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第二届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小天使”公益创业助学

2016年01月27日16: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团总支组织慰问患白血病校友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团总支组织慰问患白血病校友

【关键词】大学高职、广东省广州市、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创新活动载体、提高团员素质、“小天使”助学、公益创业

共青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总支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系团总支,现有支部46个,团干144人,团员2155人)立足农垦院校的办学背景,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坚持“农垦精神指引,校园文化育人”的原则,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基层组织吸引力和凝聚青年的有效方式、找准活跃基层工作有效载体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创办“小天使基金”公益创业助学项目,传承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农垦精神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

“小天使”公益创业助学项目主要以学生自力更生收集并变卖废品、益品漂流为主要收入来源,辅以接受校内外捐赠等形式筹集资金,以助学帮扶、社会公益为主要服务领域,兼顾绿色环保宣传,弘扬讲正气、作奉献、兴绿色、促和谐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实现自助、互助与助学育人的统一,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项目创新推出的“公益+创业+助学”三位一体协同服务载体,以“立足同学、服务同学、锻炼自我”为宗旨,实现青年团员思想素质、责任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多维度提升。

项目星火由系团总支创业团队点亮,以燎原之势将光和热投射到最需要的地方,其带动困难学生形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青年团员共同投身公益的快乐身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源起

(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重大战略。

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典型思路。公益创业区别于传统的办企业、开公司的创业模式,它以社会公益取向、进入门槛低、社会服务和创新性等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以提供公共服务和创造社会价值为导向,塑造大学生公益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培育大学生公益素养和综合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高职院校存在临时性救助不足和勤工助学岗位稀少等问题。

在国家、地市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普通高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助学体系,但当前高职院校存在临时性救助不足和勤工助学岗位稀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困难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目前我院有学生约19000多人,家庭困难需要资助占全院15%,在每学期出现突发困难情况约200—300次,而现有的资助体系和方式是按国家资助计划的一次性的专项划拨给学生,其耗时长,缺乏灵活性的特点难以满足应急需要。

(三)储存“绿色资本”,形成绿色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根据项目组对广东广州增城一些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生活闲置旧品不但没有得到良好的再利用,反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就本校学生来说,有高达95%的寝室都表示有生活物品闲置和生活废品的情况,这样既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又不利于寝室卫生。储存“绿色资本”,始于教育和实践。高校应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取绿色文化的宣传资源,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此背景下,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团总支于2010年4月开创了“小天使”公益创业助学项目。项目具有程序简易,劳动成本较低,起到快速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困难等问题,能提升学生帮扶问题的解决效率和质量,是对助学体系的有益补充,在其他院校也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同时,项目集公益性、创业性、环保性、实践性、服务性于一体,弘扬讲正气、作奉献、兴绿色、促和谐的校园风尚,为构筑青春梦想,助推幸福广东,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基金创建之初,就制订了相应的章程,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小天使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五年来,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相关管理制度得以不断完善,源源不断为困难学子送去温暖和爱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赞誉。

二、做法

(一)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项目是以团总支7位委员为创业团队,总起策划与实施项目,以系学生党支部的志愿者队伍和全系100多名团干为主力,发起全系团员共同参与的公益助学项目。学生仅需投入空余时间与精力就能让更多的人获得资助。

(二)自力更生,变废为宝

项目主要通过组织在校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收集饮料瓶、易拉罐、废纸、旧书、快递袋等可变卖的废品,每两周由团干和学生党支部志愿者队伍负责集中各宿舍收集的废品送到废品站售卖,再将售卖所得经费交由小天使基金管理委员会。

1.积攒废品

每学期开学系团总支就向各支部和各宿舍下发通知,说明“小天使”公益创业助学项目开始实施,请各宿舍各班同学将饮料瓶、易拉罐、废纸、旧书、快递袋等可变卖的废品收集到宿舍或放到项目指定的地点。

2.联系回收站

系团总支与校外废品站联系,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废品交易价格、排他性条款和诚信条款。

3.回收变卖

每周固定时间由团干和义工到各宿舍或项目制定地点收集废品(无偿收集),再运到废品站变卖。

4.收益公示

系部公示栏公示每期的收益及资助情况,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及增加透明度。

5.报表公示

每学期末,有系团总支创业团队做出收益与支出总报表,并公示到各班。目前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院内公告等方式进行。

(三)你来我往,益品漂流

项目实施中坚持对可回收利用物品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可以直接重复利用的商品比如系刊《绿潮》、课外书籍、考证书籍、手工艺品、风扇盆具等,采取有偿漂流的形式进行义卖或交换,将环保与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四)八方支援, 温情常在

1.星火传承

在项目星火的光和暖中,学生不但获得,也学会了给予。在过去五年里,不记得曾经多少次,学生将自己获得的奖助学金投入部分到助学基金;将闲置的台灯、风扇、书籍、衣物等捐赠给基金会;将拾金不昧却无人认领的善款捐入基金……

2.一元钱,十分爱

一元钱项目由我系学生党支部发起,号召党员同志、积极分子和团员发扬农垦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自愿为原则每月节约1元钱捐赠给小天使基金,“积少成多”,奉献爱心。

