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未来的春运啥模样

齐 慧

2016年02月01日08:11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未来的春运啥模样

  回眸几十年春运历史,运量的爆发性增长、高铁的诞生、网络购票的出现、实名制的推出、小客车节假日免费通行、民航加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举措,让春运的面貌一直在发生变化。

  放眼长远,今后的春运会是什么样子?“春运难”能否消除?旅客出行能否更便捷?

  从长期看,“春运难”只是阶段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要素改善,这一现象有可能逐渐消除。

  春运是我国经济活力增强、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物,其形成背后存在着城乡经济不均衡、运力不够、国人假期少以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产业转移,城镇化建设提速,各地发展不平衡现象将会减弱,就近就业将成为主流,大的群体式迁徙式活动将慢慢减少。而且,伴随着假日制度改革以及出游理念的改变,运输流量全年将逐步均衡化,大大削弱运量波峰的压力。

  同时,如同高铁的“横空出世”一样,未来国家交通行业更加完善,运力将会满足需求。信息化应用更加广泛,新技术有可能出现“质”的突破……

  到那时,旅客过年回家会像平常一样,再不用去抢票,再不用大包小包地挤入人潮人海中,再不用买多种车票倒来倒去,“春运难”这一名词或许将真正成为历史。

  当然,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段时间内“春运难”还将持续。笔者认为,破解“春运难”,大数据的应用将成为关键因素。

  有了数据的分析,可以让交通部门有的放矢,更好地调配运力。以铁路为例,目前已经实现了提前60天售票,也就是说,在春运开启的两个月前,铁路部门是基本掌握客流方向的。根据车票预售情况,铁路部门“北车南调”加开临客是可行的,目前也是这么做的。

  大数据研判有助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比如,铁路部门可以在固定图的基础上将列车重新编组,根据卖票情况,灵活安排车厢编组,人少的方向卖几节车厢就走几节,余下的车厢可供其他热门线路使用。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打破各铁路局的行政管辖,整体调度。这背后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还要很多制度相配套才行。

  再说公路,与铁路、民航不同,公路流量更加分散难以准确统计,但随着ETC、公交一卡通等在全国推行,大数据将很快形成。对“铁公机”接驳、旅客一站式到达,都将起到推动作用,进而建立起更加高效的中国综合立体交通模式。今年交通运输部就首次利用大数据对春运进行了研判,这就是很好的开端了。

  通过这些年笔者对春运的观察发现,短短几年间,“走得了”的问题已经大大改善,“走得好”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未来的春运相信会越变越便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