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对
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将迈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主要是相对于三百年来的工业文明暴露出来的问题而产生并提出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增长速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社会公平问题、文化多元与平等面临挑战。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教育形态(特别是学校形态)也与人类社会不同的文明进程的演变总体保持一致。即人类社会走过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教育也完成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的转变。制度化教育总体上反映的是工业文明框架下的教育思维与制度设计,伴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诞生,制度化教育将如何突破?学校教育将向何方变革?将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教育探索的主线。
任何时代,教育都遵循两条基本的规律和使命: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既是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教育应承担的基本使命。并且根据全面发展人的学说和价值统一学说,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发展和价值的两个方面,不可片面认识和分割。因此,教育面临一个新时代的使命——如何促进生态文明的未来社会?学校教育自身贯穿生态文明的要求,从而培养适应并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人?
我认为,教育既是立足当下,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教育应当从两个方面主动适应变化,积极促进变化。一方面要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学校自身的教育生态”。当前两个方面分别有一些不同程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行动,例如“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的创建“绿色学校”行动,以及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生态研究中心、浙大教育生态研究所的一些“教育生态”理论研究和学区实验等;但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跨界的、更加系统的“绿色学校”+“生态文明”的实践探索,目前尚属空白,究其原因,可能是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对社会问题的研究相对分割所致。
这就要求学校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意识和行动纳入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中,培养适应和促进生态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未来人才;另一方面,要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渗透到学校的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各个环节中,实现学校自身的生态变革,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变革要求,也是师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学校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所谓全面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我认为或可称为“开展生态的教育”。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可持续发展内容和主题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二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仅是进入课程,还要纳入学校教育的全面环节。根据ESD的最新共识和倡议,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分别是经济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和文化的可持续;理解可持续发展,尤其要注意到可持续发展不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而是要照顾到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都能持续和协调地发展,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而不是以物质不断增长和增加本身为目的的发展。
我认为,当前学校教育非常缺乏这样的基本视野和知识,因此在现有学校课程中很难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纵观人教版小学教材,1/3的内容是直接关于环境教育的,特别是科学与语文课程;还有相当多的课程是关于乡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大量的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式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没有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建立起联系进行学科渗透或主题活动,将环境教育仅仅局限在打扫卫生、捡垃圾层面;将乡土文化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仅仅局限在剪纸、根雕等民间艺术的技艺特色本身上;将学校与社会教育的沟通(家校共建),仅仅局限在开家长会通报学生成绩等层面;这些都没有与身边实际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联起来。目前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正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课程》,并对广大乡村教师开放培训,并支持学校校长和老师在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调节中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
生态文明指导学校自身变革
这指的是“构建教育的生态”。在现实生活概念中,“生态”一词往往起源于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一般而言,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则生态系统越稳定,也就是越“生态”;但这种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庞大,而是相互关系选择性较多(从生物学的角度是指食物链丰富而不单一);并且各生物之间主要是一种依存与合作关系,而不是片面强调竞争与淘汰关系。
相对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教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有根本的区别,其对工业文明中片面强调“多”与“快”的竞争而不是平等关系,以及产品标准化而忽视多样性的深刻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思想反映在教育价值导向中,表现为对多样性的尊重,更加强调平等与合作,更加尊重人的同时,也维护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具体指导到学校生态层面,一方面包括学校之间的多样性的平等与尊重、互补与合作、主体个性与创造性等,当下“千校一面”的标准化、同构性的恶性竞争、贴标签式的“特色学校”以及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等现象,都是缺乏学校生态的表现;另一方面更是指学校内部的生态,例如课程的生态、教学的生态、管理的生态、评价的生态;以及“课程—教学—管理—评价”之间的链条互联关系。当前的“三级”课程、选修与必修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等都反映了课程形态与内容的多样性,但课程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不解决,就不具备“课程的生态”,教学亦是如此,课程与教学的生态性是学校办学生态性的集中体现;管理的生态性包括师生的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管理、行政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协调性;评价的生态性包括师生自评与互评、家长与社会评、上级评等的协调与合作,还包括过程评与结果评的协调等;而管办评对于学校层面而言,重点不在如何分离,而在于生态关系的构建。如此才能营造一个学校内部的生态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个性、尊重、平等、合作、主动、创新的学生来。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小题系编者所加,全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