的紧迫感,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在试验区广袤的土地上奏响“脱贫攻坚、毕节率先”最强音!(作者系贵州省毕节市人民政府市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