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降成本”作为今年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并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物流成本等六方面作出部署。
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生存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当前,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怎样的高成本制约?如何打好降成本“组合拳”?
高成本成“供给侧”硬伤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在这份评判全球189个经济体便利营商方面整体表现的报告中,中国的营商环境位居第84位。尽管本届政府从成立到去年9月,已取消和下放586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近千亿元,但是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仍制约着市场活力。
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哪些成本负担?
“以工业企业为例,2014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高达86%,各种税费占比达9%,主营利润占比仅为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在黄群慧看来,当下企业的不合理成本包括垄断形成的较高资源型产品或原材料价格、税费形成的较高的财税成本、金融市场问题形成的较高的财务成本以及社会保险体系引发的企业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等。
以社会保险体系为例,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的社保体系主要由“五险一金”组成。全国大部分地区用人单位缴纳的“五险”总费率约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9%。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这一数字在有些地区超过30%,沉重的社保负担导致企业人工成本较高。
税费也是企业的一项主要成本,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达17%,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加上各种收费,企业综合税费负担较重。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国民收入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有些方面甚至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高成本导致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被削弱,成为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
降成本“组合拳”如何发力
今年1月1日起,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3分钱,降价金额重点用于同幅度降低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支持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这将为相关用电企业减负200多亿元,对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尤其明显。在降低物流成本上,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回购将部分高速公路免费提上了日程。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政策的“组合拳”打出实招。
黄群慧向记者表示,在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由于以前的权力过于集中,所以简政放权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尤其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要充分激发企业活力,更应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审批成本,为企业营造更宽松的市场环境。
黄群慧认为,要降低企业成本,国有垄断性企业改革和生产性服务业监管体制改革也至关重要。“国有垄断性企业大多是为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基础性产品,破除垄断后会带来较大的降成本效益。此外,包括金融、研发、培训、医疗、物流、市场中介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成本降低和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放松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管制,以市场化导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效率提升,对降低实体企业生产成本、推进实体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黄群慧告诉记者。
“要做到结构性减税,应加快完成营改增征税政策。在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可将研发投入抵免所得税以鼓励创新。减轻企业负担,除下调宏观税赋外,调减企业非税负担更关键,包括下调不合理收费、社保调减以及更有效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性金融等配套改革措施。”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
金维刚认为,今后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付诸实施并逐步提高投资收益,有利于适度降低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率。
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黄群慧建议,加速打破金融垄断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比如深化股市、债券市场改革,让符合要求的企业更易通过发债、上市融资。今年即将施行的注册制改革就是一大突破。”(记者 陈晨)