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王义桅
编者按: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传播之路,“一带一路”不仅肩负着文明复兴的希望,也必将开启21世纪人类文明创新与传播奇观。当前,阿塞拜疆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欧盟委员会容克计划倡导建设欧洲单一数字市场等,说明世界各国都同样重视信息文明的创新与传播,这为“一带一路”倡导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国际合作基础。这其中,以信息基础设施为载体,文明传播为血脉的信息丝绸之路,将为开创人类新文明注入强大的信息驱动力。
回顾历史,东西方两大文明经过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直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切断丝绸之路(史称“奥斯曼之墙”),欧洲才被迫走向海洋,而欧洲走向海洋也得益于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经过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走向海洋,以殖民化方式开启全球化,导致丝绸之路衰落,东方文明走向封闭保守,进入所谓的近代西方中心世界。直至美国崛起,西方中心从欧洲转到美国,欧洲衰落,历经欧洲一体化而无法根本上挽回颓势。如今,欧洲迎来了重返世界中心地位的历史性机遇,这就是欧亚大陆的复兴。欧亚大陆被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誉为“世界岛”,其一体化建设将产生让美国回归“孤岛”(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的战略效应,和让亚欧大陆重回人类文明中心的地缘效应,重塑全球地缘政治及全球化版图。
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是服务于这一宏大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
一年半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也面临着关键国家如印度的质疑及美国的可能抵制,甚至俄罗斯的支持也是有变数的。如何评估其风险,争取其早期收益?必须要有新思路。
丝绸之路是和平、贸易、文化交流之路。发展“一路一带”面临海上安全风险、国家猜忌,以及“三股势力”挑战。如何确保安全的发展与发展的安全?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中仅有的非美国盟国,长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没有海外盟友与军事基地,只能通过租赁、特许经营权、合建港口等方式解决海上通道安全及未来航母补给站等问题。建设“一带一路”,要突破思维传统,树立创新意识。
两条丝绸之路首先是一个欧亚地区交通网络: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这些建设周期长,维护和经营成本高,可考虑在政策、交通、贸易、货币、民心等“五通”基础上增加第六通——网通,建设网上丝绸之路。
原因正在于“一带一路”所面临的三大革命:
一、颜色革命。“一带一路”沿途、沿岸64个国家中,一些国家甚至公开恐吓“支持不足而捣乱有余”,可能配合外界干扰“一带一路”建设。美国一直在中亚、中东、东南亚等地搞颜色革命,除了五个斯坦外,近年加紧在缅甸、越南、老挝推广,如出现政局不稳或对华关系紧张,导致立场的逆转,将极大干扰“一带一路”建设。因为基础设施投资都是战略性、长期性的,有赖于沿途国家的政局稳定、对华关系稳定。网络走出去,实现网通,可未雨绸缪,有效防范。
二、草根革命。中国企业走出去,习惯走上层路线,可能遭遇来自不稳定国家和地区的草根革命冲击,将来中国可能陷入疲于应对海外利益维护、海外法人安全的挑战,超越中国外交、安全防范能力。中国国内NGO不发达,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社会联系不紧密,必须发挥好网民、网络技术优势弥补这一不足。
三、技术革命。沿“一带一路”的交通线路将会逐渐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由此通过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形成建筑业、冶金、能源、金融、通信、信息、物流、旅游等综合发展的经济走廊。因此,“一带一路”是高技术之路,是以中国技术换取欧亚大市场,推动中国制造成为国际标准, 网上丝绸之路将顺应技术革命需要,将我4G标准等推广,有利于在各行业推行我标准。
中国的优势是人、资本、技术,尤其在新兴产业如IT行业的技术。去年中国占据世界专利申请增量的三分之一,华为、中兴排名第一、第三,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资本。这是我们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的本钱。
因此,在“五通”之外补充“网通”内容,建设“网上丝绸之路”,是全面发挥我比较优势,防范“一带一路”安全风险和提升我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中国工程师数量、质量优势,管理网络安全风险,联合打击网络反恐、网络犯罪,提升互联网国际治理的话语权的客观要求。
因此,建设信息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的应有之义。具体操作:
一、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框架内成立“一带一路”的“六通”协调、领导机制,“稳中求进”,坚持“五个统筹”:一是统筹周边外交与中国沿边沿海发展;二是统筹国内东、西部发展与地缘上的东、西两条线、两方向;三是统筹陆、海,既要倚陆向海,又要依海拓陆;四是统筹促进中国经济与人员“走出去”,和强化海外利益安全防范与保障;五是统筹中央统一指挥与重点发挥沿边、沿海省份积极性,防止一哄而上,在相关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全面有效发挥新型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建设好网上丝路。
二、抓住美国“放弃”在互联网域名权给私人公司的计划,联手欧洲推动ICANN民主化。欧洲是“一带一路”的终点,网络建设是重要内容。中欧合作大有可为。
三、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培育丝路人才。原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只考虑国内可持续发展,未考虑国际社会的中国需求。从美英霸权转移的经验看,美国将来会请求中国维持其海外军事基地,尤其是重要海峡、战略通道安全和全球公域安全。因此,中国应加速培养国际维和力量、海外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国际职员,形成“一带一路”沿岸、沿途、沿线的人力补给链与人脉网络,培养“网上丝绸之路”需要的信息化人才、网军、网民。
二、建立“一带一路”沿线信息化新秩序
