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高职、河南郑州、服务青年、优化组织制度、新的“同心双圆”模式、高校团学组织建设、学生社团、耗散结构理论、“一体两翼”
“一体两翼”模式曾经从制度上为高校团学系统,特别是学生社团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提供了坚实保障。但是,当高校团学系统发展到现今阶段,受形而上思想的影响,对“一体两翼”模式不切实际的坚持,反而导致工作实践中学生会和社联之间更多的是分工,而非合作,更多的是各行其是,而非齐心协力。河南工业大学团委目前共有8名工作人员,分设4个部门;下设19个基层团委,1116个团支部,共有团员31390名。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直接参与人数达1万多人,占学校总学生数的三分之一。面对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基层团组织建设,在实践中遵循团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加强科学理论指导,适时地调整团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动态地适应团学系统的外部环境条件和内部构件特征的持续变化,积极响应日益提高的团学工作要求,构建“同心双圆”的团学组织格局,为团学工作持续科学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一、源起
在国内的每一所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以及学生社团为主要构件的团学系统,发挥着服务学校发展建设、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功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学系统内部各构件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分工与合作等相互关系影响着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随着十余年来外界条件的变化以及系统内部各种力量的消长,“一体两翼”模式下的高校团学系统通过和外界的持续交换以及学生会、社联机关和学生社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已经由上一个有序状态——“基本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参与多种实践的愿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转变为新的无序状态——“学生会与社联之间分工过度、社联机关与学生社团之间关系模糊”,处于不稳定的非平衡态,存在向下一个有序状态转变的可能性。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这是继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大力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那么一种勇立潮头的浩气,有那么一种超越前人的勇气,有那么一种与时俱进的朝气”一年之后,对包括高校团学系统人员在内的广大青年在创新创造方面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可以说,“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这一高校团学系统的外界条件已经达到了阈值。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高校团学系统在“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这个已达到阈值的外界条件的强烈影响下,系统内部人员所萌发的一个试图实现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实质性合作的创意或行为,完全可以成为系统中一个随机的微小涨落,并通过系统中各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得以放大,形成“巨涨落”——“一体两翼”模式向新的“同心双圆”模式演进,即由共青团指导一个“大学生会”。这种新模式服从同一性的支配地位,以团组织为核心,撤销社联机关,保留社联牌子,其职能划入学生会,构建“大学生会”。“大学生会”的各业务部门分类指导相应类别的学生社团,一切学生活动通过“大学生会”来开展,主要共青团职能通过“大学生会”来实现。伴随着组织结构的又一次变化,团学系统从现有的“学生会与社联之间分工过度、社联机关与学生社团之间关系模糊”(此即是“一体两翼”模式内部成长起来的新的否定因素)第二个无序状态出发,向“合理分配资源、发挥协同作用、培养学生骨干、服务广大学生”第二个有序状态演进。
河南工业大学团委书记梁朗针对该模式导致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二元割裂的潜在缺陷,提出高校团学系统应向新的“同心双圆”模式演进的观点,并分析了演进的机理。同时,设计了“大学生会”的协同运行机制和综合考核制度,制定了共青团对“大学生会”的全员指导方案,以实现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实质性合作,使得高校团学系统达到新的有序状态,并发表了标题为《高校团学系统的第二次重构——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演进》的论文,推动我校构建“同心双圆”团学组织格局。
二、做法
(一)发展学生会业务部门与学生社团的合作
高校学生会一般内设文艺部、体育部、生活部和权益部等业务部门,直接组织开展具体的学生活动,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做出了直接贡献。在学生会发展过程中,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是一条重要宗旨。但是,随着学生活动需求的多样化,学生会业务部门明显感觉到人力与智力上的缺乏,仅仅依靠业务部门的少数干部难以开展更多更精彩的活动,与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增加学生会干部是一种解决方案,但会造成机构臃肿、管理成本过高等后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
当把考察目光投向现有的各种学生组织的时候,可以欣喜地发现各类学生社团能够成为学生会业务部门的得力助手。例如,在举办“青春杯”全校学生足球联赛时,由学生会体育部负责整体的指挥协调,学生足球协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和赛程安排等工作。在其他日常学生体育活动中,也可参照这一模式开展工作。
这种由学生会业务部门联系业务性质相近的学生社团的分类指导模式和协同运行机制,既不同于旧的“一团一会”模式下,由学生会内设社团部以领导全部学生社团的集中管理,也不同于由社联宏观指导全部学生社团的“一体两翼”模式。这种新模式在微观层面上有力促进了学生会业务部门和学生社团的长期密切合作,实现了两大目标。一是学生社团支持配合学生会业务部门工作:学生社团利用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为学生会业务部门提供具体业务支持,增加学生会工作技术含量和工作质量,增强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学生会业务部门指导帮助学生社团:学生会业务部门利用自身拥有的政策资源和项目资源,使学生社团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发挥作用,展示形象,扩大在全体学生中的影响力,为其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学生会业务部门与学生社团的合作中,学生会干部务必要明晰责任,找准定位——是服务而不是领导学生社团。学生会干部务必要杜绝领导者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不向学生社团摊派任务,不与学生社团争夺业务。学生会干部务必要扑下身子,深入学生社团,了解需求,破解制约学生社团发展的难题。学生会干部务必要树立宏观视角,做好有利于学生社团成长的良好氛围营造工作,促进新社团的不断产生。事实上,在新的“同心双圆”模式下,学生会承担了以往社联机关联系指导学生社团的职责,并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履行职责。
