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大家手笔)

民族复兴需要文化整合

何星亮

2016年02月03日07: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了解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崛起于世界,为什么在世界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能够世代延续,以鉴往知来。在诸多原因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秦汉以来的社会和文化大整合。今天,我们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应高度重视文化整合问题。

  实践证明,经过高度文化整合的社会,能够达到均衡和谐的状态,具有全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抗干扰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社会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部分关系,防止社会崩溃和解体。

  中华文化在秦代之前整合程度较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一方、各自为政。“田畴异亩(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涂异轨(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律令异法(制度不同)、衣冠异制(服饰不一样)、言语异声(语言不同)、文字异形(文字不一样)”,社会和文化呈现多元状态,没有形成共同的体系。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形成大一统局面。秦朝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整齐划一的文化整合,如“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修秦律”。汉代基本承袭秦制,并整合楚文化,进一步完善秦创立的大一统中华文化体系。尤其是着力统一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为主,整合法家、道家、墨家和兵家的思想,形成中华主流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二千多年来,虽然经历多次改朝换代及统一和分裂循环的政治局面,但中华文化体系和结构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汉代以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中华文化体系,生命力、影响力、辐射力很强,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向外传播,对东亚和东南亚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

  分化和整合相反相成。一个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保守走向创新、由僵化走向变革,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必然发生分化,如区域分化、阶层分化、利益分化、观念分化等。分化使各种结构要素之间的均衡稳定关系不复存在,社会和文化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一个社会经过分化之后,必须再经过整合,使各个部分或元素重新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合理有序、均衡稳定的社会文化体系。如果只有分化、没有整合,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包括选择的整合、改造的整合、统一的整合以及协调的整合。选择的整合是指当产生新的或采借外来的文化元素时,往往选择与原有文化体系相适应的元素,并通过整合使之与原有文化体系融为一体。世界上各大文化体系都是经过长期选择,整合形成的。据西方文化史学家的研究,现代西方文化综合了“希腊的文、艺、科、哲,加上罗马的政治、法律,更加上基督教的仁爱教化与日耳曼的自由好尚,四者合一,源流十分清楚”。改造的整合是指改造或修正外来文化元素的形式、功能和意义,使之能充分适应原有文化体系。外来文化如果不加改造,往往不能与本国文化相适应。如日本吸收大量的西方文化,并在吸收过程中进行再创造,使之具有日本特色。统一的整合是指统一观念、增强共同性的整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文化差异大,但经过长期整合,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共同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文化模式。世界上大多数多民族国家都力求整合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和观念,使之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共同性。协调的整合是指协调文化体系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协调文化规范与行为;协调不同部分的功能,使之各尽其能;协调不同成分的风俗制度,使之相互依赖并共同发挥作用。

  历史表明,将不同文化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文化整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世代延续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越是在思想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整合凝聚人心、规范认同的作用就越是凸显。今天,文化整合对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为中国民族学会常务副会长)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03日 07 版)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