在建设信息丝绸之路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一带一路”沿线信息化新秩序,充分发掘中国全面比较优势。
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中枢神经网络的作用。共建“一带一路”,除促进沿线各国实现共同繁荣之外,还应积极推动沿线信息化新秩序的建立。中国不仅要扮演好引导人的角色,还应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情报性作用,争取其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服务,既要发挥进攻性作用,又要发挥防守性作用。
在“一带一路”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中国优势,形成标准优势和竞争优势,从互联网、通信、信息服务、数字化等方面入手,输出中高端产品,帮助沿线国家开展规划与建设,同时建立信息情报搜集系统。
——将中国信息化规模优势提升为标准优势。中国信息产业经历了20多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球产业规模,在全球产业占比达到11%。信息的无疆域性及产业规模扩张的需要为我国信息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内在需求,而“一带一路”建设则为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推动产业联盟的形成,加速到沿线国家去建立销售网络、投资、并购、设立研发中心,全力拓展海外空间,并积极谋求技术标准、产业规则的建立,推动中国的信息化规模优势在沿线国家形成标准优势,是我国推进互联互通的重要工作。
——将中国技术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我国的信息化规模优势建立在巨大的技术优势基础上。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布局跨境电商市场,在跨境支付、物流、电商等领域,都强劲增长;航天通信领域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有华为、中兴通信等一批有技术实力的通信技术设施提供商抓住“一带一路”的契机,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技术优势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推动中国文明、文化形成区域认同感。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丝绸之路”具备丰富的历史内涵。要使中国文化、“丝绸之路”历史内涵在沿线区域更加深入人心,数字化技术具备更加直观的优势。将中国文化、历史文明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形成一批数字化文化产品,并在沿线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有助于形成区域性的文化认同感。
当然,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信息化新秩序要强化各国合作。推动沿线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的社会基础、信息化发展现状,设计各国的合作机制、建设的推进方式。
——沿线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国基础,寻求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为发展中国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不同,接受程度也不同。因而,在推进沿线信息化建设上,可以形成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模式,采用公私合营PPP模式。政府层面推动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间强化国际合作,利用智库力量,形成合力,这也是应对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沿线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互联互通”全方位的诠释了政策沟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跨国人员流动的国际发展实质,信息化建设的本质内容是信息流的畅通。因此,沿线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重要的合作内容。而在实际建设中,同样也是诸多其他建设项目不可或缺的内容。国际贸易畅通离不开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产业园园区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和通信,高铁、电站建设对卫星遥感、数字通信、动态安全监测等要求更高。因此,在推进其他建设项目进行的同时,必须强化信息化建设的紧密结合。
——沿线信息化建设可吸取新疆建设兵团经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中间不确定性因素多的特点。沿线信息化建设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在建设中,可以吸收新疆建设兵团的经验,实现一边建设一边产生效益的效果,避免出现过长的投资期、建设期及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损失
此外,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信息化新秩序要形成安全机制。“一带一路”沿线信息化建设在区域安全、情报信息方面具备重要意义,既能动态地防守、形成区域网络安全机制,又能够进攻性防守,通过积极推动区域认同感、掌握区域情报,来防止恐怖势力、反华势力的破坏。
——树立沿线信息化战略观,“一带一路”建设信息先行。要把建立中国主导的沿线信息化新秩序提高到战略的层面来。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看待“一带一路”中的信息化建设问题。建设“一带一路”,信息化必须先行,信息化建设不仅能为生产建设提供更多信息资源,还能在未来应对国际突发事件方面提供情报保障。
——树立沿线信息化安全观,推动建立沿线信息化安全机制。我国应该积极探讨规避根服务器不在我国的风险解决方式,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保障,提升我国在网络信息空间的行动自由和实际控制,并逐步形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种掌控能力和攻击能力。“一带一路”建设也必须重视信息化及大数据的情报作用,在推进沿线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合作过程中,通过专门部门及人员设置,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将信息化作为重要的情报来源。
