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新知新觉)

学者也有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

张继焦

2016年03月18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舆论的作用十分关键。从国内来看,好的舆论可以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从国际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提升我国软实力,为我国和平发展赢得良好外部环境,并增强我们的国际话语权。

当前,我国学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也越来越发现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有很多误解、误判,甚至有一些匪夷所思的看法。讲好中国故事,告诉西方世界中国的真实情况,阐释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制度,是我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发展路径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可称为“对立论”,即把中国看作与苏联和东欧国家一样,是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另类”,其“出路”必然是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下搞自由市场经济、宪政民主。另一种可称为“趋同论”,即认为中国处于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边缘”。“边缘”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西方的老路。这两种观点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西方中心主义。持这两种观点的西方学者都将西方视为人类发展的顶点,把西方发展模式奉为圭臬。过于自大使他们不愿睁大眼睛看看中国真实发生的事情,甚至闭着眼睛对中国指手划脚。既然他们不肯睁开眼睛看,我们就应该主动把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听。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和平发展既不是与西方的对立与抗争,也不是对西方的迁就和趋同,而是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理想的奋斗过程,走出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证明,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把中国的发展过程阐释好、解释清楚,把中国自身的特点讲出来。实现与国际社会的有效交流,需要形成和运用一种新型全球观。第一,客观理解和看待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不是对立或同化这样简单的二元关系,而是共同发展、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关系。过分吹捧或者追随西方模式的做法并不可取,我国学者在国际交流中应有学术自信。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西方国家的认识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们的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以我多年在欧美国家生活和考察的经历来看,西方国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强、那么好。那些自由主义者视西方为梦想天堂、人间正道,与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以西方为中心的崇洋媚外观点实不可取。第二,清楚了解和认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关系。我国发展的目的不是追求霸权,而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因此,“中国威胁论”是无稽之谈。当前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上建立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我国和周边国家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支撑。它不但能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也可以带动周边国家共同走向繁荣。本着与西方求同存异、谋求共同发展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态度讲述中国故事,就能增强中国故事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

(作者为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18日 07 版)

相关新闻:


解读:从六段论述读懂习总书记2016年两会“团组”讲话 

习近平支招东北振兴,为什么强调领导干部“精气神”

习近平"三个着力"促湘发展 打赢供给侧改革这场"硬仗"

习近平讲话释放重要信号:提振非公经济 定调政商关系

供给侧改革:按下经济结构转型的“快进键”

习近平讲话阐明新闻舆论工作"魂"与"神" 48字廓清职责使命

习近平绘就供给侧改革“路线图” 抓住中国发展“牛鼻子”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