(二)完善目标考核制度
“一体两翼”模式下的目标考核是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进行的分类考核。对学生会业务部门的考核倾向宏观化,关注它们举办的大型活动,缺少对“团结、引领广大学生”这一任务的真正考察,是一种“精英化”、“抓大舍小”的考核方式,不利于“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的实现。而对学生社团的考核则过于微观,关注焦点在于学生社团活动的次数、范围和新颖程度,缺少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等方面进行考察,是一种“草根型”、“抓小忘大”的考核方式。而在新的“同心双圆”模式下,在协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设立综合考核制度,将学生会业务部门及其联系指导的学生社团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核,既注重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少数大型活动,又强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众多小型活动。在考核内容上,一方面要求学生会业务部门必须给予学生社团指导与帮助,对社团的发展承担责任,有利于学生会业务部门加压负重,锻炼成长(这进一步克服了“一体两翼”模式中学生会“眼睛上望、重心上移”的弊端,是发展的环节)。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社团应当支持与配合学生会业务部门,在学生思想凝聚、团组织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有利于学生社团着眼全局(这克服了“一体两翼”模式中学生社团活动的单纯娱乐化倾向,是发展的环节)。这种综合考核制度是完全可以促进学生会业务部门和学生社团全面发展的。
(三)加强共青团与广大学生的联系
高校团委一般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和文艺部等基本部门,学生会和社联一般由两个部门分别负责,其他工作人员基本上不参与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而是在学生助理的协助下履行共青团职责。在新的“同心双圆”模式下,全部学生活动都要通过“大学生会”开展,这要求团委的工作设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实行对“大学生会”的全员指导。具体地讲,就是将“大学生会”内部业务性质相近的若干职能部门及其联系指导的若干学生社团,综合成为一个“工作领域”,团委每一个部门都分别指导若干个“工作领域”,并向分管副书记汇报工作,最终由团委书记对“大学生会”的工作负总责。在全员指导方案下,每一个团委干部都通过指导一大批学生组织来开展工作,更加紧密地联系广大学生、熟悉广大学生、服务广大学生,是高校团组织深刻领会和积极践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要求的具体成果。
全员指导方案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团委要向学生会授予学生社团的联系权和指导权,并建立合理清晰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各自的权益;二是团委要向学生会授予充分的资源分配权,以活跃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积极性,提高运行机制灵活性和工作效率。只有这样,全员指导方案才能使团委的指导工作涵盖“大学生会”的全部业务,保证“一切学生活动通过‘大学生会’来开展,主要共青团职能通过‘大学生会’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达成。
三、成效
我校共青团组织在校党委、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支持配合下,以制度为基,高度重视共青团体制、机制的改革工作;以育人为本,高度重视各项工作对青年素质素养的提升;以队伍为要,高度重视团干队伍建设,积极构建“同心双圆”团学组织格局,加强班级团支部建设,以团支部为战斗堡垒,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培养时代新青年。
近年来,河南工业大学团委及其下属机构和成员先后获得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河南省十大金牌志愿服务集体”、“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优秀团干部”、“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15河南高校最具创新价值团委微博”等荣誉称号。
四、创新启示
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团学系统的演进也是必然的。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来源于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之间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准确认知,来源于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反应。面对“一体两翼”模式的内在逻辑所导致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二元割裂,不应是简单地抛弃该模式,而是克服、抛弃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成分,把“一体两翼”模式发展到新的阶段。
从旧的“一团一会”模式到“一体两翼”模式,再到新的“同心双圆”模式,高校团学系统自我运动的整个过程是由其内部矛盾经过两次解决,两次质变,两次否定而完成的。这是一个典型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其中第一个模式和第三个模式都是第二个模式的对立面,存在某些类似之处,表现出一定的重复性。事实上,这是高校团学系统的自身发展在更高的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
通过“大学生会”的分类指导模式和协同运行机制,以及共青团对“大学生会”的综合考核制度和全员指导方案,可以促进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实质性合作,最终使团学系统达到“合理分配资源、发挥协同作用、培养学生骨干、服务广大学生”新的有序状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团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团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