3.社会联动捐款

“小天使”公益创业项目得到社会热心企业和热心人士的关心,先后接受捐赠4万元。2012年,广东湛江农垦捐款2万元。2014年,广东青年五组捐款2万元。

(五)无私奉献,爱洒校园

1.基金用途

本项目以公益助学为目的,所有基金主要用于借款、生活补贴、爱心慰问包、突发基金、社会公益等项目。

(1)借款

借款主要针对于生活有困难学生渡过难关。借款只限于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紧急困难,并要求借款学生限期还款。如果借款人能够在约定时间内归还款项,则免除借款利息。如果逾期,将以银行1年活期利息为标准从借款当天开始计算利息。

(2)生活补贴

生活补贴主要针对系内一二年级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学期根据基金收入情况,在学期初慰问每个专业2-3名特困学生,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100-200元。生活补贴需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发放。

(3)爱心慰问包

爱心慰问包内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必需品,用于在特困学生入学或过年过节慰问孤儿与家庭特别苦难的单亲家庭学生。爱心慰问包主要根据年级推荐形式确定资助对象。

(4)突发基金

突发基金用于帮扶校内家庭突发变故学生和自身身心健康遭受重大变故而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学生。由于基金储存资金有限,突发基金会一般会启动临时特殊募捐体系,筹集更多爱心基金。此类资助金额一般超过500元,最多达到20000元。

(5)社会公益

社会公益项目以支教、探望老人、探望校友、义务捐赠等形式进行。对于回收的旧鞋旧衣服,项目组将进行清洗消毒,捐给贫困山区。对于旧家电,进行适当维护,以焕然一新的姿态,低价卖给社区收入较低的本地市民或外来务工者。假期之时,组织校内受助的困难生走出校园,开展支教和慰问等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对于遭遇重大灾难的校友,项目组也慷慨解囊。2014年,项目向法律文秘专业患白血病的校友李丹同学捐赠500元,并送上手工制作的慰问卡。

(六)精细管理,善用基金

基金由管理系团总支基金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管理,属于团总支的日常工作之一。基金有严格运营与财务管理制度,委派专人义务管理,收入与支出据实记录。实行资金实际持有人与账本记录员制约制、书记和副书记对财务不定期抽查制,以保证基金的运用合理。

三、成效

(一)项目参与面广,公益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爱心活动得到全体青年团员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只要有爱心在,助学收益与帮扶活动就不会断。按目前的运营情况看,项目所在系两个年级有249间宿舍,平均每两周共可义卖约150元的收益,每学年(10个学期)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助学基金。经过同学们5个春秋的努力,资助系内学生达80余人,发生无息借款108笔,资助支出共22000余元。此外,对于突发困难、需要大额资金的学生,项目组通过组织募捐活动,先后资助了2011级物流管理专业郭思敏学生20000元、机电系血癌患者卢俊仲同学募捐得18675元的金额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的白血病患者黄晓凤同学15622.8元、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克罗恩病患者梁敏沂同学7688元、为庐山地震、广东省扶贫日等捐款20000余元。截止2015年底,项目累计资助金额达10万余元。

(二)项目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讲正气、作奉献、兴绿色、促和谐的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

项目成立以来,无论团队与参与人员如何变更,始终坚持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农垦精神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以“帮助同学、服务同学”为己任,将爱心奉献的火种洒满校园,用热情和真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用切实的行动去感染他人,感动他人。大爱无疆,爱心无限。项目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股爱心热潮,让莘莘学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的温暖、他人的善意和爱的熏陶,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爱的奉献,保持健康、乐观、友善的身心状态,在爱心营造的氛围中学会感恩、懂得奉献和责任,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其带动困难学生形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青年团员共同投身公益的快乐身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项目获得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获得2014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得到社会关注。

项目汇集了全体青年团员的爱心和汗水,展现了感恩奉献的正能量和环保创业的理念,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誉。2014年,项目获得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代表学院参加2014年广东省“创青春”公益类创业大赛获得金奖。目前正代表学院参加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竞赛。项目影响力的扩大得到社会的关注,获得社会资助共4万元。

四、创新启示

(一)服务载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创新

项目创新推出“公益+创业+助学”三位一体协同服务载体,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以“立足同学、服务同学、锻炼自我”为宗旨,实现自助、互助与助学育人的统一,实现青年团员思想素质、责任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多维度提升,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二)资助体系创新

对于高校助学体系来,项目的实施既是对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一个补充和创新,填补了学生自助互助的空白,又是一个融合校园学生资源的互惠互利的创新性公益项目,有实际的教育价值、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三)基础组织建设创新

对于基层团组织而言,通过青年团员共同参与公益体验,吸引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团员对团组织的信任感和依赖感,避免和减少了年轻团员流失现象;增强了团组织管理团员和发展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展了团组织的工作视野、空间和载体,巩固和扩大了团建基础。

(四)团干培育模式创新

对于青年团员干部来说,通过公益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团员意识,提高了团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领导才能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群众来说,通过公益氛围和优秀团员的示范带动,提高了团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升华了青年团员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密切了团员与群众的关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