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会议综述

2016年05月11日09:4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事关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16年4月9日,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在国家行政学院会议中心举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委党校等高等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这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现在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一、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起着统帅和引领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时代,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有学者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阐释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1.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最早起源于孔子对“有道之世”的社会发展理想的追求,他把“有道之世”分为“大同”和“小康”两个层次。“大同”是最高层次,孔子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小康”是较低层次的现实社会,孔子指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里的“小康”是达到“大同”的必经阶段。

2.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4年,他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邓小平的功绩之一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运用“小康”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词语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但是这一时期的小康社会的标准是初步的和低水平。

3.“十三五规划”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定

党的十八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具体的经济、创新、协调、生态、民生目标,充分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从内容上看,全面建成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从区域看,全国各地在2020年都要迈入小康社会,但是不等于各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以及贫困地区,而发达地区要向更高水平小康前进。同样,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也并非要同一天达到,有的指标可能会提前实现,有的需要更多时间,我们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从发展角度看,小康社会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但不是无限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并非终极目标。

4.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个不会变

第一,小康社会称谓不会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社会发展称谓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历史概念,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与会学者普遍倾向后者的表述。第二,依然存在贫困人口的问题不会变。收入高低是相对概念,任何社会都存在低收入群体,不可能全社会都是中高收入群体。因此只有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使少量的贫困的人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三,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不会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生产力水平达到了新高度,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差距。并且,人民群众的低层次需求满足后必然会产生更高层次需求。因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将长期存在。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会变。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靠后,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因此,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

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逻辑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然面临着一系列艰难挑战,与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科学规律

第一,必须把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认识和把握的自然规律有很多,比如水土资源和海洋资源都有其一定的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突破承载的极限,给自然以自我修复的空间。第二,必须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首要的就是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即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第三,必须把握和运用社会规律。在社会历史领域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存在着现实的联系以及客观的发展规律,比如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此,必须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运用科学方法

第一,学习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防止形而上学的思维。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形势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第二,深刻把握顶层设计的方法,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整体性、协同性非常强的事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既要加强城市工作的顶层设计,又要加强农村工作的顶层设计;既要经济工作的顶层设计,又要加强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既要加强开放型经济顶层设计、实现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要健全美丽中国的顶层设计、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遵循运用修补短板的方法,补齐短板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要抓住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加以解决,使问题在合适的时间能够及时得到处理;要抓住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予以修补,使之成为坚实的环节;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强烈的要求,切实解决好民生领域的重大问题。第四,系统树立全球视野的方法,把发展自觉放到全球范围内来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要求,而且也影响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发展,必须树立全球视野,从全球视野的高度谋划中国的发展。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三、全面建成小康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重要理论标志。为更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观察视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国家治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国家治理改革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现实主义改革,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考察中国国家治理存在哪些不足。第一,国家整合的统一性不足。人们一般认为“统一”意味着领土完整、主权统一,进而想到台湾等问题。其实“统一性”还包括市场、规则、标准、公民权利、司法判决、道路交通的统一。第二,国民身份与权利平等不足。从臣民向现代公民转换,要求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公民身份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民权利,可是中国当前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还存在一些公共服务的不平等。第三,法治和责任制水平不高。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如果法治和问责机制有效,就会减少不公正现象。但现实情况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2.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大任务

第一,具有足够的治理能力。现代国家首先要让国家有治理能力,然后才能谈得上如何实现治理现代化,既要避免陷入霍布斯式的无政府状态,又要避免走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第二,空间维度和观念维度实现国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国家统一性表明一个国家的整合水平,反映国家整体性、一致性和凝聚力。统一性可以分为不同层面,一个层面是车同轨、书同文,但是做到车同轨、书同文仅仅是国家浅层治理;第二个层面是主权统一、治权统一、民权统一,特别是公民权利在全国的统一;第三个层面是国家司法结果的统一、管理规章的统一、市场的统一、道路要统一。实现国家制度的统一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第三,国家治理实现方式上完成现代性改造。现代化除了物质层面,还有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统一性,在价值层面要接受民主、法治等现代的主流价值观。

3.大数据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

大数据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良好机遇,为创新国家管理方式提供技术保障,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手段支撑,为节省财政资金提供必要条件。为了更好运用大数据,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一,需要升级电子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务微博、微信水平,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网络问政系统、政府门户检索系统。第二,开放共享数据,发挥数据价值。加强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推动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第三,建立统一规范的大数据标准。按照急需急用原则建立全国统一企业发票数据库、银行账户数据库、居民身份信息库、个人财产信息库等民生数据库。第四,掌握大数据核心应用技术。目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使得数据安全风险指数增加,因此要坚持自主研发,培养领军人才,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团队攻关,在芯片、系统操作、数据挖掘、数据安全方面有所突破。第五,完善大数据立法。从法律层面规范政府、单位、个人提供和使用数据的权利义务,规范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政府保密的保护,对违反法律的实行严格惩罚。

4.发挥学会的智库作用

北京市政治学与行政学学会,除了承担学术研讨的功能之外,还承担北京市和国家的思想智库的一些功能。国家治理概念写入党的政治文件之后,迫切要求政治学行政学作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双重转变。与会学者指出,第一重转变是政治学行政学研究对象的转变,即应由单一走向多元,其中,“城市政治学行政学”的研究成为最新的学术生长点。随着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城市面临着积累性、新生性、趋势性等问题,这些都是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的新挑战。第二重转变是政治学行政学研究方法,即从过去定性的研究走向多样化,量化的研究方法以及混合研究方法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 修丽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