——保障沿线信息化的通畅,防止反华势力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一带一路”建设。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是国际恐怖主义常用的手段之一。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信息畅通的命脉所在,信息技术也使得恐怖主义、反华势力的传播具备新的特征和便利条件。“一带一路”中的沿线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要注意国际恐怖主义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破坏,也要防止利用信息技术的破坏。
——注意当地国家的思想、信息冲击,防止引起情绪上的反感,影响“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发展阶段、宗教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思想上呈现多样化,并且部分国家社会思想较为保守。在推动沿线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国的特点,循序渐进,防止社会形成抵触情绪,影响“一带一路”的建设进程。
三、以信息丝绸之路建设提升我国际话语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然伴随着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极大提升。当前,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与“亚投行”设想正如火如荼地落实推进,为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提供历史性机遇,正在开启自“四大发明”以来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做出巨大贡献的新时代。
互联互通的主体是21世纪的基础设施,其中尤以互联网为时代亮点。互联网虽然并非中国的发明,然而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中国在互联网时代既面临巨大挑战,也具备巨大优势:
一是数量优势:人类工业化起源于英国,那个时候英国才几百万人口,第二个实现工业化的是比利时,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那也只有几千万人口,只有到了美国以后,工业化在人口数量才达到一亿级,而今天中国十几亿人在实现工业化。中国的手机用户12亿,网民数量6.49亿,微信用户就相当于一个美国的人口总数!现在的科学知识,基本上都来自于西方——德先生、赛先生。这一整套知识第一是关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它开创了现代化的历史才几百年。从数量上,中国已经超越了西方的普世价值模型了,无论这个模型是多么的客观多么的科学。所谓的普世价值有三个神话,一是把它偶然的成功说成是必然的;二是把短暂的说成是永恒的——短暂的领先说成是永远的领先;三是把地方性的东西说成是全球性的。因为整个世界都被欧洲殖民,包括美国,但是中国,文明未被殖民。所以世界古老文明里,只有中国没有被殖民。我们的规模不是西方普世价值所能衡涵盖的,换句话说,普世价值因为中国崛起而找了边界,这也是中国威胁论的缘由吧。
二是后发技术优势:中国公司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上具有后发优势,比如华为公司在5G移动通信技术方面世界领先。中国的微信用户世界之最,在发达国家都拥有广大市场,完全可以推广为世界标准,为世界提供中国式交流手段。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互联网+ ”时代,中国应该也能够提供后发技术优势在世界上唱响中国名片,为国际话语权提升提供先进的中国载体。
三是历史文化优势: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在互联网时代,可提倡“网以载道”,确立中国在网络治理方面的国际话语权,超越唯技术论。戴高乐曾说过,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悠久的国家。谁的历史?当然是西方的历史。西方知识很大程度上源于《圣经》,而《圣经》记载了人类各种古老文明,唯独没有中国。在耶稣诞生前221年,秦始皇已经统一了中国。一直到今天,中国的政治治理方式大体上还是秦开创的郡县制。对于西方来讲,中国的历史这么长,是很难以想象的。正如当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开启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一样,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快速普及,也正在开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
将这三大优势转化为三大资源,为互联网时代提升国际话语权指明了方向:
首先,将中国网民数量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外延。中国的网民是发达国家的总和,是印度的六倍,如何在互联网规则制定权上将数量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要求我们在新的领域实施转化,比如微信的推广,成为世界年轻人的主要交流手段;再有亚投行的中国主导作用,要研究罗马帝国如何开创“条条大路通罗马”境界,服务于我国家安全大战略,为中国远程投送能力及话语传播服务,并形成中国在电网、互联网领域的丝路标准、丝路话语权。
其次,将中国网络技术后发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载体。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尤其是5G通信技术的突破,为中国在欧亚非互联互通提供了高技术载体。如何巧妙地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智慧融入到技术开发、推广和运用中去,是“亚投行”、“一带一路”建设的努力方向。应加速打造信息丝绸之路,将65个沿线国家与我对接,确立中国在5G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领域的话语权。
再次,将中国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当今活生生的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内核。可考虑在孔子学院、智库联盟的试点基础上,成立亚洲基础设施组织、一带一路智库联盟、孔子学院联盟,或者APP“一带一路”,做好沿线国家在互联网领域的人心相通。“丝路花雨”就用网络技术将敦煌文化很好呈现在世人面前,为此做出表率。应在“一带一路”领导小组里设立信息小组,负责打造丝路文化、传播丝路精神、讲好丝路故事。
可以预计,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从“一带一路”建设开始,将迈入腾飞阶段,信息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信息化新秩序,是其重要抓手。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