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如果不革命了,我们的理论基础该怎样更新

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2016年02月04日16:29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如果不革命了,我们的理论基础该怎样更新

世情、国情、党情都已经发生和继续发生着变化。

世界有什么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由政治博弈向以核心价值观博弈的方向迁移。国家博弈存在着政治、利益和价值观等三大博弈,冷战前半期的博弈重心在政治制度,后半期因社会主义阵营分化,博弈的重心偏向利益,冷战结束至今,博弈的重心开始向核心价值观迁移。比如西方人提出了意识形态终结与文明冲突的理论。对此我们未必完全认同,但从西亚、北非改变以往政治制度色彩浓厚的“颜色革命”,而步入“无色革命”、“本色革命”,也就是突出民生在冲突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确无法不认定世界政治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诚然,变化有着显著的时代背景,但也不乏社会乃至历史规律。法国大革命就是

由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再到道德革命。

中国有什么变化?中国的变化是立体性的,特别是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更为突出和巨大。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看,中国由于经济规模的不断而又快速的提升,而成为GDP规模世界第二、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这样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带来什么影响可想而知。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国已由一个长期接受援助者变成大量援助别人者,从跟着别人制订的规则跳舞到参与世界规则的制订。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变化在改变着世界。从中国社会的变化来看,可谓日新月异。更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是经济结构由一元进入多元,也就是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由单一的国营和集体经济,进入国有、民营、外资、混合经济并存。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影响着制度设计和价值观念,影响着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这些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中国。

中国共产党有什么变化?党的变化在理论或执政理念,这种变化与世界政治生态的变化相一致,甚至互为动因。也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樊篱中跳出,代之以“人类共有的文明”、“政治文明”、“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新理念既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深刻把握,也奠基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因为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释放,大量支撑理论的实践成果产生出来,先实践后理论决定着所有理论突破都拥有坚实的基础,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和正在探索着大量的新理论,这些新理论指导着中国的发展,同时影响着世界。

当然,上述分析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梳理变化本身,主要还是强调变化带来的挑战。也就是说,在种种变化面前,全党乃至全社会都须进一步改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否则就会与时代变化相脱节,就会为变化所淘汰。虽然我们说许多变化因中国共产党主导而来,是中国共产党自我超越的成果,但仍然要承认,有些变化和即将产生的变化有更深刻的动因,既然有些变化是被动应对,就意味着挑战,并且“挑战前所未有”。要做到有效应对挑战,先行的是理论突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每一次重要会议文件中都强调理论创新?原因即在于此。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原有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正所谓好改革的都改革了,剩下的就是硬骨头。能不能啃得下?这要看我们有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当今中国正处在渡河前的准备阶段,能不能获得理论突破,意味着我们能否拥有测量仪,进而决定着涉水过程中是溺水还是平稳到达彼岸。简言之,我们需要思想家的思想,尤其需要足以引领中华民族占领人类文明制高点起引领作用的大思想家及其伟大的思想。具体一点讲,即中国共产党需要实现第三次理论突破——确立新政治观。只有实现了这样的根本的突破,圆中国梦才会化作现实。

(本文摘自作者《大思想——中国崛起的瓶颈与突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公方彬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